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大唐皇长孙 > 第119章 基建的魅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渊对李承宗的事情还是挺上心的。


当李承宗主动的跑去大兴宫跟他汇报了太原郡王府的修建方案之后,他大手一挥,把将作监的一大批人都抽调给李承宗了。


当然了,这里面是不是李渊发现自己给的五千贯钱完全不够修建这座王府,所以良心发现,这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无忌,听说你们家的水泥作坊,    这几天的生意很是火爆,接单接到手软啊。”


秦王府中,杜如晦心情很是愉悦的跟长孙无忌在那里说着话。


自从李承宗搞出水泥之后,这个技术并没有过多的做保密。


当然了,为了避免被胡人蛮夷知道,倒也不是谁想要搞水泥都能得到许可的。


但是长孙家和杜家这些世家勋贵,显然是属于可以知道的范围。


难得从李承宗手上咬块肉下来,他们自然纷纷都加入了水泥作坊修建的大军之中。


而在这些世家勋贵的推动之下,    朝廷首先在长安城周边开始修建水泥道路。


与此同时,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道路,也完成了规划,来年开春之后就会正式动工。


在此背景下,哪怕是长安城已经有好几座水泥作坊,大家的生意都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


眼下李承宗突然使用大量的水泥去修建太原郡王府,这些水泥作坊背后的东家,自然要乐开怀了。


毕竟,渭水新城里头虽然有一座水泥作坊,但是规模并不算很大。


更多的时候,这是一座研究性质的水泥作坊。


单纯的依靠这座作坊的产量,肯定是不能满足需求的。


“克明你们府上的水泥作坊,规模可是比我大多了,要说接单接到手软,你们杜家才是啊。”


长孙无忌跟杜如晦互捧了一刻钟,才将话题转移到其他地方。


“无忌,    你说这一次皇长孙那么着急的要开府建牙,背后有什么目的呢?”


“能有什么目的,无非就是想要尽快的掌权呗。


我算是看出来了,    李承宗的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心思却是不小。


甚至东宫里头,他比太子殿下还要难对付。”


经过这么多次的打交道,长孙无忌已经把李承宗当成一个非常正式的对手了。


“陛下把吐谷浑那边土地封赏给河源县主了,而这片土地实际上却也是太原郡王府的官员在管理。


甚至相关的印章,据说都是在皇长孙手中。


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过个几年,皇长孙的实力,估计都能跟东宫和秦王府相媲美了。”


杜如晦这话,说的很是不甘心。


这绝对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场景。


但是短时间内,他却是没有太多的办法。


“哎,我上次已经跟大王私下里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一时之间,他应该很难下定决心。


好在我们还有一些时间,慢慢来咯。”


长孙无忌自然知道杜如晦这话是什么意思。


两人眼神碰撞了一下之后,很有默契的移开了。


……


售卖水泥、碎石、沙子、青砖、瓦片、锄头、畚箕、扁担、马车的铺子,甚至就连渭水新城附近的餐馆,    生意都变好了。


投资几十万贯,一次性动用几万人施工,太原郡王府搞出来的动静,实在是有点大。


不管是勋贵富商,还是普通百姓,都不可能忽视它的存在。


“先是不断的修建渭水书院的建筑,眼下又修建王府,听说明年春天还要开始修建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道路,甚至长安城到洛阳的水泥道路也已经在勘察之中了。


按照这个节奏,在长安城里头,只要胆子够大,随便去开设一个什么作坊,什么都很好啊。”


王建跟马腾飞一起在西市和渭水新城附近转了一圈,心里痒痒的。


作为长安城的本地住户,他们之前整天都是游手好闲。


不过家中房产多,倒也不用担心没有饭吃。


“王兄,我觉得渭水新城这边使用水泥来建筑房屋的方法,未来应该是很有前途的,我准备拉上几个人,组成一个建筑队,专门帮忙修建房屋之类的。”


马腾飞跟王建也是多年的好友。


此时,他有点纠结要不要邀请王建跟自己一起搞建筑队。


“这个主意不错,我也觉得这一行还是有点前途的。以前的时候,一些匠人都是单打独斗,如果能够有一个建筑队把他们组织起来,应该会很有前途。”


王建也觉得马腾飞的主意不错。


“那……要不我们两一起干?”


不管是否违心,马腾飞最终还是发出了邀请。


“不了,你搞建筑队,那我就正好开设一个建筑材料铺子,到时候人家要购买各种材料的时候,就不需要到处跑,直接在我的铺子里头全部解决。”


王建家中在西市就有一处房产,如今正好可以拿出来开设建筑材料铺子。


没有房租的压力,生意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建筑材料铺子?这似乎也是个好主意!我看长安城中,已经有不少人都会购买水泥回去使用了。”


……


“师父,渭水新城四周,如今是连一个乞丐和流民的影子都找不到了。


但凡是想要找活干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


甚至长安附近的一些州县,都有人拖家带口的过来找活干呢。”


刘仁轨被安排负责太原郡王府的修建工作。


之前他还觉得自己师父把王府修建的那么豪华,似乎有点不大好。


但是见识到了修建王府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好处之后,他就没有意见了。


没办法,主要是李承宗的挣钱能力太强了。


单单一个水晶作坊,每个月就能贡献几万贯的利润。


说这作坊是一个印钞机,那是一点也不为过。


利润这么高,为了拓展水晶制品的销量,如今不管在北边东突厥的草原,还是西边西突厥的地盘,亦或是南边南诏国的领域,甚至东北高句丽王国,都能看到贩卖水晶制品的商家的影子。


对于很多没有见识过水晶制品的地方来说,这东西就是神器。


你卖再贵的价格,人家都是觉得值得的。


“长安城要发展,肯定会将四周的人口吸引过来的。大唐连年战乱,如果没有基建来拉动一下,短时间内经济很难快速发展。”


“所以师父你才把王府修建的那么规模宏大?还极力推动朝廷修建水泥道路?”


“算是吧!大基建的魅力,你是没有见识过!钱财只有流动起来,才有意义。


要不然在各家库房里头,或者是躺在户部的仓库里头,又能产生什么价值呢?”


经济学原理,李承宗懂得不多。


但是一些基本的逻辑,他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