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大唐皇长孙 > 第166章 基建狂魔提前诞生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月二,龙抬头。


武德八年的二月初二,长安城到洛阳的水泥道路开工了。


与此同时,凉州到长安城的水泥道路,也已经快要修建完成了。


见识到了国税总局收税的厉害之后,满朝文武,已经很是有人跳出来反对水泥道路的修建了。


毕竟,    修路建桥是好事,这个大家还是知道的。


“世子,国税总局在各地分局都已经陆陆续续的设立起来,如今对于人手的需求是越发的紧张了。”


岑文本负责国税总局的事情,虽然接受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表现确实让大家都非常满意。


不愧是宰相级别的人才啊。


“马上就是春闱了,    到时候朝廷会加大科举取士的力度,    往年每个科招募两百人。


今年会直接招募五百人,到时候明算科的人,除了少部分去到六部之外,其他的全部都补充到国税总局在各地的分局和海关之中。”


李承宗对于国税总局的支持力度还是非常大的。


要想日子过的安稳,军权和财权,一定是要握在手中的。


虽然国税总局的赋税收入最终还是要缴纳给民部的。


但是如果李承宗想要挪用的话,基本上是没有外人会知道的。


国税总局,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外面的人对立面的情况了解的是非常少的。


“要是一下子就多了五百来人的话,那倒是真的可以好好的缓解一些情况。


这些明算科的进士,上手应该还是非常快的。”


岑文本虽然才回到长安城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对于科举改革之后的大唐士子的情况,他还是做了一番了解的。


“国税总局自己也可以在长安城修建一座书院,专门为自己培养胥吏等相关的人才。


这种毕业之后就能进入到国税总局工作的机会,应该是很多普通百姓都梦寐以求的。


如今长安城的读书人,许多都是匠人和普通百姓的子弟。


在其他地方没有办法办成的事情,    在长安城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客气的说,长安城的百姓识字率,是远远高于其他地方的。


特别是在渭水新城的影响下,整个长安城多了不少识字的人。


其他的不说,    单单渭水新城里头的那将近十万人,几乎大部分都识字。


哪怕是不识字的,也都积极的安排自己家中的孩子去读书。


知识改变命运。


这个可是渭水新城里头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无数的匠人子弟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句话。


“开办书院?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不过这么一来,岂不是跟渭水书院相冲突了?”


“能有什么冲突,大家的定位不一样,没有冲突的。


再说了,哪怕是定位一样也没有关系,有竞争是好事。


长安城里头不管是谁家想要开设书院,我都是支持的。”


教育的重要性,李承宗自然很清楚。


这个江山迟早是自己的,教育的事情自然也要提早安排。


要不然等到以后自己登基的时候,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就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


毕竟,有些东西,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之后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要不然的话,单个人再厉害也是没有用的。


……


水泥作坊、青砖作坊、碎石作坊、打铁铺子。


各种各样的作坊和铺子,生意在进入到武德八年之后,就变得好了很多。


一方面,    大唐建国八年一来,天下一家基本上平定了。


这么一来,    商业的发展自然也就变好了。


另外一方面,    是在渭水新城的推动下,各行各业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特别是这段时间各个水泥道路的修建,更是让许多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


而渭水新城那边,也是每天都还在安排匠人在那里修建作坊和房屋。


里面有那么多的匠人生活在那里,自然也是有非常旺盛的住房需求。


所以,大唐的房地产行业,也算是在武德八年正式的诞生了。


渭水新城里头,褚遂良专门安排了一支队伍负责修建各种各样的房屋,然后出售给大家。


这些房屋,有些是高端的,有些是低端的,也有些是中端的。


反正不管你是朝中高官,还是普通匠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房子。


当然了,目前的渭水新城附近,主要还是各个匠人和商家在购买房子。


勋贵百官还是看不上的。


“大王,这太原郡王殿下,跟隋炀帝的做事风格有点像啊,你说我们是不是把这个说法在坊间传播一下?”


长孙无忌对于朝廷这段时间的动静是非常清楚的。


很显然,各种大手笔的投资,都是以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的。


华夏大地上,基建狂魔已经提前诞生了。


“人家现在才多少岁?哪怕是我们找御史弹劾,又能有什么用呢?


这几年,你又不是没有见到有人弹劾他。”


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走出那一步。


这个时候,如何对付李承宗,反倒不是他最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只要他顺利的成为了大唐的皇帝,李承宗根本就不会是他的威胁。


这点信心,他还是有的。


“这倒也是,陛下对他的偏爱,大家都已经看出来了。


不仅封号使用太原,就连封地也比其他郡王大了不少。”


上一次没有把李承宗搞死,长孙无忌就很是不甘心。


再加上当初炼铁作坊接下来的仇恨,长孙无忌现在是听到李承宗的名字就觉得烦。


“父皇也许是一个好的皇帝,但是他不是一个好的父亲,不是一个好的阿翁啊。”


李世民想到李渊曾经多次明示或者暗示会将太子之位传给自己。


但是到现在却是没有任何的动静。


仿佛这个事情压根就没有发生。


所以他的心中,对于李渊其实也是有一定的怨气的。


自己为了大唐的江山付出了那么多。


不客气的说,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出来的啊。


可是结果呢?


虽然有一个天策上将的名号,但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拿到!


“大王,快则一个月,慢则三五个月,这个情况就会变化了!”


长孙无忌的这个安慰话,让李世民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