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大唐皇长孙 > 第170章 早做打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周说的有道理,我们确实要早做打算。


不管这一次的流言会是什么一个结果,但是东宫和秦王府的关系彻底恶化,双方撕破脸基本上是必然的事情。”


褚遂良这个时候也不管自己父亲还在秦王府当差,一门心思为太原郡王府的利益考虑。


没办法,作为太原郡王府长史,他其实也已经没有退路了。


如果李承宗倒霉了,    他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历朝历代,皇位的争夺都是非常残酷的。其实要我说,不管是太子殿下还是秦王殿下,其实都没有世子来的英明。


如果陛下能够直接把皇位传给世子,那才是我大唐百姓的福气。”


席君买这话一出口,好几个人的表情都变了。


是啊。


李承宗今年已经十一岁了。


虽然这个年纪还是非常的小,但是他的表现根本就跟这个年龄不吻合。


如果不考虑他的年龄,    大家都已经自己是在跟一个三四十岁的上司在谈话呢。


“师父,    我觉得席君买说的很有道理,秦王殿下如果打败了太子殿下,那么绝对没有我们的活路。


甚至世子的几位弟弟妹妹,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反过来,哪怕是太子殿下赢了这一场冲突,那么以太子殿下的年纪,至少需要几十年后,才有世子您发挥的舞台。


如今世子是皇长孙,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对您做的各种事情都有很高的容忍度。


但是以后太子殿下登基了,世子您成为大唐太子之后,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世子您要是表现的太厉害,那么很难说太子殿下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毕竟,帝王之家,    父子相疑的事情也是非常多的。


另外一方面,如果世子做出了很多特别的事情,    那么天下的眼光也都是为集中在您身上。


到时候想要随心所以的按照世子您自己的想法治理大唐,    显然是不现实的。”


刘仁轨自然很是希望李承宗能够上位。


真要是那样的话,    与公于私,他都要发达了。


“我们太原郡王府掌握的兵力,现在一点也不比东宫和秦王府少。


并且很多人都把眼光放在了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身上,对我们的关注比较少。


关键时刻,我们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薛万彻显然也是支持大家的观点的。


他们现在都是李承宗的人。


如果李承宗能够早早的继承大位,对他们来说肯定是最好的。


相反的,要是过个三十年才能继承大位,那对很多人来说,意义就不大了。


毕竟三十年后,李承宗是才四十来岁。


但是他们已经老了啊。


甚至还能不能活三十年,都是一个问题。


毕竟这个年代的平均寿命,可是非常的低的。


活到五十岁就死了的可能性,那是非常高的。


“东宫和秦王府冲突在即,哪怕是我们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至少也应该有自保的本事。


世子,我觉得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要藏着掖着的时候了。


不管是东宫还是秦王府,亦或是长安城的许多地方,我们的情报调查局都有相关的耳目。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要有能力及时做出反应才行。”


马周这个时候也旗帜鲜明的站出来支持了大家的想法。


谁不想赶紧更进一步啊?


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但是缺少足够大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这个时候,    自然就要多想办法了。


“确实如此,如果只是东宫先对秦王府动手,那么我们应该还是安全的,只要防止秦王府狗急跳墙之下派兵攻打太原郡王府,其他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反过来,如果是秦王府先动手的,那么不管是结果如何,对方十有八九都是会安排人手对付我们的。


甚至人家在动手的同一时间,就会安排人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针对这种可能的局面,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应对方案,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褚遂良这个话,算是给出了一个非常中肯的建议。


哪怕是李承宗想要反对也说不出反对的理由。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


不想当皇帝的皇孙,不是一个好的皇孙。


来到了这个世界,李承宗肯定是希望大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往前发展。


而要实现这个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了大唐的天子。


要不然,命运就还是掌握在其他人手中。


哪怕是这个其他人是自己的父亲,也不见得靠得住。


甚至正因为这个其他人是自己的父亲,如果自己表现出了太大的威胁,小命能不能保得住,也是很难说的。


历朝历代,第一位太子顺利登基的例子,可不是很多。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现在看来,确实要多做打算了。


明天我就去一趟东宫,把阿娘和弟弟妹妹接到太原郡王府来居住一段时间。


阿耶这段时间肯定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李承宗对自己的阿娘和几个弟弟妹妹还是有感情的。


相反的,对于李建成这个父亲,虽然不能说一点感情也没有,但是双方却不是那么的亲近。


再说了,把李建成接到太原郡王府来,这根本就是一个不现实的提议。


……


“诸位爱卿,这些弹劾的奏折,你们怎么办?”


大兴宫中,李渊跟裴寂、封德彝、陈叔达和萧瑀几个宰相在一起。


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李渊自然是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当做没有发生。


“陛下,这种事情,不管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最好就是把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都召集在一起,陛下亲自询问一下为好。”


封德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当然了,这个建议其实说了跟没有说一样。


“我同意这个观点,是有必要把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都一起召集过来询问一下。”


裴寂也很快就表示了自己的支持态度。


“萧爱卿和陈爱卿的意见呢?”


“陛下,微臣也同意这个方法!”


“臣也没有意见!”


听了几个宰相的意见,李渊也没有再犹豫。


“窦和,你去把那两个逆子召进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