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1271章,日寇航母来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继续忙碌。


整个码头热火朝天。


好像是要大干一场,超英赶美的样子。


但是张庸就悠闲了。


专员大人只需要动嘴就行。还有就是掏钱。


其他的事情,当然是别人去做。


大把大把的法币扔出去。之前“被”囤积的法币终于是派上用场了。


招募了很多的民夫。


几乎是将城内的流民都全部招收过来了。


那些流民,都是从淞沪郊区逃难过来的。事实证明,那边的战况确实很惨烈。


战斗主要发生在郊区。市区暂时还没被波及。所以,目前还能掩盖部分消息。


喝茶。


看报纸。


跷二郎腿。


报纸的内容很平静。


并没有关于淞沪战役的任何报道。


之前还有报道说王耀武率领51师参加战斗。现在也没有了。


都是歌舞升平。都是岁月静好。


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好像还是各种花边新闻。


就连石秉道的《每日申闻》,也必须刊登一下花边新闻,销量才好。


你如果都是一本正经的内容,几乎没人看。


这年头,没有强制订报,都是靠自发购买。


随手将报纸扔掉。


站起来。


伸伸懒腰。准备出去活动活动。


这几天一直都呆在码头这里,每天就是掏钱,掏钱,几乎将法币全部掏光了。


必须出去赚点钱。


有日谍就抓日谍。没日谍就抓富户……


忽然,地图提示,有几个白点靠近。查看。发现是有标志的。


是来自苏州的程老先生。还有他们雇请的吴自省。


于是又坐下来。默默的等待。


有黄金标志。


可能是金条。


可能是来送给自己的。


哈哈。难得。很久没有人主动送金条上门了。


当然是愉快的等待了。


果然,几个白点来到督察处入口外面。通报身份。


随后,就有人来向张庸报告。


“专员大人。有一位苏州来的程老先生找您。”


“苏州来的?快请!”


张庸装作刚刚知道的样子。站起来。出门迎接。


嗯,倒履相迎就不必了。但是别人提着金条到来,他张庸肯定是要热情接待的。


“程老先生。”


“专员大人。”


一番客套。双方都是满脸笑容。


进入督察处。吴自省将礼物奉上。果然,里面有金条,也有银票。


张庸沉吟片刻,看着程老先生,“这是……”


“专员大人,我今天来,就是想要向您打听问一件事。”程老先生欲言又止。


“老先生请问。张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专员大人,这淞沪的战事……”


“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惨烈。可能会死很多很多人。”


“啊,这……”


“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你们赶紧带着浮财撤往内地。”


“这……”


“程老先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日寇杀到了苏州,你们将会进退为难。如果不附和日寇,可能当场就会被杀。如果附和日寇,我们八年以后杀回来,你们又会被当做汉奸处理。最终一无所有。”


“这……”


“为今之计,只有果断撤走。只要人活着,其他都是小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嘛!”


“可是,我们家族不动产甚多……”


“那就要看你们如何抉择了。是要脑袋呢,还是要财产。”


“这……”


程老先生陷入了纠结。


吴自省悄悄的看看四周。欲言又止。


“说吧。我这里没旁人。”


“专员大人,前线是不是失败了?”


“何出此言?”


“夜间,有很多伤兵路过苏州……”


“是吗?”


“我都亲眼看到了。好多。”


“没有失败。但是战况惨烈。目前国府正在不断增兵。”


“听说,日本人也在增兵……”


“哦?你是怎么知道的?谁告诉你们的?”


“我也是听人说的。说日本人的军舰、飞机都来了。铺天盖地。”


“谁说的?”


“那些伤兵啊!他们说的日本人可厉害了!一炮下来,身边全部人都没有了,就剩他一个。”


“这……”


张庸沉默。


战场。就是这么残酷。


无论自己提醒多少次。都不可能做到完美规避。


只要日寇的军舰还在提供炮火支援,国军想要进攻,就会遭受到非常可怕的炮火杀伤。


在日寇舰炮的阻挠下,国军所有进攻,都会变成自杀。


一旦日寇的航空母舰……


等等!


忽然,世界地图有动静。


是日寇的航空母舰出动了。正在离开横须贺港口。


不是一艘。是两艘!


查看。


发现是加贺号、凤翔号。


皱眉。


情况越来越糟糕。


日寇海军马鹿终于是出动航母了。


之前,投入淞沪战场的日寇飞机,主要是来自台岛的松山机场。


因为距离较远,所以,空中火力还不是太密集。主要是舰炮比较麻烦。现在情况有变。日寇航母编队来了。


加贺号、凤翔号,都是老式的航母。搭载的飞机数量并不多。


全部加起来,可能也就是八十架左右。


然而,除了飞机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随行战舰啊!


一般来说,战列舰是不会跟随航母行动的。但是,巡洋舰和驱逐舰会。


两艘航母,至少拥有五艘巡洋舰,十几艘驱逐舰。甚至更多。这对于淞沪战场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


飞机轮番轰炸……


舰炮轮番轰炸……


步兵在这些火力的面前,完全就是白搭啊!


无论你多么的骁勇,多么的悍不畏死,都会被无情的炮火撕碎。连DNA都找不到。


鼓吹战争的人,要么蠢,要么坏。


“专员?”


“专员?”


吴自省发现张庸神色不对。


张庸缓缓的回过神来。绷紧脸。快人快语。


“什么都不要说,什么都不要问,想活命,就立刻行动,撤到后方去。”


“不要和任何人解释什么。收拾好立刻就走。”


来不及解释了。赶紧上车。


不对。是赶紧跑。


程老先生:……


吴自省:……


他们都是从张庸的脸色看出事情紧急了。


于是不敢怠慢。告辞。然后动身回苏州。


张庸:……


好累。


真的。


提前知道结果,也是一种煎熬。


明知道淞沪会沦陷,金陵会沦陷,自己纵然有系统帮助,也无力回天。


没有重武器。人数再多的军队,都是被屠杀。


唉,那么多勇敢的士兵……


如果有五对轮,有红箭,有飞弩,有C-803……


“来人!”


“到!”


欧阳圣进来。


他的行动组被张庸调回来了。


感觉没有自己的心腹部下,行动还是不方便。无法如臂使指。


欧阳圣、覃海涛、南宫寒青,都是跟张庸去天津卫的老部下。


回来以后,编制到了空军战略情报处。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事。主要是负责机场的安全。


国府空军眼下正在抓紧时间修建后方机场,所以,他们也是到处跑。


正好,欧阳圣在芜湖机场。于是被抓回来。


芜湖机场是个小机场。是作为金陵大校场机场备用的。价值不大。


至少,张庸是这么认为的。因为金陵很快沦陷。芜湖就没有用了。


然而,这件事,只有张庸清楚。


大局很复杂。


哪怕是空军内部,也是暗流涌动。


周至柔回来了。被任命为航空委员会主任。兼空筹部部长。


之前兼任的钱万钧,卸任航空委员会主任。但是新的任命没说。张庸怀疑他应该也是去了淞沪前线。


张庸和周至柔没有打过交道。但是很显然,对方不太友善。


否则,现在空筹部早就登门了。


虽然抱的都是夫人的大腿。但是,内部权利争夺,无时不在。


周至柔想要统管空军,首先就要淡化他张庸的影响。同样的,如果他张庸想要一言九鼎,也得将周至柔搞掉。


“走!”


“是!”


张庸带着人马准备出发。


再去抓几个有钱人搞点。


忽然,地图提示,西面又出现密密麻麻的白点。都是全副武装。


又有运兵船到来了。可能是王魁远的川军66师。也有可能是184师。这两个师都是长官先去淞沪司令部报到,部队则是要晚几天。于是停止出发。看看到底是谁的部队。


举起望远镜。


来的是川军。不是滇军。


两者的军装完全不相同。


滇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装,都要胜出川军太多。


很快发现,里面有个军官,领章也是两颗金色三角星。


咦?


居然不是王魁远的部下?


须知道,一个师里面,最多只有一个中将。不可能有两个。那样会导致指挥紊乱。


国军这边是没有政委的。只有副职和参谋长。这两个职位,必须比主官低一级。最多一颗金色三角星。


那么,会是谁来了?


难道又是新调来的部队?川军来的速度挺快……


耐心的等。


运兵船靠岸。


那个中将军官上前来。


互相通报身份。


“我是张庸,你是……”


“张专员,我是饶国华。”


“原来是饶师长!”


张庸恍然大悟。


原来是饶国华带着部队到了。


之前王魁远就说过,最早出川的两个师,就是他和饶国华。


简单介绍情况。


饶国华带来的是川军145师。


然而,和王魁远的66师相比,145师情况很糟糕。


因为出川的时间很急,145师还没有完成整编,武器弹药都没有补充,兵员也没有补充到位。


本来,按照编制,应该有9000余人。但是,实际上,只有六千多人。缺员接近三千。


武器装备也是比较简陋的。山炮是没有的。迫击炮只有十几门。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十几挺。捷克式轻机枪五十多挺。


这还是在贺国光拨付了一部分武器弹药给川军的情况下,才有如此装备。


显然,这个145师的背后,也是隐藏了一些什么。


各方虽然迅速派兵到来。但是,毫无疑问,第一批先期到达的部队,都存在相互信任不足的问题。


你叫我来。我来了。但是,你老蒋是不是也应该表示一下诚意。


我不要求高。就按照一般部队编制。


武器弹药什么的,补充完毕。这样才能上战场啊!


尤其是川军,真的缺乏武器弹药。


哪怕是饶国华身边的部队,也没有多少发子弹。


“饶师长,你们真的那么缺人吗?”张庸缓缓的说道,“连人都没有带够。”


“专员,恕我直言,如果没有武器装备,带来再多的人,又有什么用?难道要让士兵用拳头去和敌人战斗吗?”饶国华说话也不拐弯抹角,“与其如此,不如早点将我也整编掉算了。”


张庸:……


好吧。


赌气。怨念。


完全能理解。


这次川军整编,的确是被整得很惨。


甚至比东北军还惨。东北军好歹没有削减多少人。只是换了一些军官而已。


川军则是实实在在的被压缩编制。压缩掉一半都不止。


但是川军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内部不团结,山头多。所以,被压缩的再厉害,也无法扭成一股绳反抗。


“把人补满!”


“武器弹药如何解决?”


“我帮你补充。”


“好。”


饶国华答应着。但是并不太相信。


他的确是承担着“试水”的任务。就是试探金陵国府是否有诚意。


如果真的有诚意,肯定得想办法补充均需物资。


军政部的命令,模棱两可。他自己是没有底的。


张庸……


不属于军政部。


真的会给145师补充武器弹药吗?


“稍等。”


张庸气定神闲。


你要说重武器,那没有。


但是,轻武器,还有弹药,肯定能补充一些。


半小时过后……


一艘小型的运输船到来。停靠码头。


重武器确实是没有。但是轻武器有。步枪、轻机枪、迫击炮都有。


子弹、炮弹、手榴弹、地雷。都有。


“自己补充!”


“太好了!”


饶国华大喜过望。


急忙带着自己的士兵上船搬运。


看到那么多的武器弹药,很多士兵都是欢呼雀跃,仿佛过年。


张庸:……


唉,伤感!


别人是上战场,拿命去拼啊!


自己只是单纯的提供武器弹药,他们就已经那么高兴了。


他们都没有提出其他的任何要求。


唉……


他们其实是天底下最优秀的士兵。


只可惜,国力孱弱,不得不让他们无情的消耗。最终化作森森白骨,永伴华夏大好河山。


如果……


有人急匆匆赶来。


“报告专员,侍从室来电话找你。”


“知道了。”


张庸收拾心情。来接电话。


发现来电话的不是林主任。是那个刘真真。


嗯,就是那个长的不漂亮。一脸严肃。但又不是红党的。也会收他礼物的那个女人。


可能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就是这样子的吧。


“刘秘书。”


“张专员,你现在过来总统府吧。”


“好。”


张庸答应着。


果然,被召唤去总统府了。


估计是前线支撑不住,要使用自己督察的部队了。


“去总统府。”


“是。”


带着欧阳圣一起上路。


出入还是要带足人马。


现在已经是实实在在的战争时期。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在战场上,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枪。


0.000%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送命。


来到总统府。


发现这里的警戒已经森严了很多。


宪兵很多。


沙袋很多。


临时挖掘的防空洞也很多。


终于是看到了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防空用的。


另外,还看到厄利空20毫米机关炮。还有博福斯37毫米机关炮。分布在总统府四周。


国府购买武器装备,有点病急乱投医。


这样买一点。那样买一点。都不配套的。后勤根本无法统一。


但是也没办法配套。


本来是要买全套德国人的装备,结果德国人现在翻脸了,不卖了。


已经收了钱的,都不发货。所以,德国人的信誉也不咋的。


归根到底,还是利益使然。利益才是根本啊!


通报身份。


进入总统府。


刘真真已经在等他。


“刘秘书,找我是有什么事?”


“深夜找你来,其实是让你看战报的。”


“战报?”


“明天一早,你就要去苏州了。”


“苏州?”


“对。委座吩咐,明天一早,你就去苏州,整顿部队,等候命令。”


“林主任呢?”


“委座晚上不住在总统府。”


“明白了。”


张庸于是不再问。


显然,老蒋是担心晚上不安全。


林主任估计是有些话,不好意思和自己说。可能也有压力。


借故避开。显然是心虚。


他张庸的敌人的确很多。包括内部的。


很多也都是老蒋的亲信。比如说陈诚、何应钦等等。


嗯,就是这个何应钦,对他张庸的意见非常大。估计极力阻止他张庸去淞沪的就是军政部。


也不知道老蒋到底是有什么把柄掌握在何应钦的手里。从西北回来以后,居然没有处置他。


都是厉害角色啊!


现在建丰同志也回来了。有自己的小团体。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联合到一起,要给他张庸上点眼药,离间一下关系,还是没问题的。


林主任夹在中间,确实难做。他张庸也就不强求了。


反正,我无所谓了。


愿意做的我就做。不愿意做的,拉倒!


最多就是继续去抓日谍!搞钱!然后倒卖点国际情报,一样能过活。


低头。


看战报。


都是好消息。


都是歼敌多少多少。


如果光看数字,日寇至少损失了几十个师团。


比如说,第36师报告,消灭敌人三千有余。仅仅是一次战斗。就打掉日寇一个联队。


好厉害!


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日寇?


光是这个36师报告消灭的日寇,就已经超过七万人。相当于日寇三个师团了。


其他87师、88师的战报,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往往也是歼敌千余、两千。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好几万。


然而,战线始终没有变化。甚至还后退了。


后面的都是要求整补的。


需要补充兵员8000人……


需要补充武器装备……


光是一个36师,就需要补充八千人?


那岂不是全军覆没了?


见鬼了。


你一个36师,在伤亡了八千人以后,居然还有战斗力?


这样的战报,估计也就是老蒋相信。


换一个人都能看出有问题啊!你36师的精神意志,什么时候这么顽强了?


无聊。


懒得多看了。


单纯看战报,完全就是胡扯。


必须亲自到前线才清楚,真实的战场到底是怎么样的。


忽然想到什么。找到51师的战报。


老王还是比较务实的。战报应该没有那么大的水分。


果然,第一份战报就是:


“廿三日,我部和敌接触,损失三百余人。武器若干。”


“小洋浜一战,我部毙伤日寇两百余人。”


侧头想了想。这个战报,应该是比较可信的。毕竟是初战。


接下来的战报,似乎就有点夸张了。歼敌三百、五百、一千。数字也是在缓慢上升。


得,不用看了。老王除了第一份战报是真实的。后面的,也是有水分的。润色过的。


按照老王的战报,他至少也消灭了日寇一个师团了。


但是,日寇依然强大。


日寇第十军,还没有从金山卫登陆呢!


唉……


“明天一早,我就去苏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