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1420章,今晚带你们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早上,张庸来到钱司令办公室。


钱司令递给他一份密电。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这么多?”


“对。三个轰炸机大队。三十六架。”


“好。”


张庸缓缓的点点头。


感觉苏联人是有点被打出火来了。


上次日寇自杀式攻击兰州机场,给苏联人造成很大损失。


这件事,极大的刺激了苏联人。


苏联人当然不甘心。1903年的仇,他们都还记得呢!


毫无悬念,报告回国,立刻增兵。


战争就是这样,刚开始是小打小闹,慢慢就会升级。


随着伤亡增加,双方的仇恨越来越深,规模越来越大。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


最终,双方在诺门坎撕破脸。爆发血战。


然后日寇萎了。


“对于轰炸机部署,你有什么建议?”钱司令缓缓问道。


“汉口驻扎两个大队。南昌驻扎一个大队。”张庸回答。


“就这样安排。下午就到。”


“好。”


张庸满怀期待。


这几天他都没有动作。


本来是可以夜袭的,但是后来取消了。


主要是让日寇机场麻痹一段时间,然后大型轰炸机队出动。


一击致命。


日寇飞机也没有动作。


双方都在暗暗的积蓄力量。以求发起更猛烈的攻击。


各方情报显示,日寇前线机场,太原、金陵、杭州等地,都有大量的飞机进驻。


特别是太原机场,日寇战机的数量超过一百五十架。


显然,日寇是将兰州机场当成主要攻击目标了。不消灭兰州机场决不罢休。


同时,苏联方面,也有大量的伊-16战斗机进驻。


落后的伊-15全部都不要了。


新来的都是伊-16,飞行员也都是毛头小伙。


毫无疑问,双方都在囤积重兵。一旦开战,数量很有可能突破上限。


双方都有可能出动上百架战机。规模空前。


导致了一个副作用。


就是苏联方面,要求张庸随时待命。


搞的张庸现在是有点束手束脚,都不敢展开什么大动作。


很有可能一个电话,就被叫去兰州机场。


“报告。”


“进来。”


参谋送来一份情报。


钱司令让张庸先看。


张庸接过来,扫了一眼,皱眉。随后又点点头。


“什么内容?”


“日寇要扩建松山机场。准备在松山机场装配轰炸机。”


“哦?”


“从意大利人那里买来的远程轰炸机。型号BR-20。第一批已经到货,总共四十八架。”


“我看看。”


钱司令拿过情报。


情报是空筹部发来的。是综合各方情报判断。


张庸忽然后知后觉。


似乎自己才是空军战略情报处的处长。


这种日寇从意大利人那里购买远程轰炸机的信息,他居然不知道。


失职啊!


太失职!


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


问题是,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处理相关的情报啊!


一天到晚东奔西跑。做的都不是自己的老本行。妥妥的消防队长,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但是也无所谓了。


只要有空指部地图在,比什么战略情报都好用。


有需要的话,最多夜晚静悄悄的出动,去侦察松山机场,然后将“情报”带回来。


空指部地图一扫,再配合雷达地图,有啥不知道的?


甚至可以画出详细的部署图。


将油库、弹药库什么的,全部标记出来。


然后大编队轰炸机出动的时候,对着地图狂轰滥炸。


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致命。


对了。


侦察……


好像今晚就可以去。


在不惊动日寇的情况下,静悄悄的出现。


“日寇胃口不小啊!”


“是啊!”


张庸点点头。


确实,日寇这个动作,非比寻常。


日寇海军已经有九六式陆基远程轰炸机,居然还要从意大利进口。


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之前的九六陆攻损失太大,无法迅速补充。


第二,可能是和意大利抱团。通过军事贸易强化联系。这是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雏形。


现在是1938年,距离轴心国同盟正式形成,已经很近了。


唉,好久没有接触情报界了。


感觉自己有很多情报可以卖钱啊!


比如说苏台德。


比如说小胡子闪击波兰。


一天到晚忙于战斗,都忽略赚钱了。


唉……


但也只能接受现实。


毕竟,人就是一个。无法劈成几个同时使用。


随身空间有动静。


是关于意大利BR-20轰炸机的基本数据。


两台菲亚特发动机。每台马力1000匹。航程2700公里。挂弹1700公斤。


不得不说,这个菲亚特发动机,的确强悍。


在各国空军开始疯狂的军备竞赛之前,没有比它更强力的发动机。


BF-109的发动机马力,也就是和它持平。


那是奔驰-戴姆勒出品。


挂载1700公斤航弹啊!也是非常厉害了。


如果是日寇海军马鹿购买的还好,需要从沿海起飞,距离比较远。


如果是日寇陆军马鹿购买的,从前线机场起飞,那就很近了。尤其是从太原机场起飞。


广州、长沙、汉口……


全部都在BR-20的轰炸范围之内。


还好,暂时可能够不到重庆。重庆还是安全的。


下午。


空指部地图有提示。


西北方向,350公里之外,出现大批量白色飞机标志。


哦,是苏联人的轰炸机大编队到来了。


三个轰炸机大队。确实是有三十六架。


“司令,他们来了。已经到达巴东、秭归上空。”


“哦?他们走这边吗?”


“可能绕了一点航线。”


“难怪……”


钱司令欲言又止。


张庸明白对方的意思。


苏联人不信任华夏人。


所以,通报只说今天有三个轰炸机大队到来。总共有三十六架轰炸机。


其他航路啊,时间啊,全部都没有。显然是担心泄密。


其实也可以理解。之前才吃过一次亏。


一旦有具体的时间、航路,就有可能被日寇战斗机拦截。


国府的电报保密,连张庸自己都不信任。何况是苏联人。


“报告!”


“进来。”


“司令,专员,杜布耶夫将军来了。”


“请他进来。”


钱司令站起来。和张庸出门迎接。


杜布耶夫是常驻汉口的苏联空军代表。据说是少将军衔。


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所有成员,来到华夏以后,穿的都是便装。也不佩戴任何军衔标志。


包括苏联飞行员升空作战,也没有任何军队标志的。


都是默默帮助华夏的英雄。


可惜,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段历史被提的太少了。


“张。”


“达瓦里希……”


张庸用俄语和对方打招呼。


和雅科夫斯基不同,杜布耶夫是个文明人。


怎么说呢?就是那种比较优雅的学院派。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


每次看到他,张庸都感觉对方是吃了搞运动的红利。要说核心业务水平,应该是不如雅科夫斯基的。


至少,雅科夫斯基是真的会开飞机,也敢亲自带队升空战斗。


但是这个杜布耶夫,从来都没有。


“张,现在,我们可以商量护航的基本纲要了。”


“请。”


张庸点点头。


三个人坐下来,拟定护航纲要。


这次到来的,不是SB-2轰炸机。是另外一种型号C6-2轰炸机。


这种轰炸机的具体数值,张庸也不是很清楚。但是航程比SB-2要远一点。载弹量都差不多。


在极限航程的情况下,载弹量都是500公斤左右。


当然,你要是什么航弹都不挂。肯定可以飞更远。


问题是,你是轰炸机啊!你不带航弹,你去做什么?空中一日游吗?


护航主要是有伊-16战斗机负责。


霍克-3型也可以参与。但不是主力。因为综合战斗力不行。


然而,无论是哪个型号的战斗机,都有一点点问题,就是短腿。作战半径不能超过450公里。


要命的是,金陵和杭州,都刚好卡在作战半径边缘。


你说够不着吧,又勉强能够够得着。


可是,这样的极限作战半径,滞空时间只能坚持十分钟。


纠结。


“将军阁下,我有个建议……”


“什么?”


“我们在凌晨起飞,在天亮以后,到达日寇机场上空,实施突然袭击。然后迅速返航。”


“夜航,你能保证不会迷失航向吗?”


“当然可以。如果是我带队的话,肯定不会迷航。”


张庸没有藏着掖着。


自己的本事,必须展现给对方知道。


扮猪吃老虎,不能用在这样的场合。


“我们炸完就跑。迅速返航。等日寇战机追赶,我们已经进入战斗机的护航范围。”


“甚至,我们可以引诱日寇战机出动,然后利用战斗机打伏击。”


“不但可以轰炸日寇机场,还能在空中消灭一部分的日寇战机。”


张庸娓娓道来。


这叫连消带打。


不但要轰炸你,还要引诱你出动,再给你一闷棍。


连环套。


一套接一套。


别人做不到。


但是他可以。


因为有空指部地图。可以随时掌控所有战机动向。


唯一的限制,就是无线电通讯距离。


不过,远距离也可以用微型电报机的。电报能传几百公里。


用电报将飞机召唤过来,然后再用无线电呼叫,即时指挥。


理论上是这样的。


“关于夜航,我们需要验证。”


“当然。”


张庸微笑着回答。


验证什么的,简单。直接带你们夜间上天飞行就是了。


在夜间多飞几次,你们就对我有信心了。


以后,夜间出动,将是常态。


日寇的好日子来了。


“张,你很有信心?”


“当然。”


张庸没有掩饰自己的骄傲。


没有必要。


此时此刻,他就是国府空军的希望。


眼下,国府空军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能够让苏联人刮目相看的,只有他张庸。


他不但是国府空军的吉祥物。也是国府空军的立身之本。


如果没有他,国府空军将寂寂无名。


事实上的确如此。


没有他张庸在场,国府空军的一切行动,都是暗淡的。


只有他张庸在场,才能绽放光芒。


独一无二。


无可替代。


所以,有什么不能骄傲的?


你行你上!


“还有。你们要负责一个轰炸机大队。”


“可以。”


张庸回应。


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对方的意思,就是要让华夏飞行员驾驶一个大队轰炸机。


其实,苏联方面,更加希望,他们只是单纯的提供飞机。然后华夏方面负责提供飞行员。


只可惜,国府空军的水平,暂时还做不到这一点。


没那么多足够水平的飞行员。


飞行员的培训,实在是太耗费时间。


成本什么的暂且不说,时间上一般需要两三年。


人的接受能力,还有意识的形成,肌肉惯性,都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五百个飞行小时。不是让你一天飞12个小时。然后连续飞40天就能出师了。没有这样的说法。


每天训练三小时,基本上就是极限了。还不能每天出动。


张庸现在狠抓国军飞行员的训练,暂时也没有明显效果。


没有速成的说法。


都是慢慢积累的。


现在,张庸能够抽调出足够的飞行员来驾驶十二架轰炸机吗?


当然可以。


前提是他张庸带队。


可以通过无线电指挥。引导飞行。


在当时,对飞行员最大的考验,除了格斗,就是导航。


最害怕迷航。


轰炸机不需要格斗。所以,只要导航不出问题,其他方面肯定没有大问题的。


起飞、降落这些,都是基本功。大部分飞行员都能做到。


“好。就这样。”


商量既定。


等待。


大编队轰炸机终于到达。


汉口机场开始忙碌起来。


一下子进驻三十六架轰炸机,需要的人员物资肯定要增加。


前两天,相关的地面引导,还有地勤维护,就已经到达了。


还好,汉口机场面积很大。


面积不够,就向西北方向扩展。有的是荒地。


当时,飞机对地面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是平整的厚实泥土地面,都可以起降。


停放飞机什么的,就算是停放在草地上也没问题的。


阳历1月份,是冬天,天气很冷,降雨稀少,对于机场来说是好事。


停好飞机。


苏联飞行员纷纷从驾驶舱里面出来。


拿掉头罩以后,都是很年轻的小伙子。年龄最大的,可能还不到三十岁。


都是黄金年龄啊!


说明慈父是生气了,要动真格了。来的都是精锐。


晚上,出席欢迎会。


从兰州机场风尘仆仆赶来的苏联飞行员都有出席。


带队的是三个大队长。波雷宁、布戈、雷恰戈夫。


当张庸出现的时候,这三个人的目光,全部锁定了他。


张庸嘴角微微上翘。


很好。


来吧!


今晚带你们飞!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