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4章 进狱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是觉得子龙最为意难平。


虽未谱金兰,前生信有缘。丞相啊,云老矣,再不能随丞相克复中原。


白袍银甲皆义从,燕赵悲歌赠子龙。子龙子龙世无双,石家庄猛将威名传!


艹,本来眼泪都到边儿上了,被你这个石家庄逼回去了。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蒋琬轻轻揉捏已经有点酸痛的小腿。


虽然跪坐良久,抄录良多,但蒋琬却觉得还是有些看不够。


不过即使看不够,点赞还是要点的。


即使懵懂如马谡也在张飞的眼神威逼下比了个点赞的手势。


点赞过后就是每次的送礼环节,而这次孔明似乎早有准备一般,从案几下面拿出来了一个盒子。


木盒不厚方方正正,孔明也不打开,直接拿过一张白纸,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了几个字,压在盒子上。


将这些郑重的放到了光幕下面,孔明退开,光幕一闪,这些东西直接消失。


此次光幕放送结束,文臣武将们也都放松了下来。


作为此次的主角,孔明和马谡两人身上的目光自然最多。


甚至就连黄月英都有点好奇,悄悄问道:


“夫君怎么看这街亭之失?”


孔明沉吟一下,看其他人也都支着耳朵,明显对这个话题都比较好奇。


马良的心也提了起来,双手不自觉攥紧。


“祁山之败,首责在我,应弃祁山城而速去上邽城。”


“祁山之败,次责亦在我,街亭要地应遣一良将死战固守,而不应派一参军领军。”


这便是孔明对于未来的自己的评价。


从心底孔明也觉得一出祁山的自己不够老练。


祁山城下几天无谓的消耗,结果导致了一步赶不上,处处受制于人。


后世……爱自己良多矣。


马谡此刻也心如死灰,他能感觉到少时的梦想正在离自己一步步远去。


而如今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神色凶恶的将军。


“倒是没想到这唐明还能有如此渊源。”简雍对一切新鲜玩意儿都好奇。


自然也包括这些只能在光幕中了解的后世朝代。


“只是不知,若是主公灭曹而兴汉,那李世民还会在陇西出生吗?”


刘备洒脱的很:


“想这些作甚?若是能灭曹贼,那还需北讨胡人,平朝鲜高句丽之逆贼。”


“南下固交州之汉民,仿前汉重走丝绸之路,二弟云长更是想去讨伐那倭奴国。”


“能做到这些,我便无愧刘氏先祖了,那些几百年后的事情就随他吧。”


说着刘备还面带调笑的看着简雍道:


“反倒是宪和,不说立庙树碑,至少也需在青史上多留两行字。”


简雍亦大笑:


“以诙谐之言传世,亦是一桩雅事。”


……


看着光幕暂时结束,贞观君臣也得以休息一下。


李世民甚至在无聊的扒拉炭盆:


“辅机,再去取一些炭来。”


长孙无忌依言而去。


炭盆中的石炭已经发白,看着有点昏昏欲睡的李药师,李世民道:


“弘慎在代州上奏,突利来密信,或欲入朝。”


弘慎便是张公谨,去岁李世民叮嘱他在代州密察突厥,但张公谨自己都没想到变故来的这么快。


“且拔野古、回纥、同罗亦都蠢蠢欲动。”


“陛下明察。”李靖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清醒了过来,道:


“今岁当为陛下执缚颉利,献太庙。”


“只是……”李靖目光转向光幕那边,李世民一笑:


“之后光幕自有文图留存,以待药师凯旋后阅览。”


长孙无忌取炭回来,李靖也重新进入昏昏欲睡的打盹儿状态。


李世民重新踱步到房杜身后,看着抄录的文字猛撇嘴:


“这后世怎地对这不如朕的赵云颇多赞誉?”


“或是因这光幕的标题是诸葛武侯。”长孙无忌猜想:


“也不知道等说到我大唐需几个三月?”


李世民猛皱眉彰显黑子本色:


“司马氏那些事儿有甚言说的?就当多说说我大唐!”


“哦对,还有后世的那盛世长安。”


这也是李世民唯一感兴趣的东西。


而也就在此时,那一本小小的搜神记书页上,一方光幕再次出现。


贞观君臣瞪大了眼睛,看到光幕上的有几幅栩栩如如生的图画,其上是一把颜色洁白做工精良的羽毛扇。


以及一张字条,其上只有一句话:南阳诸葛村夫赠。


【感谢大佬的打赏!每次都感觉受之有愧啊。


不过这个扇子真漂亮嗷,也不知道大佬在哪里买的?感觉这把扇子起码值一百块吧!


UP主自己试了试,感觉……不如空调。


总体感觉这把扇子格调满分,虽然实用性有待商榷,但UP主很喜欢!】


〖不如空调笑死,这扇子那是让你扇风用的吗?


我是学野生动物保护的只说一句,这扇子上的羽毛用的是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的,还好近十年白鹤没有盗猎记录,不然丈育现在应该在做笔录了。


还真是,另外提醒一下,这扇子现在收藏可以,拿来买卖交易也是违法的,劝丈育好自为之。


好家伙,刚说完也就值一百块,打脸来的也太快了,不愧是丈育UP主。


大佬确实深不见底,但好像又完全合理,毕竟丞相那时候白鹤还很多,而且栖息地也在长江中下游,完全对得上。


咱们现在应该用的都是鹅毛了吧?毕竟机器孵蛋飞快,鹅毛都多的没法处理。


人工孵蛋这个也是可惜,明明是先秦就有的手段,但士大夫们就是不愿意去进一步研究一下。


主要古代很难做到恒温吧,而且也想不到小鸡还没破壳就已经要呼吸了。


可惜是真可惜,要是能多点鸡鸭鹅,说不定二凤也不用吃蝗虫刺身了。


蝗虫刺身笑死我……不过也确实,处理不了大规模蝗灾,但是减轻小规模蝗灾是没问题的。


怎么聊着聊着又岔了?我只想看丈育系UP主什么时候变成进狱系UP主,很急。


龙场悟道,出来直接成个社会稀缺人才是吧?〗


李世民几乎霎时就懂了什么叫蝗虫刺身。


毕竟去岁蝗灾时候被他生吞的蝗虫,到现在还没过去一年呢。


将腹部升起的一点不适感压下去,李世民很直接,单刀直入:


“鸡鸭能解蝗灾?”


房玄龄点头确认:


“大家此前询灭蝗之法时,百姓确有献言,称鸡鸭一只能日食蝗三斗。”


“然鸡鸭有数,蝗灾无尽。鸡鸭灭蝗如杯水车薪。”


“大家,当试此法!”杜如晦打断自己老朋友的话,直接进言道:


“臣在民间有所耳闻,这人工孵蛋之法确实先秦已有之。”


“河北等地会用火坑,岭南地区会用炭桶,河南等地有用暖缸。”


“然此法所孵,十枚鸡子能孵化不过一二,其余鸡子皆会臭不可闻不能食。”


“故百姓知此法而不用此法,如今得仙机指点,乃百姓之福!”


李世民也明了过来其中的意义。


若是每一枚鸡子,不……若是十枚鸡子能至少孵化五枚,那只需几年,各地就能布置一支鸡鸭大军了!


如此既能产蛋,还能产肉,亦还能防治蝗灾!


“百姓之福即大唐之福!”


想象中的景色当即征服了李世民。


百姓愈是稳定,大唐就愈发强盛,大唐愈发强盛,那去抽一些不要脸的番邦时候才能更加轻松!


李世民想的很明白,所以这个“孵蛋政”就被顺理成章的定了下来。


甚至李世民还动了别样的心思:


“克明觉得,国子监是否可以增设科学或光幕学?”


这是李世民早就有的想法,后世总是言称科学,有高楼广厦,有宽阔驰道,能建百里之不夜城,能有如光幕此等神鬼辟易手段。


是否全赖科学?还是说后世之君主,亦有更加未来的光幕庇护?


房玄龄杜如晦对视一眼,这个话题不可不慎,房玄龄首先提出异议:


“大家,律学有唐律,太学和四门生有大中小三经,算学亦有算经。”


“敢问大家,这科学,可有科学之经要?”


杜如晦同样觉得还需再议:


“大家所说光幕学亦是如此,光幕之言忽东忽西五花八门。”


“如此次,需熟读汉书三国志魏书,方不至于一头雾水。”


“若大家只是想寻人对光幕之言拾遗补缺,可由臣等将抄录本略作删减。”


“再由大家交予才思敏捷之人览阅。”


李世民点头认可,随即道:


“既如此,便由玄龄按克明之策,将光幕抄录本做删减。”


“克明留在此处,等朕召太医令太医丞。”


“且为克明细细诊断一番。”


……


张飞大嗓门道:


“这不是军师珍藏的白鹤羽扇嘛?俺记得军师一直舍不得用,没想到竟差点为这后辈招致祸事?”


孔明冷静分析:


“虽为官禁之物,但亦有人提醒,想来不至于身陷囹圄。”


“且此前主公有赠玉佩与马蹄金,应不缺财货。”


同时心中也颇为后悔,这白鹤羽扇乃是出使江东时高价购得,珍藏至此。


没成想后世白鹤竟成了那“一级保护动物”?


但是孔明亦不后悔:


“这白鹤羽扇并无妙用,能用来交换此孵蛋之策。”


“甚好!”


第二章会比较晚,等不及的老哥们可以明天一起看,感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