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62章 流水怒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说此物乃是出自诸葛武侯,赵德昭满脸的理所应当,便也不再追问。


这下子反倒是赵普满脸的欲言又止了,引得赵德昭很是好奇:


“赵相公如此颜色……可是这得这石砲之法,颇为离奇?”


实际上赵德昭也就随口一说,但没想到赵普竟满脸怅然的点了点头。


但尔后不管赵德昭如何询问,赵普反倒是不肯再多说一字了。


事实上这石砲之法本就是光幕近结束时闲聊说到的,当时赵普考虑到接下来也要攻坚城,故而好奇询问过诸葛武侯克复长安用了多久,然后就被“仅半日”的回答给惊到了。


随后诸葛武侯便简单明了的说了这石砲的构造,对梢长的比例说的更是清楚明白,故而赵普能在此对赵德昭侃侃而谈。


唯一比较心塞的是那唯恐天下不乱的桓侯:


“此物后世名回回砲,蒙古用其破襄阳,从而灭宋除其国名。”


“如今汝这呆宋知晓其法,也算完璧归赵。”


见鬼的完璧归赵!见鬼的呆宋!


赵普当时因新得一利器产生的欣喜心情顿时全无,转而变成了一种近似于吃了苍蝇还要夸味美的感受。


但这些又不可能与面前的赵德昭明说,于是最终只能摆摆手,怀揣着满腹不能明说的牢骚,怅然离开。


眼见如此,赵德昭也只能暂时将心下疑惑放下,转头开始琢磨这石砲的详细制法。


但终归掌工部还是仓促上阵,故而对这石砲的见解便成了一句简单的吩咐:


“速去请喻皓大匠过来。”


少顷,一个面色沧桑打扮的宛如老农一般的人推门进来:


“殿下找俺?”


赵德昭笑着起身,先是邀请喻皓坐下再给老农递上茶水,方才随口问道:


“宣德门外绞缚山棚可还顺利?”


宣德门乃是皇宫的正门所在,这问的便是自五代起的习俗,从元正开始到十五上元节官府便会在此搭建木山为奇术异能之士作表演场地,等到十五时又会再将木架改一下在其上置灯变鳌山灯欢庆上元节。


这件事便属于工部的老本行当,而大匠喻皓便是其中翘楚,赵普也是因此才注意到这位其貌不扬的大将。


“劳烦殿下挂念。”


喻皓一路走的焦急故而喘了点,坐下后便迫不及待捧起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这让赵德昭刚想说这杯茶水被赵相公用手蘸过的话便顿时说不出口。


满足的叹息一声,喻皓说起来这便有点眉飞色舞之感:


“好教殿下知道,俺来之前也就看到那吞剑的吐五色水的起了争执,百禽戏的在一旁劝和,反倒是那些烧炼药方的巴不得真起了冲突,如此才好卖他们那些丹药。”


这番话便说的赵德昭很是羡慕,宣德门外盛景他也是熟悉的,但怎么竟从未见过如此好玩之事?


不过这个念头也是一触即收,略略聊了一番之后,赵德昭便也将话题倒回到正路上,说起了石砲之事。


“听起来此物与那发石车类似,原理相近而不反复,缘何千年间竟无人作此之改?”


喻皓兴叹:


“若有此物,官家此前之北伐何至于无功而返?”


赵德昭闻言一怔:


“赵相公说此物乃是诸葛武侯所制,哪有千年间无人作一说?”


喻皓同样怔住:


“此物威力至此,若真乃三国所出,诸葛武侯何以不将其用于北伐,唐朝缘何只字未提?”


于是这下轮到赵德昭发呆了。


但无论如何,相较于火炮,石砲的研究在一开始就步入了正轨。


而在赵德昭登太学专门就砲梢长度问题询问过之后,石砲的制造眼看便要正式开始了。


不过先一步这个喜讯到来的,还是如今一年当中最为闹腾的,以及标志着假期快要结束的上元节庆。


登上宣德门城楼,最为扎眼的当属“开宝与民同乐”。


赵德昭眯了眯眼睛,仔细看去看到的便是游人聚御街两廊,歌舞百戏嘈杂十里,纷纷登台表演。


样式不一而足,击丸蹴踘、踏索上竿、药法傀儡,此外还有吃冷淘的、作剧术的、展白戏的,跳龙门的、练禽戏的,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等,在当中的鳌山灯塔映照下令赵德昭几有目不暇接之感。


“我宋虽较汉唐去之远矣。”


不知什么时候赵匡胤也站在了这宣德门城楼上,赵德昭从侧面看去只觉得爹爹脸色说不清道不明,似有唏嘘又有释怀,更多的还有仿佛劫后余生的庆幸之色:


“然我宋可取之处又优于汉唐多矣。”


这份唏嘘似乎在昨天赵相公脸上也有看到,赵德昭不明白但不妨碍他为父亲不平:


“这有何难?等孩儿石砲制成,自能助爹爹平南唐。”


“尔后挥师北进,灭北汉平契丹,则汉唐之业可期也!”


“至那时,我宋如何不能远迈汉唐?”


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少年人特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这便难免让赵匡胤往前回忆:


秦王政二十一岁亲政,十年吞六国,铸统一伟业。


汉武帝二十一岁掌朝纲,十六年征伐四方,解匈奴之患。


唐太宗十八岁起兵,虎牢关一战擒双王,二十四岁安定天下。


而德昭呢?不知不觉竟已二十四岁矣。


但尽管心中对这些名君功绩了如指掌,但赵匡胤脸上忧色还是尽去,变成了欣慰之色:


“吾宋数百年基业,当你我父子相继也。”


这便是明明白白毫不保留的交心了,赵德昭心情激动,但终归还没忘了礼节,伏身道:


“儿惶恐……”


不过心底还有一点疑惑,按理来说这种情况下爹爹不应该说是“万世基业”或“千秋基业”才对?缘何竟直接说“数百年基业”?


赵匡胤前所未有的认真看着宣德门城楼下的表演,口中语气淡淡:


“为君者,天下百年兴亡系于一身,无需你惶恐,只需你记得一事。”


“儿定当谨记。”


“须知…君贤则民如流水,君聩则民如怒涛。”


……


三月中,已经包围江宁城一个多月的曹彬听着亲兵的通传来了点兴趣:


“用此利器,再无坚城。”


“此物能一個月内破江宁?”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