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风起时空门 > 第二百章 窥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张志,其他飞身去查看的几人都回禀查无异样。


赵广渊沿着河堤查看了一会,也未查出异常。工程已完工,堤坝已筑起,是否偷工减料,还得了解内情的人方能知晓。


只听狭水村村民的陈述,这是集他们一村劳力,并沿岸各村青壮,耗时足足三月才完工的工程。


嘴里都是好话。


“也许洛城县令是个知民爱民的,并无秘报上所说的那样沆瀣一气。”


张志等人还是认为这世上还是有很多官员爱惜自己羽毛的。只要是注重官声,就不会做得太过。


“可层层克扣下来,落至各处,像狭水村这么大的工程,怕是不够。总不能掏县衙的银子或是县令自掏腰包吧。”魏佐等人却是心存疑惑。


赵广渊没有说话,在河边站了许久,沿途查看,直至夜风吹熄了火把,才在众人的劝说下回到村里。


天破晓时,他一个人又起身去了大坝,纵身到坝上细细查看。


流水潺潺,通过坝下的孔洞,流向更远方,偶有激起的水花,拍打着堤坝,又落到河面上,转瞬不见。


在刘大川家吃过早饭,带着刘大川妻子给准备的干粮,赵广渊一行人准备告辞。


刘大川让他大儿子刘丰水,领着一行人去牵马。


临走,赵广渊让人给刘丰水塞了一个荷包,“你们县里有一家商行,叫永昌号,若有事情,诸如关于堤坝的,可上那里寻我。我姓蒋。”


刘丰水愣愣地被塞了一个荷包,想拒绝,对方却是直接塞进他怀里。


他不认为自家和这群贵人还有什么交集。不过是萍水相逢罢了。再说关于堤坝的?


关于堤坝自己为什么要去找他们?不该去找县衙吗?


愣愣地看着那群贵人骑着大马跑远了。


回到家里,跟自个亲爹说起此事,刘大川听得愣了愣。让儿子拿了荷包来看,倒在手里,沉甸甸的,足有十两!这一看,又傻眼了。


昨日贵人给的饭钱已是富余,今早一顿简单的农家早饭,还给了三两银子。现在又给了十两?


“爹,这是什么意思?”刘丰水挠头,“而且为什么说关于堤坝的事,可以去县里的商行找他们?”


刘丰水三岁的儿子正仰着脑袋听他爹和爷爷说话,见爷爷掏了银子看,扒拉着爹的手,“爹抱我抱我,我也要看银子!”


刘丰水扒拉开儿子,“去去,我和你爷爷正说事呢。”


刘大川看了孙子一眼,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让儿媳把他抱走了。


他妻子在一旁忽然说了句,“孩他爹,你说那些贵人,会不会是戏文里说的八府巡按?从京里下来巡查的?就是来查各地的堤坝营造情况的?”


刘大川和几个儿子听得一愣。


京里的大官?


“爹!”刘丰水有些激动,“爹,我觉得领头那个贵人一脸威严,爹你不还说他一脸贵气吗,没准真是京里来的大官!”


刘大川妻子说出了心里的疑惑,被儿子这么一说,一拍大腿,“一定是!我就说那群贵人不简单。有钱的生意人我看过不少,可没有一个有那个贵人身上那气势!”


就是大伙说的官腔。只有县令大人才有的官腔!


那贵人一定是当官的!


比他们县的县令还有气势!一定是京里来的大官。


“对啊爹,估计还是不小的官!我看那十几个人都听领头那贵人的。他还说他姓蒋,那些人一定是蒋大人的仆从!”


刘大川想了一会,打断众人叽叽喳喳的猜测。


“好了,既然他们隐瞒身份,咱们便只当不知道。对外也瞒着些。谁来问都只说一群生意人路过,来歇脚的。别给家里惹麻烦。”


“是爹。”


而赵广渊一行人,出了狭水村,直到无人处,才勒马慢了下来。


“主子,我们是往各地的县衙去打探,还是沿着河道一路打探?”


沿着河道一路打探,怕还是会碰到狭水村这样的情况,很多内情百姓不了解,工程若是完工,也瞧不出什么。还得深入到各地县衙去打探。


若是能弄到各地县衙筑堤修坝的账本就好了。


张志跃跃欲试,“主子,夜里我去县衙探一探,看能不能找到账簿。”


赵广渊不置可否。


思虑了一番,“先等暗地里的那只队伍从永昌号那边打探回的消息。”但他们时间紧,任务重,几手准备也是必须的。


故而也没否定张志等人提的意见。


一行人商议了一番,继续隐着身份沿河道打探。又向当地百姓打探各地县衙,县令主薄等官员的情况……


不出几日,各种消息便传到赵广渊处,账本也拿到了好几处。


翻起来,并未查出异样。


“这洛城县令瞧着倒是个好官呢。这上面记载州府划拨至县衙四十五万两银子,这上面竟记得清清楚楚,用在何处,用了几两,分毫不差,余下的十五两银子都写着用到修县衙下水道去了。”


“洛城县共修了三处堤坝吧,这么一算,每一处用了十五万两。”


十五万两?


“十五万两修狭水村那么大一个工程,是不是不太够啊?”


狭水村段得有五十里长,坝宽两丈有余,高一丈余,只花了十五万两?


“这都是征的徭役。附近二十几个村子,各村青壮成年男性劳力几乎倾巢而出,这要是算工钱,那得多少?附近还有一座石山,石块估计也是免费的。”


“那要是按你这么算,十五万两都多了?”


“我没有这么说。修那么大一座坝,用的也不只是石料。”这账薄上都记着呢,各项采购,花费几何,花在何处,账做得平得不能再平了。


赵广渊听着属下们的议论,心里思忖,修这么大一座堤坝,银子富余有富余的修法,不富余有富余的修法。


十五万两?够还是不够?


只是洛城一个县就划拨了四十五万两,西南诸县估计加起来就有四五百万两。另还有东南四县。


太子是把扣下的四百万两都算在这各处县衙里了吗?


不然如何自圆其说?


翻着手边几本账簿,“让人连夜抄一份,这些便赶紧送回去。抄好后,请永昌行的账房先生帮着看一看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有这上面写的材料来源,砖料坊那边都让人暗地去查访一下。”


“是。”


“另外,传信各处,让他们想办法拿到余下各县修坝筑堤的账薄。”


“是。”


又查了几日,赵广渊已从各处账薄上算出八百万两的去处。太子这是把贪下来的四百万两平摊到各处水利工程款上了。


“可是这也不对啊。原本属下以为那四百万两,太子另作他用,不会放到这水利款项上。可现在算起来,这八百万俩分毫不差。”


等于是说各处的堤坝虚报了一倍的银子。


就算账能做得平,一两的石料报二两,“可州府划扒到各县的银子,那是有目共睹的,总不能收了十万两,记了二十万两在账上吧?”


再说,从知府到各县县令到主薄,到各衙役,全都是太子的人?全帮着一起瞒?


还有各采购处,全都帮着瞒材料的价格?


不然如何做到的?


“主子,是不是还得派人去砖石等各材料坊拿到他们与县衙交易的账簿?”


州府下拨到县衙的银子,非知情人经手人想瞒着也容易,至于各处作坊,价格报得虚高,与各县其他作坊价格不一致也有说辞,县令只说用的好料,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且用了十万方石料,还是用了二十万方石料,非经手人,不能窥知其中一二。


赵广渊点头,“让人各处找一找,能拿到最好。另外让人从各县衙知情人那里再打探打探。”


“是。”


赵广渊吩咐了一番,又想着这些天听到的消息,又道:“除了洛城两县堤坝已修筑完毕,别处竟是还未修完,咱们明日启程去临兆。”


众人皆应是。


隔日天破晓,一行人从客栈离开,前往临兆。


临兆同样位于西南,与洛城相邻。每年丰水期,有几县也常受到洪水的侵袭。大坝是年年修年年整,年年征徭役也都是送到坝上。


这日一行人才从官道拐进一条山路,正在半山坡上烤着打来的猎物,歇脚吃午食。


就听见林间传来动静。


“我去看看!”张志把手里的肉塞进嘴里,又把切肉的匕首塞给身边的人,纵身就往山林里打探去了。


山林里,一中年汉子正慌不择路地往林子里钻,身后跟着几个打手,正慢慢逼近。


不一会,一人飞跃而来,在前头挡住汉子的去路。


“跑啊,你跑啊,我看你还能往哪跑。”


气他令自己追了一路,快追断气,上前狠狠地朝那汉子踢了一脚,把那人踢倒在地。又上前一脚踩到他的背上。


“你倒是骨头硬,不怕我们大人宰了你的家人!”朝他伸手,“交出来!”


“交什么,我不知你说什么。”那汉子也硬气。


“哟嗬,你这是装傻,还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真不要你一家老小的性命了?”抽出身上的佩刀,就要往他身上捅,“看你嘴硬还是我的刀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