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在古代做个小县官 > 第二章:他去了凉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父皇是天子,何须在乎臣子们的看法。”


皇帝的目光落在太子头顶,满眼失望,“朕看你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从今天开始,你留在东宫反省,不可跨出一步。


等你什么时候真正知错,什么时候再出来。”


皇帝转身要走,太子紧追其后。


“父皇,是我被他踢伤了啊!为什么要关我?”


“你若没有过分之举,他会伤你?”皇帝停住,太子没停住,直接撞上皇帝的后背。


皇帝晃都没晃一下,太子的鼻子却直发酸。


“您未免太偏心,就算我有不对,您也不能只关我啊。”


皇帝耐心渐失,“朕已经罚过他。”


“我也情愿被打十大板,只要您别关我!”


皇帝咬牙,“他去了凉州,你也要去吗?”


皇帝丢下这句话,大步离开,东宫的门也被守卫从外面锁上。


太子直接傻眼,凉州……


还以为这次的风波,就跟以往一样,父皇两边骂一通,之后他俩又能一起玩。


却没想到,这回这么严重。


宫墙之外。


有人趁夜黑风高,破门抢人。


“干什么?绑我干什么!哎呀,我的手!”


“八方,你个混账!谁让你来呜…呜呜……”


八方又把他嘴里的麻布塞紧实了点,“抱歉了胡大夫,夫人的命令,把你也带上,没时间跟你解释了。”


“好了没有?”小药房门口又冲进来一个人,看胡大夫已经捆绑完毕,立刻过去把人抗走。


胡大夫看着桌上的药材,人参!他刚收的人参!


八方顺着他的视线,看了桌上的东西,找了块布,全部包上带走。


胡大夫被人扛上马车。


没一会儿,他的药箱和一堆药材也被丢了进来。


随后拉车的马就开始狂奔。


马蹄和车轮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偶尔还能听见前面驾车的人不断的催马快走。


什么事情急成这样?


孟长青快死了?


还是她被人识破了?


就在他快被晃吐的时候,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八方钻进车厢,“胡大夫委屈您了,这就给您解开。”


等绳子被解开,嘴里的麻布被抽出,胡大夫对着八方抬手就抽,“好大的狗胆!连我也敢绑,今天非给你点颜色看看!”


“胡大夫!”马车外传来一道女人的声音。


胡大夫抽人的动作停了下来。


八方恭敬道:“我们夫人在车外等您。”


下了马车,胡大夫才发现,这是一处荒地。


难怪晃了那么久,原来已经出了城。


“抱歉胡大夫,让您受惊了。”


老胡迈步到文氏面前,拱手作礼,“夫人,究竟出了什么事?”


“长青被陛下任命为北山县县令,即刻就要上任。”


“北山县?在哪儿?”


“在凉州。”


老胡压低声音怒道:“是你疯了还是皇帝疯了,凉州那是什么地方,你也敢让她去!”


文氏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动,依旧是那么镇定自若,“圣旨已下,为人臣者,岂可抗旨不尊?”


“好。”老胡点头,挥手道:“你们要去就去,找我干什么?我家眷还在京城,绝不会跟你们去那种地方。”


“胡大夫。”文氏叫住转身要走的人,“您所知太多,我怎敢让您留在京城?”


老胡沉默片刻后懊悔道:“我当初就不应该……”


这话他只说了一半,后面的话,他知道不能再说。


文氏替他说了下去,“不该在十三年前答应我的恳求,还是不该认识我夫君?”


“将军对我有再造之恩,我从不后悔认识将军。”老胡说,“为将军守其家眷也是我甘心做的事。


但凉州我不去。


我好不容易从那个鬼地方逃出来,绝对不会再去。


也请夫人放心,我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胡大夫,你也知凉州不是什么好地方,此行凶险,难道忍心让长青带伤赴险吗?”文氏路数多变,一条不通,就再换一条。


老胡:“我有什么不忍心?你们都忍心让她重伤赶路。”


“好吧。”文氏看似妥协,“那你回去吧。”


文氏不做停留,向前面的马车走去。


老胡好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追上文氏,“我看过长青的伤再走。”


文氏面露欣喜,“多谢胡大夫,实不相瞒她刚刚又晕了过去。”


“那你不早说!”老胡飞奔回马车里拿药箱,“跟我啰嗦半天,重要的事你是一句都不提啊!”


“她的伤不是一两日能好的,您既然不愿意跟去,即便告诉您又有什么用呢?总归是要痛的,等她习惯就好了。”


老胡听出来了。


他不做声,上马车给孟长青把脉换药,还给扎了两针。


看着趴在毯子上,脸色惨白的孩子,老胡真是不忍心。


她才十三岁啊。


是孟将军仅剩的孩子。


若因为缺医少药落下残疾,那他老胡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去见孟将军。


至于文氏,虽是将军发妻,却不是长青的生母。


对长青,到底不像亲生孩子那么疼爱。


老胡叹气,“我跟你们倒凉州,等长青的伤好再走。”


文氏感激道:“那真是多谢胡大夫了。”


两人说话的声音,吵醒了孟长青。


“到哪儿了?”她声音沙哑,想探头出去看看,却扯动了后背的伤口,“嘶——”


胡大夫按住她,“不要乱动!”


车帘掀开,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妇人,端着药准备进来。


这位才是孟长青的亲娘,梁氏,听说以前绣工非常出众,甚至给宫里的贵妃绣过腰带。


马车空间有限,挤不下这么多人。


胡大夫下车让位,梁氏对他谢了又谢。


胡大夫却说:“你要真的心疼她,就应该拦住夫人,这么严重的伤,本就需要静养,即便皇帝有旨意,难道还不允许她养好伤再出发?


我想他也不至于刻薄到那种程度。”


梁氏替自家夫人解释,“连夜出发,是长青的意思。”


胡大夫摆手,“我不管了,你们两个大人就跟着孩子胡闹吧!”


马车里,孟长青问文氏,“我们到哪儿了?”


文氏给她盖好被子,“已经出了京城,别担心,我们在这里休息两个时辰再走。”


她又问:“胡大夫怎么在这儿?”


文氏:“他担心你,非要随行照料,直到你伤口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