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全职影帝 > 【81】这特么都是些什么题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2002年帝都电影学院(表演)模拟试卷


1、以下哪些影片中没有出现过有语言障碍的人士()


a、《钢琴课》


b、《雨人》


c、《大地的女儿》


d、《与狼共舞》


e、以上均错


……


饶是陈愈前世阅片量无比丰富,还是被试卷的第一题给难住了。


卧槽,这笔试的题目这么变态的吗?


上面四部电影,陈愈其实都看过。


但他绞尽脑汁的想了半天,最终还是直接选了个e;因为他实在不知道,abcd四部电影之中,到底有没有出现语言障碍人士,特么一部电影出现这么多人,他哪知道?


“你考学生的阅片量,也不能出这么刁钻的题啊!”


陈愈当然知道这场考试的目的,就是筛选出对表演、影视剧等等了解的程度;通俗的话就是阅片量一定要大,你要看过很多的电影电视剧,还有表演的理论书籍。


知道的越多,考的分数肯定越好。


这笔试虽然没有不及格一说,但却是要算在最终的三试分数里的。


占比陈愈觉得应该有20%?


他也不敢确定。


陈愈只知道,最终的分数,是按照几场考试的平均分相加。


所以笔试其实也挺重要。


幸好,第二题陈愈会做。


2、做爱与摄影机的基本摄法有哪些共同点:()


a、推


b、拉


c、摇


d、移


e、跟


……


还是道多选题。


abcde,应该都一样。


特么北电是开放嗷,考学生这种牛逼问题,难怪学生们一个个提倡x爱自由。


看看这考题就能看得出来!


陈愈真的很想看看,刘一菲看到这道题是什么反应?


他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眼左下角位置,刘一菲因为是9号,一排7张桌子,所以就坐在他旁边的后面一个座。


但很显然陈愈多虑了,人家刘一菲保守归保守,好歹西方来的,这种题面不改色的好吗?


她压根神情没有任何的变化。


“可以,一会儿考完就跟她探讨探讨这个问题!”


陈愈收回目光,继续做了起来,他已经看到了监控老师疑惑的眼神;考试时交头接耳,其实是大忌,陈愈这都是冒了被扣分的危险,在观察人类做题的多样性。


3、以下不属于记录片的是……


……


陈愈快速的答着。


可以说,这些题对于没学过表演的学生来说,就跟天书一般。


但但凡学过一些表演,或者培训班上过课的艺考生,好多还是能答得出来的。


30分的填空题,陈愈一半靠蒙,一半确实知道。


下面的名词解释也是。


内心独白!


感受力!


潜台词!


……


每个名词5分,总分也是30!


这两个大题,就占据了60分!


然后,就是最终的四道大题——问答!


这就有些难度了,需要学生们自己的领悟。


也是和其他学生拉开分差的关键。


4题每题10分。


1、请列举你最喜欢的5部电影和3个导演、演员,注明简短原因。


“最喜欢的5部电影?”


“3个导演和演员?”


那还用说?


陈愈立马写下了他前世,还有这辈子,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和导演。


《高山下的环》,谢晶!


演员:石挥……


同时,他把前世给这部电影的豆瓣点评,给写了上去。


华夏有史以来最好的战争片,影片没有煽情的战争重现,不带英雄的倾情歌颂,正视阴影的历史描绘,赞颂主流旋律,恪守良知反思;多个原本脸谱的角色,最终融合成为立体的军人肖像,照顾大众又警示大众的叙述,如此种种不知能否有后来者,真实的还原了电影的本质——警示!


写完这一部,陈愈长呼出一口气。


他调整了下情绪,又写下了第二部——《哀乐中年》!


这是陈愈第二喜欢的导演桑弧,在1949年拍的一部电影。


没错,解放前,内地拍的电影。


但现在看,台词依旧非常的新鲜和时髦!


陈愈奋笔疾书,在那快速的写着。


……


而此时,所有考生都不知道的是,教室内的一部摄像机,将考试的一切,都记录在了视频里面。


这笔试虽然是答题,但摄像机后面,还坐着好几个考官。


“这个1号,就是张主任说的那个陈愈吧?”


考官们看着视频中快速作答的学生,目光却全部被陈愈所吸引。


事实上,笔试笔试,答题的成绩很重要,但进入考试的一举一动,同样是北电艺考三试的一部分。


这一点,很多学生,包括陈愈都不知道。


北电三试被称为地狱难度,这也是一个很难的关卡。


当伱三试跨进院校门槛的时候,考试就已经在你身上悄悄开始了。


你报名时周围站的,可能就是你的主考老师;候考时见到的人,有可能就是学校领导。


所以,在进入学校后,你不能忽略任何人,应该尽可能对所有人热情、大方、有礼,总之要为人坦诚,真诚的对人对事,这样才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而在考试过程中,同组其他考生如果出现失误或是出了洋相,也千万不要取笑别人。


在考试过程中,要学会微笑示人。


这会给考官和其他人留下好印象。


而在候考时,可能也有好几双犀利的眼睛在暗处观察着你,就像现在,一帮考官就在观察这个教室里的30名学生。


有些考生眼里只有考官老师,以为工作人员都只是打杂的,因而不尊重他们。


其实考生在考场外的表现,照样可以反映到主考官那儿去,甚至一样会影响考试成绩。


这就是艺考,跟高考不一样的地方。


北电之前就有一个案例。


候考区饮水机前打水的人很多,但是有一名考生居然旁若无人,毫不谦让地抢先去打水。


他这个行为被候考室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最终反映到考官那里。


显然这样的考生,是不会被录取的。


因为这些小事,反映出这名考生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你指望他成为一个好演员?


所以三试在考场,考官会对每个人,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观察。


除了考查你做演员的基本素质外,也会注意你行为举止的细枝末节,甚至你不经意间的眼神。


考试时,也一定要保持安静,不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或自顾自准备自己的考试材料。


这些行为都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尊重。


演小品过程中换布景、换道具,也一定要积极主动去帮忙。


考官对考生人品的重视,有时往往比考察考生专业还重要。


“215号,他在偷看答案,不予参加会试!”


“294号,咬手指,减去10分!”


“213号,伸头查看前面考生的试卷,不予参加会试!”


“……”


一个个考官在那看着视频中的图像,然后说出考生的各种扣分行为,甚至是剥夺参加会试的资格。


北电三试,在1995-2005年之间,就是这么的严苛。


而也就在无数考官记录的同时,陈愈却已经做好了试题,准备提前交卷。


“嗯?”


很多看着陈愈的考官,全部把目光看向了陈愈方向。


这个被张主任提及的学生,他们知道,中戏上次复试,他也考了第一;这件事,居然还上了娱乐版的头条,可让系里的好多老师,讨论了好多天。


所以这个名字,显然在很多老师眼里,很出名。


这个考生,居然提前交卷了?


但这,其实是考试允许的,所以几个考官并没有多说什么。


唰!


陈愈起身,将试卷交到了监考考师的身前。


交完,还朝他深深的鞠了个躬。


“还不错啊,这考生!”


这行为一出,一帮考官都有些刮目相看。


不愧是中戏和北电初试复试都第一的学生,是有点东西在身上!


礼仪,是一个考生最起码的基础认知。


“多少分钟?”


一个考官在那问着。


另外一个考官看了下时间:“半小时都没到,25分钟吧,他答完了整张试卷!”


“去把他试卷拿过来!”


一个领导模样的考官,朝着身旁的一个老师说着。


那老师立马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陈愈的试卷,就到了这几个老师的手中。


选择题,他们并没有看。


直接看起了问答。


“《高山下的环》?”


看着陈愈在最喜欢的十部电影一栏,第一部是这电影的时候,一众考官齐刷刷的都愣住了。


“这小子,看过这部电影?”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资源满网络的时代,很多的老电影,真的很难找到。


除非你真的有关系。


更何况,《高山下的环》,还是一部“禁片”!


这是1984年国内著名导演谢晶老爷子拍的一部主旋律军事战争片,当时上映时的反响空前的强烈;在座的很多考官,那当然是都看过的。


而陈愈这些80后,那时候才刚刚出生,他们从哪看到这部电影?


不过一众考官倒也没有多想。


而是看向了陈愈的点评。


“华夏有史以来最好的战争片,影片没有煽情的战争重现,不带英雄的倾情歌颂……”


“这学生,还真看过!”


一个考官看着点评忍不住道。


“可以的,这个点评很到位了!”


“谢晶老爷子的电影,能让他最喜欢,还挺让人意外的!”


这道题,其实北电每一年的艺考笔试都有,但陈愈,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提及这部电影的考生。


而且,还是一部华夏内地导演拍的片子!


甚至是这么久远的一部。


这么多届艺考,差不多10几届,答题者成千上万,无数的考生的喜欢,基本上首选,是好莱坞电影!


占据70%的程度。


02年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国内属于降维打击。


刻意迎合西化,西方的东西就是牛逼,就是逼格,就是小资,这在这个时代非常的常见。


尤其是娱乐的圈子,特别是北电的学生,很多都崇拜国外的文化;考生们甚至觉得填写一部国外电影,就显得自己很与众不同。


当然,绝大多数,不代表全部。


还是有考生,会填国内的电影。


不过,大多是宝岛和港片,占到20%-25%!


只有5%的学生,会写内地导演拍的片子,而其中,填的最多的,是老谋子的《活着》,还有陈恺歌的《霸王别姬》!


只有陈愈,填了一个可能很多人,都感到非常陌生的导演名字!


但这个导演,却是陈愈自认为的,国内top1。


超过了老谋子、陈恺歌,甚至是宝岛的李桉、杨德倡等人……


“咦?”


“《哀乐中年》,这部电影,我怎么没听过?”


一个考官指着陈愈写的第二部电影,还有陈愈第二个喜欢的导演——桑弧!


考官居然都觉得很陌生。


这是什么离谱的阅片量?


考官都有些破了大防,一个考生,填的导演和电影,他竟然都没听过?


很出名吗?


他忍不住问向了众人中比较年长的一位老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