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历史被人从身后踹了一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实验室内。


随着这声‘啊咧咧’的出口。


所有人的目光近乎同时投到了一旁的小麦身上。


只见此时此刻。


上上一章某个笨蛋作者没安排出现、但上章却瞬移到了现场的小麦正站在桌子一旁,一动不动的盯着某个方位。


嘴巴微微张开,一脸见了鬼的表情。


见此情形。


法拉第不由放下手中的工具,对小麦问道:


“麦克斯韦同学,你怎么了?”


法拉第的声音将小麦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只见他先是张了张嘴,看起来好像想说些什么。


但迟疑数秒,还是摇头说道:


“没什么没什么...抱歉,法拉第教授,似乎是我出现了错觉.....”


随后小麦上门牙咬着下嘴唇,犹豫片刻,指着真空管补充道:


“法拉第教授,我能上手试试这套设备吗?”


法拉第抬头看了眼这个有些社恐症状的苏格兰年轻人,神色若有所思。


直觉告诉他,这个年轻人似乎发现了某些异常。


不过小麦显然对于那个未知的异常没什么把握,所以才提出了上手设备的想法。


如今法拉第已经把小麦当成了自己的半个徒弟,加之此时该采集的数据都已经采集完毕,因此他便很大方的一挥手,说道:


“没问题,你尽管用吧。”


小麦朝他道了声谢:


“多谢您了,法拉第教授。”


高压线圈的电压负载很高,再次激活需要一定冷却时间,小麦最少还要个三五分钟才能重新启动真空管。


因此趁此空隙。


法拉第和高斯等人重新将视线转移到了那份计算结果上。


“1.6638*10^11C/kg.......”


看着面前的这个数字,高斯沉默片刻,对法拉第问道:


“迈克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比值应该比氢离子的理论数值要大数百倍?”


法拉第闻言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鼻翼,轻呼出一口气:


“准确来说,要接近一千倍。”


“一千倍吗.....”


高斯瞳孔微不可查的一缩,再次看了眼手中的算纸:


“也就是说...我们就这样发现了比原子更小的物质?这...这.......”


法拉第看了眼自己的老友,没有说话。


在这个圣诞夜后的清晨,三位站在科学界顶尖的大佬同时沉默了。


原子。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明史,与原子相近...也就是代表着世间万物最小构成的概念其实并不少见。


例如在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就提出过最早的原子论,称肉眼可见的一切都是由某个极小的“质子”组成。


华夏也有不少先贤认为,世间万物乃是由无数颗粒组成的实物。


但另一方面,这种认知更多的属于哲学范畴,而非科学。


也就是他们认为世界万物可以细分成比尘埃还小的粒子,但这些颗粒具体直径多少、属性如何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近代原子理论真正的建立者,乃是英国人约翰·道尔顿。


在拉瓦锡发现了氢气后,人们发现两份氢气和一份氧气化学反应正好消耗完生成水。


超过这个比例可能会有氢气多余,可能会有氧气多余。


也就是说氢气和氧气在某个单位上,以2比1的关系发生了作用。


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最小单位,一开始是元素级别,后来道尔顿在1803提出了原子概念。


当时他提出了一个理论:


物质均由不可见的、不可再分的原子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


另外,他还测定了各元素的原子量——虽然有些是错误的。


这个概念要一直持续到1897年才会由jj汤姆逊再次刷新,而他的步骤便是老汤等人今天所用的真空管实验。


当然了。


真空管实验计算出的是电子的荷质比,电量还是由此前提及过的密立根所测定,此处就不多赘述了。


与此同时。


在JJ汤姆逊测出荷质比的那个时代,阿仑尼乌斯已经于1887年提出了电离理论,可以计算出氢离子的荷质比。


JJ汤姆逊的测量结果要比氢离子大接近2000倍,这无疑是个涉及到量级概念的结果:


荷质比是电量比质量,氢离子也好阴极射线的微粒也罢,它们的电量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分子不变。


在分子不变的情况下相差两千倍,那么差别显然就在质量上了:


也就是说,构成阴极射线的微粒流质量仅为氢离子的一千多分之一。


比氢离子还小一千倍,那么这个微粒自然就要比原子还小了。


如今法拉第他们所处的1850年虽然尚未出现电离理论,但气体元素离子研究早就进行了很久,不少数值实际上是已经先行出现了的。


这也是很多理论被正式提出前的常态:


理论的提出者,并不一定是现象的发现者或者拓路人。


他们真正的贡献是通过某个公式或者实验结果,将一些离散的东西给归纳、总结成了一个制式的定理。


因此对于高斯和法拉第而言,他们能够想到氢离子荷质比的数值并不奇怪。


真正令他们感慨的是.....


这个足以改变科学界历史走向的微粒,居然就这样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要知道。


此前徐云拿出的光速测定、光伏效应、光电效应、柯南星轨道计算之类的实验方式,在步骤上显然是相当精妙的。


但实际上。


除了光电效应之外,其他对于科学界的推动作用其实并没有颠覆性的效果——至少目前如此。


它们更多的意义在于纠正某些错误,可以避免后人在这些方面浪费时间。


但阴极射线却不一样。


它的这次解析结果,堪称将整个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认知,狠狠的推进了一大步!


那个微粒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


它的物理性质还有那些?


如果它是最小粒子,那么人类是否能够利用它重新组合成某个物质?


这些都是全新且极具价值的领域,自从法拉利发明了发电机之后,微观世界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未来的趋势。


看着手中的这份算纸,高斯忽然想到了自己的一位好朋友:


意呆利人阿伏伽德罗。


道尔顿是原子理论的提出者,而确定了原子真的是原子的人,则是阿伏伽德罗。


虽然阿伏伽德罗常数真正的测算者并不是阿伏伽德罗,而是让·佩兰。


但如今的阿伏伽德罗却也不是吃白饭的:


他不但提出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并且已经将这个常数推导到了3.88E+23这个量级。


眼下阿伏伽德罗已经快六十岁了,如果他能知道这个微粒被发现,怕不是能高兴的把假发给扯下来?


是的,假发:


阿伏伽德罗晚年是个秃头,但还是倔强的买了假发。


而就在高斯有些神游物外之际。


啪!


屋内的灯光忽然一暗。


高斯顿时一愣,下意识朝天花板扫了几眼。


停电了?


然而两秒钟不到。


啪!


室内的灯光再次恢复正常。


高斯和法拉第顺势朝开关处望去,发现此时站在开关处的不是别人,赫然正是......


小麦!


此时小麦的表情比起先前要更加震撼,喉结不停的上下滚咽着,脸上甚至带着些许汗珠——这特么可是十二月来着......


法拉第见说眨了眨眼,略显费解的问道:


“麦克斯韦同学,你这是在干什么?”


小麦闻言连忙回过神,先是朝法拉第投去了一个抱歉的眼神,接着伸手指着某个方向,说道:


“法拉第先生,具体的情况请容许我稍后再向您解释,请您先看着那处花瓶——五秒钟后我会再次关灯,到时候您就会明白了。”


法拉第和高斯等人顺势望去。


只见在桌子右侧...也就是阳极后头两米、距离法拉第等人五六米的位置上,不知何时已经被小麦摆上了一个花瓶。


花瓶普普通通,看不出什么古怪之处。


五秒钟很快过去。


啪!


小麦又一次按下了灯光开关,屋子重新归于一片漆黑。


法拉第和高斯韦伯几人先是虚着眼适应了一番光线的变化,随后在黑暗中不约而同的朝小麦所指的方向看去。


实话实说。


想要在瞬间漆黑的屋子里精确定位到五六米外的某个具体物件,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确定大致区域都算位置感不错了。


但此时此刻。


无论是高斯也好,法拉第也罢。


还是韦伯、基尔霍夫等人,几乎人人都在第一时间锁定了那个花瓶。


因为.......


此时此刻,桌上的真空管内赫然有着一束光线笔直射出,重重的打在了花瓶的正表面!


又过了几秒钟。


屋内忽然响起了法拉第的声音,语气中带着强烈的急促感:


“麦克斯韦,开灯,快开灯!开完灯后你留在原地!”


啪。


小麦乖乖照做。


待屋内恢复光线后。


法拉第一个箭步便窜到了阳极附近,身手矫捷的压根不像是个59岁的小老头,看上去跟59改似的。


来到桌边后。


法拉第半蹲在桌沿处,目光死死的盯着阳极末端,脸色凝重如水。


先前提及过。


徐云给出的真空管图示比正常真空管魔改了许多,阴极与阳极都是用金属薄片构成,各自填充在试管的头尾。


也就是说。


阴极射线在从阴极发出后,会被阳极的金属板给挡住光路,从而消失。


另外在刚才的研究过程中。


法拉第为了确定射线从哪端发出,还曾经用过一个内置的小木片来阻挡光路。


这个小木片直径也就一厘米多点,厚度甚至连一毫米都没到,但依旧轻松的阻隔了阴极射线的穿透。


也就是说阴极射线的穿透力并不强,光路很短——这还是在真空条件下的特性,空气中必然还要弱化不少。


但问题是.......


刚才出现在花瓶外部的那个光斑,距离阳极的距离足足有两米以上!


想到这里。


法拉第再次看向了小麦,说道:


“麦克斯韦,关灯!”


麦克斯韦点点头:


“明白!”


啪!


屋子再次恢复了漆黑。


与此同时。


花瓶外部再次出现了一个圆圆的光点。


而比起在场的其他人,就站在真空管边上的真空管看的清清楚楚——


光线的来源,赫然便是.....


真空管内的阳极!


1850年12月26日。


近代的科学史先是在剑桥大学的这间实验室内,暂时不为人知的前进了一大步。


接着又被一个叫做麦克斯韦的苏格兰小伙从背后窜了一趔趄,晃晃悠悠的向前又走了三步。


...........


注:


七夕节苦逼一个人码字,求点月票安慰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