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524章 阿瞒啊,守不住了,咱提桶跑路吧!我虽外姓,愿为陛下赴死!

第524章 阿瞒啊,守不住了,咱提桶跑路吧!我虽外姓,愿为陛下赴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操火大啊。


他是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这略阳城是以阎行叛国的方式失陷。


当初于禁可是提醒过他,西凉人不可信。


是他自信满满,认定阎行与马超有仇,故绝不敢投降刘备。


却没料到,事实却无情的打了他的脸。


曹操在咆哮怒骂,众臣都面面相视,都在摇头叹息。


略阳城失陷意味着什么,他们最清楚不过。


意味着刘备三十万大军,将畅通无阻,直抵冀城。


也许,汉军的铁骑前锋,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而冀城仅剩的最后一道防线,就只剩下了渭水。


渭水不是长江,陇西也不是关中。


当初曹操未失关中时,在渭水一战中,都没能挡得住刘备。


何况是现在?


秦国谋臣武将们,心头皆是升起一股恐惧。


继续坚守冀城,恐怕我们所有人,都要覆灭于此!


众人的脑海中,浮现出同样的念头。


一双双目光,不约而同的聚向了曹操。


大骂许久的曹操,直骂到气虚力竭之时,方才作罢。


“陛下,局势到了这般地步,臣有一句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将军夏侯惇一脸凝重的走上前来。


曹操无力的扬了扬手,示意他有话便说。


夏侯惇深吸一口气,一脸沉重道:


“刘备三十万大军顷刻将至,我们只余不到七万余人,单凭一道渭水绝无可能再挡住汉军。”


“若陛下还执意要坚守冀城,我们要丢的就不仅仅是冀城和陇西。”


“倘若我们全军覆没在此,我大秦国就完了!”


说着,夏侯惇深深一揖,几乎用恳求的语气道:


“故臣恳请陛下,能认清现实,以我大秦社稷存续为重,下旨放弃陇西,退往益州吧!”


曹操吃了一惊,猛抬头看向夏侯惇。


他显然不敢相信,夏侯惇竟然当着众臣的面,公然劝他放弃陇西。


夏侯惇虽贵为大将军,但于军国大事,国家大政上,几乎从不发表意见看法。


凡军政之事,皆唯他马首是瞻。


哪怕他是要往火炕里跳,夏侯惇也陪着他一条道走到黑。


今日,夏侯惇竟是一反常态,力劝他撤往益州!


甚至还用了劝他认清现实这样严重,近乎到冒犯的词语。


曹操神色愣怔,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应。


“陛下,大将军言之有理!”


“冀城乃至陇西是守不住了,请陛下以我大秦社稷存亡为念,率我等退往益州吧!”


黄权当即也跪伏在地,悲忿请谏。


“陛下,我们退往益州,未必就没有收复中原的机会。”


“我们有益州在手,任城王还据守有凉北诸郡,塞北还有鲜卑人崛起于草原,辽东尚有公孙度有铁骑十万。”


“而伪汉内部,科举制的弊端已渐渐显露,士族们的利益正被庶族寒门削夺,对刘备心中不满,怨声载道者不计其数。”


“只要我们退往益州,陛下励精图治,养精蓄锐,待到伪汉外敌入侵,内乱四起之时,陛下挥师北出秦川,收复关陇指日可待也!”


“陛下,今日退往益州,乃是为明日收复关中做准备!”


张松也跪了下来苦谏。


还给曹操画了一张大饼,铺了好大一张梯子。


夏侯惇这位大将军一带头,众臣再无顾虑,嘴巴上闸门彻底打开,各种劝谏纷拥而至。


“陛下,为了大秦社稷,为了曹氏和夏侯氏存亡,请陛下下旨撤往益州吧!”


就连典韦也跟着跪了下来苦劝。


曹操曾命他给曹丕发密旨,令其在祁山至阳平关的路上,多屯集粮草,安设临时行营,为退往汉中做准备。


曹操也曾与他吐露心声,声称为了曹氏夏侯氏的存亡,已做好了放弃陇西的准备。


典韦知曹操心意,这时候便顺水推舟,跟着众臣一并劝谏。


气氛已经烘托到如此地步,曹操的面子也有了,台阶也有了,自然没有必要再执着下去。


于是一声无奈叹息后,曹操苦着脸道:


“罢了,罢了,朕就依尔等所请,撤往益州吧!”


众臣大喜。


张松暗欣喜若狂,激动的暗暗握拳。


他仿佛已看到,曹操退往益州后,为笼络益州人,封他为丞相,统领文武百官时的风光无限。


成公英则是垂头丧气,跌足暗叹,不甘心逃离自己的家乡,跑去益州寄人篱下。


除凉州人外,大多数的秦臣,皆是振神为之振奋,开始商议着撤离事宜。


便在这时,斥侯由北而来,带来了一道令所有人为之一凛的消息:


五万汉军步骑先锋军,正向冀城奔腾而来,距此不过三十里!


消息一出,众臣为之大震。


“汉军来的太快,最多明日就能抵达渭水北岸。”


“我军仓促南撤,其间不光是士卒,还要携带大批百官和士民家眷,行军定然缓慢。”


“倘若我们现在就弃了冀城,汉军轻松过河,到时刘备以铁骑追击,不出两日就能追上我们。”


“到那时候,这场撤退,只怕会演变成一场大溃败,后果不堪设想啊!”


黄权意识到形势之严峻,当即出言提醒。


曹操原本已放松下来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略一沉吟后,曹操沉声道:


“公衡言之有理,我们是要南撤,却又不能全撤,需当留下三万左右兵马,掩护大部队和家眷南撤。”


“尔等谁愿留下来坚守冀城,拖住刘备追兵,为我主力南撤争取时间?”


众臣皆不作声,无人敢请缨。


以三万人马,拖住三十万汉军,这是何等凶险的任务?


夏侯惇见状,只得一拱手:


“陛下,事到如今,只有臣亲自出马,来掩护陛下南撤了。”


曹操一声叹息,说道:


“看来关键时刻,还得靠我曹氏夏侯氏宗亲呀。”


他这番话,分明有责怨外姓诸将,不敢为社稷舍身冒险的用意在内。


此外,留守断后生死难料,他也舍不得让夏侯惇去冒这个险呀。


“陛下,臣虽为外姓,却也能为陛下赴死!”


于禁受到了刺激,慨然一拱手:


“臣愿留下来,为陛下坚守住冀城,拖住大耳贼的追兵!”


成公英一咬牙,亦是奋然请缨道:


“陛下,臣也愿留下来,助于将军拖住刘备,为陛下南撤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