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 第四百九十三章 包产到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打开门,家里黑漆漆的,没有丝毫的亮光。


还是没有人!


李长河也没在意,一个人回到了卧室,然后安静的睡了过去。


这一天连赶路带跟廖老交谈,他已经很乏了。


一觉睡到天明,等李长河睁开眼的时候,外面天已经大亮了。


李长河起床穿好衣服,洗漱了一下,看了看时间,已经八点多了。


收拾了一下之后,进厨房里,给自己随意下了一碗面,简单的吃了点之后,李长河随后下了楼。


今天他得回学校一趟。


下了楼,李长河没骑自行车,毕竟这大冬天的,骑自行车那就是找罪受。


而是来到了路口,坐上了去往北大的公交车。


当再次站在北大的小南门的时候,李长河还是有些感慨。


此刻的小南门,进进出出的不少人,不过李长河眼熟的却没几个。


算下来,这已经是他大三下学期的末端了,等明年,他就大四了。


也不知道班里,还有多少人在。


一路走进了北大,李长河身上的军大衣立着领子挡着半个脸庞,主要是防风。


走过石舫的时候,大冷天里,一群青年男女依旧站在那里,迎着寒风,热情的朗诵着诗歌。


李长河驻足听了听,随后微微一笑。


朗诵的好像是《致橡树》。


可惜,这一群学子年龄上看着跟李长河差不多,但是里面却基本上没有几个熟人。


显然,这大概率都是前两年考进来的新生。


“同学?”


“同学?”


就在李长河离开了石舫,走了没多远,旁边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子这时候招手拦住了他。


“嗯?有事吗?”


李长河看着拦下他的女子,好奇的问道。


对方则是好奇的打量着他:“同学,有没有兴趣为国家医学做一下贡献?”


“来我们血战献一下血怎么样?”


“献血?”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看着她。


对方则是热情的说道:“是啊,你知不知道,咱们去年医学上有了突破,单采血浆技术得到了突破,现在正在全国各大高校和单位进行采集验证。”


“您放心,咱们这技术非常正规,不会有任何感染风险,而且采集一次,会有对应的营养费补贴。”


“你也知道,咱们是血液用品大国,很多时候人民生病都需要用到血液.”


对方呱啦呱啦的冲着李长河说着。


李长河则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采血?”


李长河此刻开始努力回忆了起来,他总觉得,这事好像特别大,到底是因为什么来着?


“同学?”


看李长河站在那里一直没反应,女子摇了摇头,随后转身离开。


毕竟是新技术,有些人不愿意,也不强求。


而李长河站在那里,则是一直回忆着,到底是什么来着,跟血液有关?


艾滋?


不对,现在米国那边艾滋都还没发现了,那好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


是.


忽然间,脑海中一道亮光闪过,李长河一下记了起来。


乙肝!


没错,是乙肝!


八十年代,国内爆发的乙肝传播,好像就是因为采血?


李长河一下回忆起了脑海中的记忆,他没有经历过这些,但是记得前世隐约看到过,八十年代爆发了乙肝传播。


而因为采血带来的血浆经济就是导致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


前世他村里有个同族,就是乙肝携带者,后来创作年代文资料的时候,隐约也查到过这些。


但是这种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记忆深刻的事情,以至于以前从没记起来。


而今天,突如其来的采血邀请,一下唤醒了他的记忆。


李长河没有继续去血战,而是皱起眉头,思索起了这件事,到底该怎么搞。


现在才80年,李长河觉得如果干预的话,感觉其实是有机会的。


可是到底该如何干预呢?


写文章提醒?


李长河思索了一下,又摇了摇头。


这个路子没戏,因为医学是比较严谨的学科,不是你写个文章写出来就能影响上面决策的。


找疫苗?


还是?


就这么一路思索着,李长河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他的宿舍。


宿舍里,林一夫正坐在书桌前面,似乎认真的在书写着什么。


听到门开的动静,林一夫抬起头,看到门口的李长河,脸上微微错愕。


“长河?”


李长河这时候才从沉思中反应过来,看到林一夫坐在那里,笑了笑。


“老林,你这没去上课?”


林一夫这时候开心的站了起来,看着李长河:“你这老是回来搞突然袭击啊。”


“前段时间你是不是也回来了,我看桌子上你的书被动了,不过后来我问海文他们,他们说你接着就走了?”


李长河这时候记了起来,上次自己回来,上了几节课然后就被叫走了。


“对,有点事,没呆住就走了,也没顾得上见你。”


“不过这次你看,这不是见上了嘛!你这忙什么呢?”


李长河岔开话题问道。


林一夫这时候冲着李长河招了招手,然后把他拉到了桌子旁。


“你还记得之前我不是跟你说过,一些欧美的知名教授来咱们学校演讲吗?”


“前几个月,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先生就来了,学校安排我做他的翻译。”


“这是他走之前,给我留下的一些西方经济学最新著作,我正在看呢,想着顺便能不能翻译出来。”


林一夫这时候满是欣喜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闻言有些惊讶:“是嘛,那确实是好东西,等你翻译完了,我也看看。”


“没问题,不止如此,舒尔茨先生还邀请我,去芝加哥大学深造,他觉得我应该去米国那边继续攻读博士,长河,你觉得呢?”


林一夫这时候继续兴奋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笑了笑:“好事啊,你打算去?”


林一夫这时候忽然间尴尬地笑了笑。


“我是想去,但是现在不太适合。”


“你知道的,我是不可能获得公派留学的名额的。”


林一夫自家人也知道自家事,他身份特殊,不管怎么说,公派留学这种名额,是不会落到他的身上的。


“这倒也是。”


“不过我觉得你也不用着急,你在北大读的是硕士研究生,可以先把这边的硕士读完。”


“说不定再过段时间,政策会更放开,到时候说不定你就能去了。”


李长河笑着说道。


林一夫点点头:“是的,长河,我也是这么想的,等这边硕士读完,我看看能不能申请出国。”


“其实我出去,还有一个考量,我妻子和儿子想来这边是很难得,他们现在肯定已经被严格监管起来了。”


“但是如果让她们去米国,那就没什么问题了,那边不会阻拦去米国的通道的。”


“我想着如果能够到那边去读博士,或许就可以一家团聚了。”


林一夫的妻儿还在岛那边,因为他的行为,妻儿肯定被监管起来了,往这边来是没戏了,但是移民去米国,倒是没什么问题。


舒尔茨的提议,也给林一夫看到了一家团聚的机会。


“我觉得问题不大,耐心等等吧,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李长河冲着林一夫宽慰说道。


他记得再过两年,自费出国也很容易了,这说明国家在这方面是一步步放开的。


林一夫虽然身份特殊,但是他来了这边之后一直在学校,没有担任过公职也没接触过什么隐秘,想来外出应该不会受阻拦。


“不跟你说了,我先去教室看看,中午请你吃饭!”


李长河看了下课表,又把书翻出来,然后冲着林一夫说道。


“行,那你去吧,中午咱们再说!”


林一夫目送着李长河出了宿舍,随后又回到了桌子前,继续攻读桌上的书。


而拿着课本,李长河一路来到了今天的教室。


教室里,老师已经开讲了,今天的讲师是厉以宁,讲述的正是西方经济学。


李长河从后门悄无声息的走了进去,厉以宁看到他,愣了愣,不过随后笑着点点头,示意李长河找个地方自己坐下。


李长河也没找什么熟人,先找了个空座自己坐了下来。


环视了一周,教室里的人,比他记忆里少了差不多一半左右。


所以人员显得很稀疏,倒是海文,还在前面不远处的座位上坐着。


等到厉老师讲完,拿着材料走了出去,一群人才回过头,看着李长河。


“长河,你这怎么跟游击队一样,神出鬼没的呢。”


海文他们课上就发现李长河回来了,不过上着课,也不能随意的跑动,只能等下了课再过来。


“正好有闲暇,就回学校赶紧上课来了。”


“我说怎么少了这么多人,老毕他们都不在了?”


对比上一次回来,班里熟悉的人更少了,毕井权他们都不在了。


“老毕和小熊去参加GWY那边的财政调查小组了,估计明年一整年都有事情干了。”


“那你们呢,合着你们就不想实践一下?”


李长河看着剩下的几个好友,笑着打趣问道。


海文摇摇头:“我就算了!”


“他迷着出国呢,最近一直查资料,打算申请自费去米国那边留学。”


林双林戳破了海文的计划,笑着说道。


“真决定好了?”


听海文付诸了行动,李长河有些诧异的看向他。


海文点了点头:“我打算试试,主要是我两个亲舅舅就在米国,在加州洛杉矶那边。”


“所以我就算到了那边,也不会茫然无措,反正现在两国都建交了,我想着尝试一下,万一成了呢?”


“现在上面鼎力革新,很多事情都在大胆尝试,我觉得出国这个,也可以试试。”


“长河,你要是知道英淘他们在做什么,就会发现,我这点事,不算什么了。”


李长河闻言,笑着问道:“哦?你跟我说说,英淘他们在忙什么?我记得他不是搞农村调研来着吗?”


“走吧,咱们边走边说。”


海文招呼了李长河走出了教室,来到了外面的路上,才压低了声音低声的说道:“他们在搞包产到户!”


后世的人对于包产到户,或者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习以为常的,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实际上,在八十年代以前,包产到户,是绝对的禁区!


因为在这之前,包产到户是不被允许的,那位土地必然是共有,而不能落到个人之手,那位最早的底线,是包产到组,也就是农村大队里面的各个生产小组。


而包产到户,是被严格禁止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小岗村那些人,要写下血书的原因,他们的举动,在当年确实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长河,他们不但是调查,而且已经在大力推进了,据说接下来,上面大概率会采纳他们的意见,所以英淘他们现在,可是忙得很。”


“我是觉得,连这么大的事情,国家都没反对,还容忍英淘他们继续搞,那我一个自费出国留学,应该也不算什么。”


“我现在资料都查的差不多了,老米的领事馆那边我也问了,他们没什么意见,前提是米国那边有大学接受我。”


“学校这边,因为没有先例,也不好操作,没有反对,但是也没有支持,意思是静观其变。”


“我觉得先搞着再说,所以接下来,我得申请那边的大学,然后让我舅舅帮我把申请交到那边,如果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再看看咱们这边有关部门的态度。”


海文笑着说道。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好家伙,不愧是北大的学生,胆子就是大啊。


“双林,你呢,难不成你也打算跟他一样?”


李长河这时候看向一旁的林双林,好奇的问道。


林双林摇摇头:“我没他那么疯狂,我是打算接下来,先报考岱老的研究生,跟着岱老继续读研。”


“等读完研出来再说,反正咱们这些人又不愁工作,只要想出去,有的是部门抢着要。”


“对了,老陶呢?”


“怎么没看到他?”


李长河这时候又好奇的问道,难不成老陶也出去工作去了?


“听说找朋友去了,具体的不太了解,反正现在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明年就大四了,学校也不强制咱们在校,鼓励我们出去。”


“我估摸着明年你要是再回来,能见到的同学就更少了。”


“所以长河,珍惜见我们的时光吧,没事请我们多吃吃饭,毕竟以后跟哥们见面的机会可是见一次就少一次了。”


海文这时候又搞怪的冲着李长河打趣说道。


“见不见面的不说,你这份不要脸的功力,倒是日益深厚啊。”


“不就是吃饭嘛,好说,凑凑人,咱们热闹热闹。”


李长河毫不在意的摆摆手,同时心里微微一笑。


见面次数少,那可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