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 第483章 如来佛祖救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方佛地。


灵鹫高峰,大雷音寺,庄严肃穆,佛光普照。


西方如来佛祖端坐在莲台之上,宝相庄严。


太白金星赶忙趋步上前,恭敬地呈上玉帝旨意,向如来佛祖躬身奏道:


“启禀如来佛祖,那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竟与牡丹仙子私通,此乃触犯天条大忌,秽乱了天庭的纲常秩序,令三界蒙羞。”


“而后,东华帝君又拒捕,如今正率众大闹天界,搅得天庭上下不得安宁,乾坤震荡。”


“如今,佑圣真君正与东华帝君鏖战,然恐难敌其锋芒。”


“事态紧急,玉帝特遣下官前来,请如来佛祖您前往天庭救驾。”


“还望如来佛祖您慈悲为怀,怜悯三界众生,出手相助,镇压东华帝君,以定乾坤,还三界一片安宁祥和。”


如来佛祖闻言,并未即刻接下旨意,而是微微垂眸,眉头轻蹙,似在沉思。


片刻之后。


如来佛祖拖长声音道:


“这……”


如来佛祖言下之意。


这分明是天界内部纷争,自己西方灵山一方若贸然插手,岂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况且,此事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处理稍有不慎,恐会引发诸多麻烦,没好处不说,平白惹上一身是非。


这他大老远跑过帮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如来佛祖那庄严的声音在大雷音寺中回荡,带着几分迟疑与考量。


如来佛祖身旁有阿傩、伽叶两位圣僧侍奉。


这阿傩和伽叶两位圣僧皆是心思通透之辈,对视一眼间,便已明了如来佛祖心中所想。


阿傩尊者微微上前一步,双手摊开,一副索要东西的模样,目光直直地看向太白金星,开口道:


“天界使者自天庭远道而来,不知可带了些什么人事,以表诚意送给我们灵山?”


阿傩尊者的言语看似平和,却隐隐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意味,似在提醒太白金星,灵山出手并非出于道义,而是需要足够的代价。


正如那句俗语:“不是佛祖不度你,佛祖只度有缘人(有元人)”。


或许,在灵山诸佛眼中,这“有缘人”往往与“有元人”紧密相连。


太白金星见如来佛祖迟迟没有接旨,又见阿傩尊者朝他索要人事,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之火。


太白金星不由在心中暗自骂道:


“民间常言道:佛祖需要黄金镀。”


“佛祖说,需要斩掉三千烦恼丝,可佛门之人却又人人执着于铸造佛祖金身。”


“以前我不以为然,今日一见,果是如此。”


“灵山这帮人真是贪得无厌,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好处不办事啊。”


“陛下还是懂这些佛祖罗汉,知道不给人事,他们不会出手的。”


但太白金星深知此时不是发作的时候。


他强压下心中的不满,赶忙开口道:


“玉帝已然许下重诺,特准西方灵山‘佛法东传’,日后可向那南赡部洲之地广传经法、宣扬佛道!”


“此乃天大的机缘,还望灵山莫要错过。”


太白金星此言一出,如惊雷炸响,瞬间打破了大雷音寺原本的清净庄严。


诸多灵山的佛祖、菩萨、罗汉……闻言皆是一怔,心中好似被重锤击中,随后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惊喜之色。


……


大雷音寺,乃佛门清净之地,是佛门之中至纯至净的圣地,不容尘俗玷污。


在这庄严肃穆之地,有“八关戒斋”高悬,是为佛门“八戒”。


此“八戒”乃佛门修行之准则。


其一戒,佛者需心怀慈悲,悲悯众生,戒杀生,无杀生之意,无杀生之念,时刻念及众生之苦。


其二戒,佛者应摒弃贪欲之念,常怀布施之心,以慈悲为舟,济世渡人。


其三戒,佛要断绝淫欲之念,不沉迷于房事之欢,其四戒,佛者不可妄语,言语需真实无妄。


……


其七戒,佛者不坐卧高广大床,以简朴为修身之本,于平凡中坚守本心,不为物欲所动……


可此时此刻。


当“佛法东传”的消息传来。


大雷音寺内。


原本那肃穆庄严、纤尘不染的佛门圣地,却好似被一股邪风侵袭,瞬间变了模样。


往日的宁静祥和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热闹喧嚣,恰似那充满市侩气息的菜市场,嘈杂之声不绝于耳。


佛门之八戒瞬间被抛之脑后。


众佛、菩萨、罗汉们,哪还有往日的庄重与矜持,纷纷交头接耳,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之声如潮水般此起彼伏。


他们的眼中,不再有慈悲与宁静,取而代之的是炽热的贪欲。


“什么?果真有这等‘好处’,玉帝竟然有如此大的‘人事’送与我们灵山?”


一位女菩萨原本慈悲祥和的双眸,此刻瞪得溜圆,眼中满是惊喜与难以置信。


她微微倾身,向前凑了凑,那模样,似是要将这消息听得更加真真切切。


“如此巨大的好处,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机缘啊!”


“若能抓住,我灵山必将更上一层楼!”


一位金身罗汉激动得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成拳头,指关节都因用力而泛出苍白之色。


“竟许我们佛法东传?”


“这‘人事’的分量,可实在是太大啦!”


一名佛祖面色涨得通红,很是激动,他猛地站起身来,身上的袈裟无风自动。


他双手合十,仰头望向大殿上方,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灵山佛法在南赡部洲大放异彩的辉煌景象,口中高呼:


“阿弥陀佛,此乃我灵山大兴之兆啊!”


“若真能如此,我灵山佛法必将光照东方,泽被南赡部洲的苍生!”


“让他们都能沐浴在佛法的光辉之下,脱离苦海!”


另一位男菩萨双手合十,眼中满是憧憬,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透露出内心的激动与期待。


……


一时间。


大雷音寺内。


众佛、菩萨、罗汉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原本那片清净无染的佛门净土,此刻却因这“人事”之事,变得喧嚣嘈杂,宛如一锅煮沸的开水,热闹非凡。


往日里,那缭绕的佛香、悠扬的梵音,此刻都被这喧闹声所掩盖,只留下众佛门子弟对这“人事”之事的激烈讨论。


他们心中皆明镜似的,“佛法东传”意味着什么。


这绝非是一件小事,而是灵山在三界之中影响力的一次空前提升,是无数佛门弟子日夜期盼、梦寐以求的盛事。


一旦成功,灵山必将在三界之中声名远扬,佛法也将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泽被苍生。


到那时,灵山的香火定会更加鼎盛,他们的“人事供奉”也将会更多。


……


此情此景,恰似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等取经团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风餐露宿、降妖除魔,费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抵达灵山圣地。


他们自以为历经磨难,终于能取得“三藏真经”,为东土大唐带回无上佛法,普度众生。


然而,在灵山之上,如来佛祖脚下,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


唐三藏满心虔诚,本以为能顺利取得三藏真经,却被在“佛前侍奉”的阿傩、伽叶二尊者拦下,索要人事。


“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


大雷音寺之中,那阿傩、伽叶二尊者看着唐僧,面无表情,公然索要人事,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仿佛这是天经地义之事。


后来,孙悟空生性直爽,哪能忍得住这般刁难,当即就要去找如来佛祖告状,气呼呼地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如来佛祖听后,却并未动怒,只是微微一笑,对孙悟空说道:


“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


“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如来佛祖这番话,让孙悟空不禁有些愣住了。


原来,对于灵山来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这早已是深入人心的规矩。


若是空手来取,没有人事,没有真金白银的好处,那是不行的,只能得到无字经书。


是以传了白本。


欲请佛祖出手,得有“人事”相酬才行,这是灵山一向的传统。


不然,没人事,没好处,无功无禄,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这规矩看似世俗,却也在灵山流传已久,众人皆心照不宣。


后来,阿傩、伽叶二尊者复领唐僧师徒,到珍楼宝阁之下,仍不死心,又问唐三藏要些人事。


唐三藏此时身无长物,心中焦急万分,无奈之下,只能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


那紫金钵盂虽是唐僧一路化缘所用,承载着诸多艰辛,但此刻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作为“人事”献出,以求取“三藏真经”。


当时,西天取经开始之前,观世音菩萨在长安城对大唐皇帝许诺说,西天有“经三藏”,你派人来取。


于是,陈玄奘以指取“三藏经”为号,法号叫做“唐三藏”。


但是吧,可能是唐三藏这献上的“人事”不够丰厚,诚意不足。


唐僧本欲取那完整的三藏真经,最后却只得了五千零四十八卷经文,乃一藏之数。


正是,“唐三藏”最后变成了“唐一藏”,少了两藏经。


让人不禁感叹这灵山的规矩与世间的无奈。


在阴曹地府,有钱能使鬼推磨。


而在灵山圣地之上,也是如此,没人事,没好处,实在是寸步难行啊!


……


听闻“佛法东传”这一重磅消息,大雷音寺内顿时气氛微妙,众佛百态尽显。


“哒哒哒、哒哒哒……”


“过去佛”燃灯古佛端坐于青玉莲台之上,双目微阖,看似平静,可指尖捻动佛珠的速度却陡然加快了三分。


那佛珠相互碰撞,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声响,在这原本静谧的佛殿中格外清晰,恰似他内心波澜起伏的外在体现。


这位灵山德高望重的古佛,心中也在盘算着这佛法东传背后隐藏的诸多机缘与变数。


“哈哈哈、哈哈哈……”


另一边,“未来佛”弥勒佛敞着锦襕袈裟,圆润的腹部随着那爽朗的笑声上下起伏,仿佛要将这满心的欢喜都通过这笑声宣泄出来。


他手中的“人种袋”悄然泛起玄光,光芒流转间,好似也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天大机缘而欢呼雀跃。


要知道,西牛贺洲的香火地盘,他们灵山诸佛早已分得差不多了。


这西牛贺洲就好似一块美味至极的蛋糕,经过多年的瓜分,如今已所剩无几,灵山诸佛在此地再难有大的发展空间。


南赡部洲却截然不同,那是一块西方灵山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啊!


那意味着蕴含着无尽的香火与信仰,他们做梦都想去南赡部洲传经啊,让佛法在那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只是,南赡部洲是天庭众神的地盘,他们之前一直插不进去手,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徒呼奈何。


没想到,如今,玉帝居然开了这个口子,这无疑是灵山千载难逢的机遇。


若能借此机会将佛法传入南赡部洲,灵山的影响力必将大增,香火鼎盛,西方大兴,指日可待!


此等功绩,无异于是“开疆拓土”!


对于灵山的每一位修行者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功绩。


“佛法东传,向南赡部洲传佛经……”


一位女菩萨眼中满是憧憬与向往,仿佛已经看到了佛法在南赡部洲广为传播的盛景,她轻声呢喃道:


“只是,该传什么经呢?”


“是八大金刚的《金刚经》,是我的《心经》呢?还是其他经典?”


“谁去传经呢?需选一位德高望重、佛法精深之人,方能担此重任。”


另一位女菩萨附和道。


此时此刻。


“佛法东传……”


“这正是我弥勒的机会啊……”


“灵山太子爷”——弥勒佛更是目露深意,嘴角微微上扬,若有所思。


这对他弥勒佛来说,或许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他弥勒佛若能借此机会在南赡部洲弘扬佛法,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必将更上一层楼,甚至超过如来佛祖。


“如来为西方如来佛祖,我当为东方东来佛祖,与他分庭抗礼!”


“他有‘大雷音寺’,我亦可开辟一个‘小雷音寺’!”


“至于传经人选……”


弥勒佛眉头微微一皱,随后舒展开来。


至于去南赡部洲的“传经人选”,弥勒佛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他看他的门下弟子“黄眉童子”就不错。


那黄眉童子机灵聪慧,对佛法也有一定的领悟,可以去南赡部洲传经,说不定能闯出一番大事业。


这对灵山而言,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至于怎么传经?”


“派谁去传经?”


“传什么经?”


……


这一系列问题,在灵山诸佛心中盘旋。


不过,他们灵山内部自会慢慢协商分配。


灵山三巨头,燃灯古佛、如来佛祖、弥勒佛祖三人对视一眼,无需言语,已然从对方的眼神中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那眼神交汇之间,仿佛有无数的默契与考量,无声地交流着对这千载难逢机遇的看法与打算。


燃灯古佛、如来佛祖、弥勒佛祖这灵山三巨头交流完毕。


如来佛祖微微颔首,对太白金星道:


“玉帝之意,我已明了。”


“灵山愿助天庭一臂之力,镇压东华帝君。”


“只是,佛法东传之事,兹事体大,吾等灵山内部还需从长计议,细细谋划。”


太白金星闻言,心中大喜,忙躬身行礼道:


“佛祖放心,玉帝金口玉言,既已许诺,必不会食言。”


“待镇压东华帝君之后,玉帝自会与佛祖商议佛法东传之事,定会给灵山一个满意的答复。”


其意便是:


“佛法东传,向南赡部洲传经”这个项目已然敲定。


只是具体的实施细节,如“传经团队”都有谁等,还需如来佛祖到时候与玉帝商量。


如来佛祖心中权衡利弊,片刻之后,即对众菩萨道:


“东华逆贼,竟敢反天,扰乱三界安宁!”


“此等恶行,天理难容,吾虽远在灵山,但亦看不下去!”


“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


如来佛祖言罢,足下九品功德金莲骤生,托起丈六金身,直破大雷音寺之顶,往天庭的方向疾驰而去!


生怕去晚了。


阿傩、迦叶二尊者身为如来佛祖的近侍弟子,常在佛祖身边侍奉,自然相随其后。


只是如来佛祖走的太快,阿傩、迦叶二尊者有些没追上,连忙在后面呼唤道:


“佛尊,等等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