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早安大明 > 第171章 老徐,欢迎回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徐渭来说,才华就如同是水。


而他的腹中全是水,你要多少有多少。


无论是在绍兴老家,还是在京师,但凡和他接触过的人,无不对此人的才华赞不绝口。


徐渭止步于乡试对于许多人来说很是不可思议,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古怪。


——绍兴这地儿邪性!


有人这么和他说,徐渭觉得自己找到了屡试不中的原因,于是在沈炼给他介绍肖家先生的事儿后,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否则以徐渭的狂傲,他宁可去教授顽童,也不肯去官员家中教授女弟子。


果然,肖卓寻了几个关系,就把他的学籍弄到了京师。


说到大明科举,就不得不提南北榜。


明初科举,榜单上大半都是南方士子,北方士子不干了,鼓噪起来,引得太祖皇帝为了安抚北方士子,来了个南北榜。


由此可见南方文化鼎盛。


但南方也很卷。


卷到什么程度呢?


在北方能轻松过关的士子,在南方却连举人都考不中。


徐渭从内卷的南方到了北方,他觉得自己乡试中举就和玩儿似的。


所以考试结束后,这厮便和几个友人整日饮酒,发泄多年郁气。


过乡试,接着是春闱……科举出仕,这是一条青云之路。


徐渭甚至都给女弟子准备好了后续学业……毕竟一旦过了乡试,他就得全力以赴准备春闱。


他站在侧面,肖卓一家三口在另一侧。


回来报信的仆役微微低着头。


肖瑾缓缓看向先生。


徐渭还保持着矜持的微笑。


右手还在胡须那里。


但笑容却凝固住了。


“你说什么?”


徐渭觉得自己的耳朵有些问题。


仆役叹息一声,徐渭听到了,很清晰。


“小人遍阅桂榜,并无先生之名。”


因乡试在秋季举行,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故而也称之为桂榜。


徐渭呵呵一笑,“你莫不是没看清?”


是了,此刻榜单那里人山人海,此人定然是没挤进去。


徐渭拱手,“肖公稍待,我去去就来。”


他走出肖家,步履从容。


“文长。”


身后伯府大门外,胡宗宪轻声呼唤。


但徐渭此刻满脑子都是桂榜。


一定是他看错了!


一定!


他越走越快。


出了巷子后,徐渭开始奔跑。


秋日下,一个胖子跑的踉踉跄跄。


此刻的榜单下依旧人山人海。不单是考生在看,那些好事者也在凑热闹。


“让让!”


徐渭跑的几乎虚脱,他奋力往里面挤去。


好不容易挤到最前方。


徐渭却不敢抬头。


“这不是大才子徐渭徐文长吗?”


一个讥讽的声音传来。


徐渭狂傲,目无余子,历史上连自己的米饭班主都看不起。在京师这阵子,他也去了些诗会文会的场合。


以他的性子自然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一干同侪。


出言讥讽他的人叫做王盖,父亲乃是大儒,在一次文会中和徐渭辩驳文章,被批驳的体无完肤。


徐渭言词尖刻,让王盖无言以对,竟掩面而去。


徐渭脑子里嗡嗡作响。


他缓缓抬头。


“哎!大才徐渭在此,看看,定然是在最前面。”


王盖抬头,还伸手搭了个凉棚,“哎哟!我特娘的竟然眼瞎了吗!这怎地没有徐大才子的名字?”


徐渭从上到下浏览了一遍榜单。


没有。


定然是眼花了。


徐渭深吸一口气,再看了一遍。


“你再看十遍依旧榜上无名!”


王盖走过来,指着榜单中下,“而我,却在其中。徐渭,你的大才呢?你的狂傲呢?”


“这不可能!”


徐渭再度看向榜单,他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去斟酌。


看了后面,又觉得前面是不是看漏了……


“榜单上姓徐的就一人,叫做徐行,而不是你徐渭。”王盖拍拍徐渭的肩膀,“听闻你在官员家中为西席,乡试无名,哪家还敢用你?”


聘请的先生竟然连乡试都过不去,这人的水平可想而知。


“京师居,大不易,就你那狂傲的德行,谁会用你?”王盖笑的得意,“回老家去吧!去寻个女人入赘,反正你也做过一任赘婿,再来一次也无妨……”


伤疤被人一次次揭开,疼的厉害。


徐渭面色如常,但眼底却有疯狂之意。


这不可能!


那些考官眼瞎了!


一群狗官!


“回老家去吧!”


“京师不是你这等人能待的地方。”


“哈哈哈哈!”


王盖和同伴们大笑起来。


徐渭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自己。


胸口那里一股股不甘和羞辱感涌了上来。


他眼珠子泛红,眼前的一切都有些模糊。


“滚回你的山阴老家去!”


“做你的赘婿去吧!”


徐渭嘴唇蠕动了几下。


从童年开始积蓄多年的屈辱感,在此刻一起迸发出来。


徐渭喘息着,他骄傲,故而不肯和这些人争论。


争什么?


王盖只需一句:我桂榜提名,你徐渭却落榜。


只需这么一句,徐渭就只能掩面而去。


报应啊!


徐渭苦笑。


但大笑声戛然而止。


王盖等人齐齐看向自己的身后。


似乎有些惧意。


是谁?


徐渭不想回头,此刻他就想找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喝个烂醉。


“考官眼瞎了。”


身后传来了一个不大熟悉的声音。


然后那人说道:“老徐,我说过以你的才华做考官都能胜任,何苦来走这么一遭?桂榜桂榜,这不过是一条独木桥,以你的才华,就算是中了解元又能如何?这条路不适合你。”


徐渭想起来了,这声音是隔壁的那位伯爷。


“伯爷一直想邀你为幕友,可你这人啊!就是不肯。总说要去科举场上走一遭。”


胡宗宪笑吟吟的道:“伯爷早就说过,你的才华考官都做得,就是脾气太臭,文章写的锋芒太露,那些考官才华平庸,不足以从中看出高明之处,故而你再考一百次也无济于事。”


乡试不过不是你的问题,而是考官们的能力不够,看不出你文章里的高明之处。


徐渭缓缓回身。


蒋庆之和胡宗宪就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他。


万念俱灰之下,所有的狂傲在此刻都消散了,徐渭苦笑。


但。


他还是低下头。


一揖到地。


“徐渭,见过伯爷!”


老徐终于是到手了……蒋庆之只觉得心中一松,过来扶住他,“家中早已准备了酒宴,酒是宫中美酒,本伯亲自下厨做了几个下酒菜,今日不醉不归。”


一个帝王信重的臣子,文武双全,前途无量的少年权贵,竟为了一个乡试落榜的士子下厨。


这份礼遇,让王盖等人眼睛都嫉妒红了。


那是蒋庆之啊!


两首诗令京城士林鸦雀无声的存在。


两度北上击败俺答大将的名将。


却为了徐渭亲自下厨。


由此可见蒋庆之对徐渭才华的看重。


你敢说徐渭才华平庸?


那你得先和长威伯比试一番。


蒋庆之十三岁中秀才,你几岁?


蒋庆之年未弱冠,便领军两败俺答麾下大将。你几岁……不,你能提得动刀子吗?


此刻谁敢再羞辱徐渭,便是羞辱自己。


徐渭最后看了一眼桂榜。


确实是没有自己的名字。


但从此后,他就不必再看了。


他看到了王盖等人。


王盖下意识的拱手。


徐渭知晓,这不是在对自己拱手。


而是冲着蒋庆之来的。


徐渭甚至看到了艳羡之色。


跟着文武双全的蒋庆之,弄不好徐渭此后就会青史留名。


王盖等人还得继续准备春闱,那才是真正的独木桥。


而徐渭却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


是夜肖卓也来到了蒋家。


徐渭喝的烂醉,第二日凌晨口渴醒来,记忆潮水般的涌来。


他的生母是小妾,父亲去后,生母被嫡母逐出家门。后来嫡母去世,他跟着同父异母的兄长讨生活。


不是一个妈生的,凭啥要养着你?


徐渭从小就在这种备受屈辱的环境中长大。


才华出众的他,哪怕身负神童之名,可在科举路上却屡次受挫。


兄长冷漠,徐渭为了生计,无奈做了赘婿,帮衬为官的丈人。


但妻子却早逝,作为赘婿的徐渭再度失业。


于是自诩大才的他,只好来教授女弟子谋生。


现在他的老板换成了蒋庆之。


徐渭起床,洗漱。


然后径直去了小教场。


“文长。”


蒋庆之正在练武,见到他亲切挥刀。


“伯爷。”徐渭胡乱拱手。


“老徐,来,练武。”胡宗宪强行把他拽过来。


“石头,教教老徐。”胡宗宪一脸我是好心人的模样。


可徐渭却觉得这厮不安好心。


不过男人都有舞刀弄枪的欲望,徐渭动心了。


“练武先压腿,来,张开腿……”


孙重楼的第一个‘弟子’是胡宗宪,但老胡爱偷懒,故而对第二个‘弟子’抱着很大的期冀。


徐渭张开腿,孙重楼按着他的肩膀,猛地往下一压。


“嗷!”


清晨的空气不错,瘸着腿的徐渭吃了早饭,觉得入幕伯府至少有个好处,美食!


吃完早饭,蒋庆之把他和胡宗宪叫去。


书房里,三杯茶水。


蒋庆之抱着多多,问道:“马崇德那件事老胡查的如何?”


胡宗宪说道:“马崇德等人上次举报伯爷走私塞外,看似同行竞争,后来我查到马崇德与崔元等人交往过密……”


蒋庆之看着徐渭,“老徐刚进家门,按理该让你歇歇。”


徐渭挑眉,刚想狂放一把,蒋庆之却淡淡的道:“可我知晓,你这人喜欢做事。事儿越麻烦,你越是欢喜。那么此事你和老胡去办。”


徐渭傻眼了。


蒋庆之起身出去。


徐渭看着胡宗宪,“老胡,你把我的性子都说了?”


可胡宗宪同样是惊诧莫名,“我发誓,从未说过。”


“昨日伯爷说我乡试必然不过。”徐渭想到了昨日蒋庆之的预言。


再加上蒋庆之方才那一番话,让徐渭觉得自己在老板的面前赤身果体,没有一点隐私。


“伯爷……莫非能通神?”徐渭觉得不可思议。


二人走出书房。


蒋庆之站在外面和孙重楼说话,见徐渭出来,孙重楼递上了火媒。


“何意?”徐渭问道。


“老胡。”孙重楼冲着胡宗宪挑眉。


胡宗宪干咳一声,“这是入伙,不,伯爷叫做什么……加盟仪式。”


老胡,你此刻看着就像是个奸臣……徐渭接过火媒,吹燃,凑了过去。


蒋庆之低头吸了几口,抬眸,伸手拍拍徐渭的手背。


“老徐,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