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早安大明 > 第207章 大明看门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母妃,父皇会如何处置此事?”


景王在等着消息。


回到后宫的卢靖妃道:“帝王威福自用,别去猜测。不过,此事你表叔那里最多是被呵斥。”


“表叔的性子可不是那等甘于受气之人。”景王聪慧,老早就发现表叔对自家老爹并无对帝王的那等敬畏心。


“难道他还能翻天?”卢靖妃笑了,“你这孩子,少胡思乱想。”


“寿媖呢?”景王问道。


……


还是那个偏僻的地方,被废弃的偏殿一侧。


朱寿媖坐在台阶上,往常坐在这里的是景王。


“你就是个闷葫芦,既然被欺负了,便寻机告知父皇就是。父皇的性子你不知晓,一旦知道此事,定然会责罚张静……”


裕王坐在侧面。


“可是,我也怕父皇。”朱寿媖摇头,“我见到父皇不敢告状。”


“你怕什么?”


“可三哥你被欺负了也不敢说呀!”


裕王语塞片刻,“我是男人。”


“什么男人,你还没出宫建府呢!”朱寿媖做个鬼脸,“告状是一时痛快,可父皇不能时刻盯着咱们,此后那些人会越发隐蔽……给咱们穿小鞋。你怕了,我也怕了。所以就忍着。”


“哎!”裕王叹息,“别人家就算是家贫些,可好歹有爹娘看护,咱们倒好……”


“别说这些诶。”小姑娘警惕的看看四周,然后对裕王说道:“要小心,当初我就是私下抱怨张静,后来被人告状,张静让我绣花……绣了半年,你看我的手,这里还有茧子。”


小姑娘的手看着清瘦,食指和拇指上还残留着茧子。


“刁奴!”裕王怒了,随即苦笑,“我想帮你,可却没这个本事,这兄长做到这等境地,我也很是羞愧。”


“已经很好了。”小姑娘笑道:“我跟着三哥和四哥才能出宫,在表叔家中更是自由自在。我喜欢多多,也喜欢表叔。还有那个石头,时常给我带些草编的东西……”


“三哥。”


“嗯!”


小姑娘双手托腮,憧憬的道:“你说,若是此后张静能对我好些,那该多好?”


有脚步声传来,朱寿媖赶紧蹦起来往后面躲。皇女可不能在宫中四处乱跑,被看到了少不得被呵斥。


“别怕,是杨锡。”


来的是杨锡,他喜滋滋的道:“殿下,大娘子,长威伯出西苑了。”


二人眼前一亮。


“表叔可曾被责罚?”


杨锡摇头,“不知,不过长威伯方才令人去给卢靖妃传话……”


……


“长威伯说,那等刁奴若是还留着便是祸害。不过罪不至死,却又不能白养活,丢去洗衣服的地方……”


传话的是个内侍。


卢靖妃一怔,虽然此事她站蒋庆之,但怎么处置张静,那是她和嘉靖帝的事儿啊!


蒋庆之越矩了。


“长威伯这是……”卢靖妃不解,可景王却眼前一亮。


“莫非父皇有所决定?”


内侍点头,“陛下说了,他分身乏术,又知晓娘娘不便伸手。可终究不能坐视刁奴作祟,便让长威伯看护一二。”


卢靖妃捂额,心中有些失落的同时,也有了一丝窃喜。


如此,她与蒋庆之便有了一种职权上的联系。


这对于夺嫡之事……大好啊!


景王却在笑,笑的幸灾乐祸的。


“你笑什么?”卢靖妃没好气问道。


“我笑三哥怕是要愁眉苦脸了。”


……


朱寿媖回到自己的地儿时,两个膀大腰圆的宫女正在等候,“就等大娘子了。”


“这是……”朱寿媖有些怯意。


带队的女官笑吟吟的道:“长威伯说了,此等刁奴能为祸多年,固然有别的缘由,可大娘子性子太弱了些才是根本。今日便让大娘子看看当如何处置这等刁奴。来人,把那个贱婢拖出来!”


两个宫女从进去,很快就把张静拖了出来。


“谁敢?放开我!放开我!”


张静怒喝挣扎着,女官冷笑,“好教你得知,陛下刚说了,让长威伯此后看护皇子皇女,长威伯仁慈,让你这等刁奴作恶后依旧能活命。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此后便去洗衣赎罪吧!”


洗衣是宫中最苦的活儿,夏季还好,只是辛苦,腰酸背痛。到了天冷的时候,比如说当下,那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整日不停的洗衣,双手在刺骨的冷水中浸泡,生冻疮只是基本功,接下来什么关节炎,什么……


那里就是罪人的集中营。


“不!”


张静如遭雷击,她惶然目光转动,见到朱寿媖后就伸手,“大娘子救我,大娘子……”


那女官在观察着朱寿媖。


小姑娘嘴唇动了动,最终却一言不发。


还好,不是那等滥好人。


“大娘子!大娘子救我……”


女官福身,“奴李姝,见过大娘子。”


“你是……”朱寿媖不蠢,觉得女官态度不对。


女官抬头,“此后奴便是大娘子这里的管事,还请大娘子看顾。”


朱寿媖看着温和的女官,突然想到了温和的表叔。


……


而裕王得知蒋庆之的新职责后,备受煎熬。


他有寡人之疾,被蒋庆之讥讽为好色如命。


完了!


裕王看着眼前的宫女们,悲痛万分。


就在裕王觉得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之时,京师下了一场小雨。


孙不同今日轮休,准备去城中为家人买点东西。


伯府的待遇不错,吃穿用度都包了,每月薪俸也颇为优厚。


走出巷子,外面行人骤然多了起来。


快年底了,那些乡下百姓会带着些土特产来贩卖,得了些钱财,便为妻儿扯几尺布,做一身新衣裳,若是还有剩余,便买些饴糖,让儿孙甜甜嘴。


若是还能为自己打一壶酒,弄半斤猪头肉,对于他们而言便是盛世了。


孙不同买了几尺布,又买了父亲喜欢的酒水,不知母亲喜不喜欢的脂粉,还给妹妹买了个笑容可掬的陶罐子,用于存钱。


所有东西被打包放在包袱里。


孙不同家就在京师外二十多里,靠近山脚下,世代务农。父母都是老实本分人。


不过最近外面有人放话,说是要弄死孙不同,起因是孙不同上次遇到锦衣卫的朱浩,一番话刺的朱浩几乎想当场拔刀。


孙不同担心有人截杀自己,便请了莫展随行。


“你走前面。”莫展话不多。


“有数。”孙不同笑吟吟的道:“到我家酒肉管够!这几个月攒下了不少钱,哎!还是伯爷宽厚,当初我果然没选错地方……”


看着欢喜的孙不同,莫展想到了自己的从军生涯。


到了宣府后,他本想凭着一身好刀法换取功名,谁曾想却因不肯低头奉承,不愿行贿上官而被打压。


想到这里,莫展那浓黑的眉就忍不住跳了一下。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想杀人。


出城后,孙不同加速,莫展遥遥跟着。


渐渐的道路两侧人烟越来越少。


前方能看到山脉,山脚下便是村子,而孙不同家就在村子里。


道路渐渐狭窄,前方两个男子在路旁坐着休息,听到马蹄声抬头,斗笠下的双眸猛地一亮。


边上两匹马。


路旁两个人。


莫展眸色微冷,右手按在刀柄上。


两个斗笠客起身,其中一人拱手,“可是莫展?”


莫展勒住马儿,“何事?”


“兄弟刀法了得,为人看家护院岂不是浪费了一身所学?”男子笑吟吟的道:“我家主人愿为兄弟提供大展身手的地儿,钱财,宅子,女人……功成名就后才有的那一切,当下便能让莫兄弟拥有。”


另一个男子说道:“宣府第一刀,难道要为奴为婢不成?”


莫展在马背上,透过雨线看着二人,“锦衣卫!”


“我家主人求才若渴!”男子不答。


莫展摇头,“抱歉。”


“莫兄弟不再考虑一下?”男子的笑容渐渐冷却。


“不必。”莫展的浓眉渐渐挑起。


“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两个男子的手缓缓按在了刀柄上。


前方,孙不同转过了那个弯道,没看到后面的情况。再说锦衣卫放话要弄的是他,故而他压根不担心莫展。


马儿缓缓向前……


两个男子一左一右站在道侧,五指猛地握紧刀柄。


双方不断接近。


马儿被煞气刺激,突然长声嘶鸣。


呛啷!


呛啷!


呛啷!


刀光几乎是伴随着拔刀声一起出现。


铛铛铛!


刺耳的金属碰撞声连续响起,火星四溅。


刀光极速闪烁,割裂雨雾……


两个男子一人扑倒,一人单膝跪在道中。


莫展持刀在马背上,浓黑的眉缓缓放松。


“刀法不错!”


道中的男子微笑道:“指挥使那里,你难逃……”


莫展上马,说道:“告诉陆炳,伯爷要我杀谁,我便杀谁!”


马儿远去。


道中的男子扑倒。


右后侧的树上,一个男子顺着溜了下来。


他走到两个死者身边,看了一眼创口,便收拾了尸骸,随即往城中去了。


“莫展不肯?”


“是。”


男子恭谨的道。


朱浩不满的道:“为人看家护院,难道还比得过在我锦衣卫扬眉吐气?那莫展莫非是蠢货?”


朱浩问:“弄死他时,可有人看见?”


男子低头。


朱浩一怔,“失手了?”


男子说道:“莫展拒绝后就动了手,不过十息,咱们的两个好手就死于刀下。他似乎发现有人藏于左近,故而说,蒋庆之让他杀谁,他便杀谁。”


“草特娘的!”朱浩面色铁青,“两个用刀好手,竟十息被斩杀!我还是小觑了这位宣府第一刀!”


……


远离京师的小村颇为静谧。


“大郎回来了?”


“娘。”


孙不同进了家,见父亲坐在屋里,妹妹在一旁拿着饴糖给他吃,父亲装作不喜的模样……


“大哥!”妹妹见到他就蹦了起来,随即就盯着包袱看。


“回来了?”父亲看着平静,但却情不自禁起身。


“是。”


妻子带着儿子出来相迎,笑意盈盈。


莫展来了,孙不同介绍了一番,莫展随即出去。


他不习惯这种气氛,宁可一人独自呆着。


里面孙不同把礼物一件件拿出来,儿子叫嚷,妹妹不时欢呼,母亲嗔怪他乱花钱……


晚上一家子团聚,妻子做了他爱吃的菜,母亲笑眯眯的不断给他夹菜。


父亲喝了一口酒,“好酒,不便宜吧?”


孙不同咽下饭菜,“我在那伯府中不愁吃穿,每月的钱都没地儿用。”


父亲又喝了口酒,儿子回来了,且学会了孝顺自己,让他觉得醺醺然。


“你在伯府……”母亲担忧的道:“终究是为人看家护院,村里那家不也有个护院,看似威风凛凛,背后被村里的人说是看门犬呢!”


“老娘们胡说什么?”父亲呵斥妻子,然后缓和语气,“男儿,终究要谋个出身才好。”


孙不同放下筷子,举杯敬了父亲,然后一饮而尽。


孙不同说道:“若无长威伯,此刻我还在京师厮混,就如同乞丐。知恩不报……那我成什么人了?”


“哎!”父亲叹息,“应当的,应当的。”


母亲欲言又止,把一块肥肉夹给了儿子。


孙不同把肥肉吃了,说道:“长威伯曾说,他也是在看门。”


“啊!为谁?”父母都颇为惊讶。


“为这个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