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速发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山海关前。


一场战斗刚刚打完,落下帷幕。


没几天之后,身在幽州的赵昕便接到了这边的奏报,说是有辽国敌军五百人出现在山海关前,好像在试探山海关军队的虚实,不排除接下来,一旦发现这边防御薄弱,然后其他大军便会往这边进发的可能。


自打赵昕来到了幽州城以后,这小仗几乎就没有停过。


关键,还不止山海关一地。


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到如今七月份。


这大小战报,就至少得有数十条。


这么频繁的战事,又怎么能叫人安心。


以至于赵昕最后不得已,只能是给耶律洪基写信道:“再来搅扰我,把你家给拆了!”


耶律洪基也写信回复,“随时奉陪。”


赵昕这暴脾气!


立马就想带兵把对方的老巢给烧了!


不过……


最后赵昕还是先忍住了,一个,七月份了,到时候天气变冷很快,尤其是到了冬天,温度下降太多,不太适合战斗。


另一个,他的兵还没有训练好。


然后接下来,赵昕紧接着便又去视察了军队的训练。


让黎元军,跟一般的大宋禁军待在一起训练。


这就好比是,让一个尖子生,坐在普通学生的旁边。


然后,再把军队的生活区,跟平民的居住区,给隔绝。


这普通大宋禁军能学习的,只有一个对象。


那就是黎元军。


赵昕也让人下去,给这些普通大宋禁军,做一做思想上的工作。


首先!


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那就是……


你是谁?


你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你为何要来这里?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干?


若是能好好地搞清楚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那么,你就不再是从前的大宋禁军,而是至少是一支有目标、有理想的军队了。


赵昕此时要做的,就是对其他大宋禁军,实现思想上的改造。


当然!


现实也是很残酷的。


像是那些住在东京城、开封府的士子权贵们,天天喝酒吃肉狎妓,而他们,却要在这荒蛮之地,跟契丹人战斗。


你说人与人的差距,为何就这么大?


为何他们就不能像那些士子权贵们一般,天天喝酒吃肉狎妓呢?


那赵昕为何好好的太子殿下不当,也跑来跟他们一起吹西北风?


赵昕接下来,必须跟他们一起,好好地把这些问题都给弄明白。


最后……


请他们保持高尚的理想,为天下黎元而战,至于待遇、物质上的问题,则交由他来解决。


一时间……


全军上下,也是士气如虹。


甚至……


都能跟着黎元军一起唱‘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了。


赵昕也让人,尝试着训练他们使用空心方阵。


不过其实空心方阵,主要还是拿来防炮击的吧。


当然!对于应付骑兵冲击,其实作用也不小就是。


而且由于方阵可以直接防御四个方向,这还减少了被侧击的风险。


等他们都有了目标,有了理想……


接下来,赵昕便可以考虑,给他们大批量地装备燧发枪以及上刺刀了。


这一年……


赵昕再次从河北内地,以及东京开封府抽调了多达三万名士兵。


对旧有的大宋禁军,一步步地进行重新改造,回炉重炼。


而说到回炉重炼,最近……


科学院这边,在炼铁方面的研究,也是颇深。


主要还是集中在,如何大规模地生产品质优良的钢这方面。


赵昕一早就给了他们答案了。


钢跟生铁、熟铁之间的区别,其实就是炭的含量的问题。


而要想去除炭,或者说,把炭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吹入氧。


当然了!


目前大宋还不具备直接生产氧气的能力。


像是传统的百炼钢,以及还有炒钢法,其实就是通过物理的反复加热捶打,使得铁跟氧气接触,然后消耗铁里面的炭,或者是让铁水直接跟氧气有一个充分接触,从而减少炭的含量,所以才生产出来的钢。


这些年……


朝着这个方向,工匠们也进行了多番的尝试。


只是……


现在可以写论文了,于是,这些多番的尝试,慢慢地,也就变成了文字上的东西。


这个说他设计了一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钢的质量。


那个说他设计了一种火炉的构造,比以前的要好。


赵昕每每拿起这些研究成果,也是不由得感慨,这才像是搞科学的样子。


不过有一说一!


他们的发明实在是太过于花里胡哨的,有的,你甚至都没有办法判断,对方到底说得对不对。


当然!


在知道了就是里面的炭比较多以后,这磁州、邢州原来所产的钢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也确实是有了不少的提升。


有些东西,工匠可能没有办法通过数据直观地体现出来。


不过在生产的过程中,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东西,来进行判断,这一炉铁水炼得怎么样,到什么时候,就可以停了。


有点全凭手感、感觉的样子。


甚至……


现如今他们已经开始准备铁轨的轧制了。


直接铸出来的铸铁铁轨怎么说呢,就是比较地容易坏。


现在的铁路,其实问题还是不少。


但也能用,就是要经常修。


甚至为了配合不让铁轨那么容易坏,只能是去降低运输的总体重量,以尽可能地提高铁轨的使用寿命。


当然,赵昕以为,能修总比完全没有要好。


而轧制,可以使得铁轨变得更加地密实,还能把一些原来铁轨当中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什么的,也给弄没。


那这对铁轨的质量来说,还是有着不小的提升。


甚至用这技术,就算是西夏的冷锻甲的复制,想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今年……


磁州、邢州便尝试对大宋的铠甲进行质量上的提升。


赵昕也提出过,除了炭,还有硫、磷,至于你说硫、磷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赵昕肯定是不知道。


不过……


工匠经过实验,可以试得出来,比如说,用石灰石,还有另外一种赵昕不知道是什么的石头。


虽说不明白其原理,但使用了以后,这质量确实是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那就行!


只要有用,就算是不懂其原理,也可以拿来用!


物理、化学,在这些年,都有了不少的发展。


反倒是数学,感觉有点稍稍落后。


不过赵昕一早就把什么方程、坐标系,还有微积分给说了。


那他们确实也没什么好再去研究的了。


从今年起,赵昕也加大了炼铁、炼钢的数量。


随着王安石把粮仓都打造了出来。


再把江南的漕运往这边粮仓一调,他们便有了充足的粮食,可以拿来发展铁路。


其实……


大宋还不算是太过于缺乏粮食。


只是……


你得看这些粮食都放在谁的手里,以及,有没有人去把这些粮食,都给运出来。


如果能够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即便是粮食产量,还是原来的那个产量,但是能养活的人,却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而随着这些年,他的持续经营。


这从江南到河北的粮食转运,放贷,已经变成了一条十分完整的产业链。


百姓完全不需要千里去服徭役。


甚至……


百姓还可以通过帮赵昕转运粮食,从而获得可以补贴家用的收入。


可以说一点都不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


至于你说对赵昕来说赚不赚钱。


这种事情就不用去考虑了。


毕竟……


相比起赚钱来说,给磁州、邢州的工业发展,以及赵昕的北伐提供充足的粮草,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昕甚至都有考虑海运。


主要是幽州城离山海关还是太远了。


当然,山海关那边其实也能种地。


接下来……


可以弄一些蒸汽机车过去,自己屯田。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由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过去像是民饥寒死,道路甚众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


从前,一旦发生了什么灾害,百姓就只能是留在原地等官府去赈济,或者是一旦官府赈济不及时,那自己也就只能是待在原地等死。


而现如今,随着这么多年的习惯延续下来,百姓一旦发现自己快活不下去了。


立马就知道,接下来要去挖煤、挖矿,以及修路,可以补贴家用了。


而像是磁州、邢州这边,也是来者不拒。


只要你肯干活,愿意干活,我就给你发米、发盐。


吃可能算不上有多好,干活也很累,但却绝对能保命。


今年粮食失收了,先去打工。


等明年再种。


这也已经是河北百姓逐渐养成的习惯了。


而这一年……


像范仲淹、庞籍、韩琦等人,也上疏,考虑到他们现如今,疆域变大了,要防守的地方也变多了。


但是,如果增加军队的数量的话,又会进一步地增加军费的开支。


不如效仿唐时的泽潞留后李抱真,在户籍中挑选壮丁,每三户中选一户,农闲时就分组进行射箭比赛,每年年底进行一次总的考核,以此来进行奖惩。


三年后,所有人都擅长射箭,然后整个地区,便也跟着可以选拔出两万名精兵了。


只要到时候再给他们一个将帅去带领,则可以很好地作战、守土了。


这方法可以尝试在大同府、幽州府等边境地区,进行施行。


既省钱,又能增加国家的军事实力。


赵昕听了三人的建议,觉得也还行,那就试试吧。


作为现如今的军队的后备力量,感觉倒也还行。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民兵。


到时候要是需要出征的话,直接征调他们运送粮食,感觉应该也不错。


在这此前……


赵昕所打的,基本上都是不怎么耗费粮食的仗。


因为他往往以极快的速度,就把城池都给拿下来了。


但是这要是出了燕山山脉,感觉就不是那么说了。


而且这燕山山脉,也不太好去跨越。


因此……


赵昕接下来也有考虑,在山海关方向,一直往北去修城池。


辽西走廊走到尽头,长度差不多三百多里四百里吧。


要是能从海上运输粮食,然后提前存放到前线的城池中。


那对于赵昕走这一条道,去进攻辽国,还是比较地便利的。


当然了!


走这一条道,缺点也是十分地明显。


那就是距离还是有点过长。


而且……


运送粮食的时候,也有可能会被人给打扰。


这辽国,其实有点不太好打的。


赵昕倒是想派人去联系朝鲜,然后先把辽国的东京辽阳府给废掉。


相比起朝鲜方向来说,赵昕觉得,这辽国对他们的威胁力,明显更强。


因为朝鲜方向,他打不过,不能跑,只能死守城池,而攻城,是赵昕的强项。


反之辽国,他不过,他就跑,你也很难追得上,这就很气!


赵昕不怕跟自己打的,就怕那些畏畏缩缩,不敢打,只敢来骚扰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第二年。


赵昕便是派人坐船抵达了朝鲜,此时,国号应该是高丽才对。


而高丽这边,也一早就想到宋朝去朝贡了。


只是其国内大臣说,万一契丹有意见,那他们将会被契丹攻打,如此,高丽国王王徽这才放弃了要去宋朝朝贡的计划。


此时……


宋朝的使者化作商人亲自到来,那王徽自然是大喜过望。


赵昕也让人传达了他的意思。


首先!


两家可以尽可能地通商。


其次,两家可以共同出兵,消灭辽国。


至于说到时候这土地怎么说。


赵昕目前对辽东没什么兴趣。


所以辽东可以给对方。


赵昕只想在燕山山脉以北,打出一条缓冲带。


不至于真的成了天子守国门。


高丽这边……


一脸的果然!


大宋肯定没放什么好屁,这是想要他们帮他们攻打辽国。


有大臣便建议,维持这样三方、三足鼎立,这才是最好的。


若是真的把辽国给灭了,那对方下一步,不就来打他们了么?


这唐时的故事,还历历在目。


王徽觉得大臣的话,固然有理,可问题是,“这辽国的东京辽阳府在唐朝的时候,本来就是我们的。这故土,我们总得收回来吧?”


要知道此时的高丽,那也是正值国力巅峰。


国王王徽,也是一个治国有方,一代英主的人。


看着自家粮食都堆满了粮仓,却不拿去打仗,这谁不难受?


谁不想当一个开疆拓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