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 第三百九十五章 巨变!属于赵卫红的东风!【求订!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呼。”


一年的努力终于初步结出了成果,这让稍显憔悴的赵卫红如释重负的长出一口气,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不管是难度还是内容的深度,这篇有关于部队合成化建设的论文,都是赵卫红撰写过的论文中最费时,最耗力的那一种。


毕竟,在国内。


赵卫红的研究并无先例可考。


若不是大洋彼岸还有着一个鹰酱可供参考,再给赵卫红一年的时间,也不可能完成这篇论文!


不过,赵卫红这篇论文虽然参考了鹰酱在建设旅级合成化部队过程中的思路与观点。


但炎国与鹰酱之间的国情不同,相关的思路也仅仅是起到一个简单的参考作用。


赵卫红的自尊心与责任心,让他干不出来照搬国外思路,将西方的观点奉为圭臬的事情。


就像魏副首长说的那样。


以鹰酱为首的西方世界,在很多领域固然有着其领先独到之处。


可若是觉得他们事事都是优越的,先进的,就连天上的月亮都要比国内的圆上一点,那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嘞!


是以。


赵卫红虽然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参照了鹰酱已有的成熟观点与思路。


但论文主体设计到的框架与发展脉络,和鹰酱不,是与世界上所有建设合成化部队的理论都截然不同。


毫不夸张的说。


赵卫红摸索出了一条完全独立,属于他自己,也属于炎国的合成化部队建设之路!


只不过,虽然论文的主体框架与基本内容已经初步完成。


但还远远没有成熟到立刻发表,甚至是进行毕业答辩的地步。


在军事界,有一句脍炙人口的玩笑话。


在战场上,最没价值的东西便是军事理论,可最有价值的东西同样是军事理论。


再好的理论,若是落实不到实际,那就是纸上谈兵,毫无作用。


并且单纯的落实还远远不够,要具备普适性,可推广性,用实践来证明军事理论的价值。


尤其是赵卫红这种涉及到部队建设的理论。


更是如此。


接下来,赵卫红准备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


在离战场最近的地方,来完善这篇倾诉了自己全部心血的论文。


仔细算算,赵卫红离开基层,已经有足足三年的时间了。


而他的军旅生涯,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年的时间,也确实是到了该回到基层的时候了。


若是再在军校深造下去,且不说会不会犯了闭门造车的错误,赵卫红都快要觉得自己“脱离群众”了!


将撰写好的论文放到抽屉里收好。


足足四天没有离开过宿舍的赵卫红,径直朝着卫生间走去,站到了洗漱台前。


镜子里。


对自己作风要求一向很高的赵卫红,由于四天来近乎于不眠不休的工作,倍显憔悴的同时又有些邋遢。


只有那一双躲在黑色方框细边眼镜背后的眸子,在镜子里闪烁着明亮而又狂热的光芒。


这大概就是“十倍努力”所要付出的代价了。


大约半年前,赵卫红就感觉自己的视力有所下降,看远处的事物没了之前的清晰与真切,总是有些模模糊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长时间伏于案头,视力不受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发现的早,赵卫红的近视度数并不是很高,也就一百度上下,严格来说就算不戴眼镜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


但戴眼镜最大的作用,便是防止近视加重,像赵卫红这种症状轻微的情况,定期复查,更换镜片,是有着慢慢好转,甚至是恢复到先前正常视力的可能的。


冲着这一点,哪怕目前的症状还比较轻微,赵卫红也选择了把眼镜戴上。


他可不想近视的毛病不断加重,最后到了眼镜一摘,五米之外,人畜不分的地步。


那还怎么训练?


现在这种情况就挺好。


搞理论的时候就把眼镜戴上,到了训练场就把眼镜摘下来,放进眼镜盒里,该怎么练就怎么练,可谓是军事理论两不误。


就是日常生活中多了一副眼镜要戴,赵卫红最开始还有些不太习惯。


可时间一长,赵卫红也就慢慢适应了。


到现在,除了体能训练和睡觉,赵卫红基本上每时每刻都会戴着眼镜。


要是再搭配上他那稍微长了一些的“军官头”,也就是小分头,还真有那么几分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儒将气质了!


就连外表看上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不是对赵卫红特别熟悉的人,冷不丁瞧见戴着眼镜的他,还真不一定能认出来!


将眼镜随手摘下,放到洗漱台的一旁。


赵卫红俯下身子,痛痛快快的洗了把脸,又把几日来长出的胡须细细剔去。


一番打理之下,赵卫红脸上的憔悴与邋遢消失不见,又变成了那个干脆利落,精神抖擞的模样。


接下来,赵卫红没急着拿上论文,向谢国良交代论文完成了的喜讯。


而是连衣服都顾不上脱,便一头栽倒在了床上,睡了个昏天黑地,人事不知。


到最后,赵卫红是被谢国良派来给他送饭的贴身参谋叫醒的。


“卫红?”


“咚咚咚!卫红!”


见屋子里迟迟没有传来回应,谢国良的贴身参谋心里一急,也顾不上什么打不打扰的问题,立马推门而入,正好撞见了刚刚睁开眼睛,看上去似乎仍然有些迷糊的赵卫红。


“徐参谋你咋来了”


见赵卫红原来只是在睡觉,上一秒还感觉天都塌了的徐参谋,登时有了一种“死里逃生”之感,随即又半是生气,半是担心的诘问道。


“你还好意思问!”


说着,徐参谋后退一步,好让赵卫红能够看到门口摆放着的保温盒。


若是算上徐参谋此刻手里拎着的那个,正好四个保温盒。


“自己看看!你多久没吃饭了!”


“校长不让我打扰你,每天把饭送到了就走。”


“可我看,要是再不打扰你,你就该把自己饿死了个屁的!”


听徐参谋这么一说,赵卫红看了看表,又瞧了瞧外面的天色,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居然睡了一天一夜还多。


挤出一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赵卫红想要下床,和徐参谋面对面的交谈。


可刚一用力,一股绵软之感顿时传遍赵卫红全身,还带着些许的酥麻,让赵卫红使不上力气,最终还是徐参谋的帮助下,这才费劲巴拉的从床上爬起,站到了地上。


“徐参谋有啥话咱们等会再说.”


“先让我吃两口饭快.快动不了了.”


迎着徐参谋的白眼,赵卫红打开食盒,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的消灭了食盒里全部的食物,这才感觉体力慢慢回到了自己身上,整个人又活过来了。


“嗝”


很是满足的打了个饱嗝,赵卫红捋了捋头发,随手将眼镜戴上,只一秒钟,便切换的成了温文尔雅的“儒将”形态。


“睡的太久.实在是饿坏了”


“徐参谋,让您久等了。”


“哼!”


闻言,徐参谋翻了个白眼,对着赵卫红不无担心的说道。


“我等一会倒是没什么。”


“倒是你!校长要是知道你饿成这个模样,非给我皮扒了不可!”


“卫红啊,就当是我求求你。”


“我知道你现在撰写的论文很重要,但你也得注意身体啊!”


一听这话。


赵卫红顿时想起了自己刚刚完成的论文初稿,立马走到书桌前,翻出了论文。


一抹极其灿烂的笑容,也适时出现在了赵卫红的脸上。


“您说得对,是得注意身体。”


“这要回基层了,没个好身体可不行”


“等会!”


见赵卫红这么“听劝”,徐参谋刚开始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赵卫红也好,谢国良也罢。


这师徒俩有一个算一个,全特么是百年不遇的犟种。


想让他俩听一次徐参谋的劝,简直比登天还难!


可听着听着徐参谋便感觉事情的走向,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你要回基层了?”


徐参谋瞪着眼睛,迷茫的脸上带着难以言说的紧张!


“你不是说,什么时候把论文完成了,什么时候再开始实习吗?”


“难不成”


“对。”


迎着徐参谋半是震惊,半是询问的目光。


赵卫红点了点头,从容道。


“也不能说是彻底完成,目前只是写完了论文初稿。”


“后续的改进,还是要等我到基层实习,调研,结合当下一线部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完成。”


听着赵卫红轻描淡写的话语,徐参谋脸上的表情渐渐复杂起来,到最后,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扭曲!”


别人不知道,他作为谢国良最亲近的贴身参谋,还不知道么?


赵卫红的这篇论文,可不是单纯的本科毕业论文,而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将来还要到国防大学进行答辩的那种!


不管是哪一项。


都是徐参谋只能奢望,不敢觊觎的惊人履历!


最为离谱的是。


坐拥这份履历的赵卫红,满打满算,军龄也不过五年!


想到这。


徐参谋情不自禁看向了赵卫红的肩膀,眼神复杂。


再有一年的时间。


赵卫红的肩膀上,就会出现三颗,甚至是一颗银星,级别直追有着十几年军龄的徐参谋!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照赵卫红目前“一飞冲天”的势头下去,兴许要不了多久,徐参谋就得对赵卫红,喊上一声“首长”了!


“唉”


不知是在为自己与赵卫红之间的差距,亦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叹了口气。


徐参谋默默拎起了赵卫红根本没吃的那几个保温盒,随即转过身,对着赵卫红幽幽的询问道。


“我要去见校长了。”


“你去不?”


“完成了?”


常陆指,校长办公室。


谢国良看着赵卫红递给他的论文初稿,一张老脸上充满了不加任何掩饰的震惊与欣喜!


别看这几天,谢国良没有过问赵卫红的撰写进度,只是每天安排人给赵卫红送饭,提供后勤上的保障。


可实际上,谢国良远比赵卫红这个当事人,还要在意论文的撰写进度!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赵卫红这篇论文惊人的价值与实际意义!


事实上,不管校内还是校外。


都有着许多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在翘首以盼着赵卫红的这篇论文!


一年的时间,足够让该知道的人,都知道赵卫红正在撰写的论文与研究方向。


说来也巧。


随着信息化建设与“师改旅”的不断深入。


愈来愈多的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


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体现,便是接受了师改旅的部队,在后续的日常工作中仿佛又回到了没有进行师改旅的时期。


简单的讲,便是编制换了,思想没换,不管是训练还是后续的部队建设,大体上还是沿袭师改旅之前的老一套。


要是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那这场轰轰烈烈的“师改旅”建设,真可谓竹篮打水,没有起到半点改革之前设想的积极作用。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虽然编制确实发生了改变,但部队的职能,构成,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唯一立竿见影的变化,便是机步师与摩步师,变成了机步旅与摩步旅


看上去变化很大,可实际上根本没有涉及到本质上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带动部队发生立竿见影的转变与进步?


为了解决这个“换汤不换药”的问题,势必要进行更深入,更触及灵魂的改革!


为此,许多种理论,应运而生。


其中不乏继续照搬鹰酱的思路,将所有旅级单位,都打造成“全能”部队的想法。


也有别的观点,获得了更多的认可与肯定。


其中最具代表性,便是赵卫红正在研究的“旅级合成化战斗单元!”


这简直是上天送给赵卫红的一场东风,也是赵卫红信息化建设功底愈发精湛,所必然走向的一条道路!


信息化是合成化的基础,合成化是信息化的延伸。


两者相辅相成,属于是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所必然触及的内容!


现在,就到了检验赵卫红三年所学的时候了。


是一鸣惊人,还是遗憾收场。


全看赵卫红的这篇论文,最终能取得怎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