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清妖 > 第九十八章 我是和中堂的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糙理不糙!


赵安说的是发自肺腑的话,也是真心希望得到两位老领导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经济上的资助。


毕竟,光靠他一个人得捞到什么时候才能爬上去。


这年头可不是大清开国那会,官价直线翻了好几十倍噢。


就搁三十年前买个正八品的县丞吏部明码标价是980两,算上侯补打点费用最多1500两就能拿下赴任,可如今呢?


就这小小县丞起步价就得7000两!


足足涨了四倍。


甘泉县税课司的大使丁大隆不就花了5000两买的正九品位子么,当然,税课司大使是肥差,比其它同品级的位子的确要贵。


普遍行情价的话,九品官一般只有三千两左右,个别特别穷的地区几百两也能搞定。


总体而言,官价不仅要参考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含权、含钱量因素,同时也受大时代影响。


这个大时代因素就是乾隆朝白银大量涌入导致的高通胀。


一句话,啥都贵。


另外,吏部拿出来卖的官以及地方官帮着操作的官一般不会高于四品,四品往上看的就不是钱,而是人脉。


当然,也要有些真本事的。


也就是说如果丁县尊和宋教谕拼命捞够了往上爬的钱,他们的天花板就是四品以下。


且不是一步到位买到四品,得逐级晋升。


不可能你个七品官一下就给提拔到四品的,中间每个品级都要花钱,吏部要打点,帮忙的上司要打点,就算你买到四品官了,前前后后把账一算很有可能不划算。


为啥要这么复杂?


吏部敛财的鬼把戏呗。


盖几次印可比只盖一次印划算。


而且真当上四品官未必就能把前期投资全收回,还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的。


最冤枉的就是钱花了,官在呢,人却没了。


总而言之买官是个技术活,里面的水太深,不是脑袋一拍想买就买的。


花钱买官的也都是没背景的,吏部跟上司想怎么盘你就怎么盘,真正有背景的根本不需要花这个冤枉钱。


上三旗出身的满洲旗员就不受吏部拿捏。


当然,汉官也有特例。


比如老太爷钦点的,如赵安这个官升五级的存在。


不在老太爷视线范围的幸运儿,那就只能不断往外掏钱了。


所以,赵安希望两位老领导明白以他们的自身条件是很难爬到高位的,丁县尊估计五品到头,宋教谕是学官更差,能当上七品知县就算祖坟冒青烟了。


既然二位进步空间有限,干嘛不把钱给赵安让他快速往上爬呢。


这叫集中钱财办大事!


赵安真当上大官,他们还担心个屁。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就是丁县尊不太服气:“本县堂堂进士升不上去,你一捐监的就能了?”


“能!”


赵安不加思索,一脸自豪状:“我可是上了邸报的,谁不让我往上爬,谁就是跟朝廷过不去,跟皇上他老人家过不去!”


“.”


两位老领导一个端茶的手腕抖了一下,一个则是跟赵四似的抽了抽腮帮子。


娘的,他还骄傲上了?!


赵安是挺骄傲,茶盖在碗上那么轻轻一刮,提醒另一个事实:“二位想必知道议罪银是往哪交的吧?”


废话!


谁不知道议罪银是送到内务府的。


赵安点了点头:“内务府谁管?”


宋教谕犹豫了下:“好像是和珅和中堂在管。”


“那二位说赵某如今算不算是和中堂的人?”


言罢,轻茶入喉,很是清爽。


愣了片刻的丁县尊直接“呸”了赵安一脸唾沫:“你小子算哪门子和中堂的人,你小子什么底细你自个不知道?”


“您二位知道,别人不知道啊。”


赵安一点不恼,很淡定的拿出一块手帕把脸轻轻那么一擦,“我一小小从九品官怎么就主动要给朝廷缴纳一千两议罪银的?朝廷又为何连升我五级,还将我的事迹登报刊在邸报让天下都知道?不是和中堂在背后操控还能是谁呢?”


嗯?


县尊和教谕对视一眼:好像是这么回事。


当初这小子到府衙交一千两不是谁都嘲笑他么,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界,惊为天人。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此事最大的受益者又是谁呢?


不是赵安,而是主办议罪银的和中堂!


如此反推,这不就是和中堂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嘛。


那么当事人赵有禄又是和中堂的什么人?


不知道,得自个脑补。


反正,脑补的结果绝对有利赵安这王八蛋。


意识到这一点的宋教谕不禁问了句:“那赵大人打算怎么做?”


“先把这个府学教授干好,做出点政绩来,二位再帮忙给我凑笔银子,如此我就好往上升一升了。”


赵安说的是先前就定好的升官路线图。


才当上府学教授屁股都没捂热不可能往上升的,所以得做出政绩来获得上司肯定,再想办法搭上和中堂的路子,如此才能光明正大爬上去。


眉头皱了又皱的丁县尊忽的问道:“那你想当什么官?”


“河道、漕运、盐业、实权地方正印都可以,佐贰官不行。”


赵安对当官也是有原则的,就是绝对不当别人的助手,那样功劳就成别人的了。


宋教谕有点头疼:“赵大人说的那些官可得花不少银子。”


“这不有二位呢么。”


赵安拎起大茶壶上前续水,“只要二位毫无保留支持于我,将来二位或许也能称一声道台大人,藩台大人、抚台大人.”


“你小子怎么不叫我部堂大人的。”


丁县尊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心中却对赵安的提议十分心动,这小子如今风头正劲简在帝心,别人又不知他究竟是不是和中堂的人,可不比他和老宋更有前途么。


纵是这小子上去后把他二人给忘了,至少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天天担惊受怕,成天忙着给他擦屁股。


侧脸看向宋教谕,发现对方在掐指头算账,很投入的样子。


正想问问老宋在算什么,外面有人敲门了,是府学的马学正带一个供应商过来求见校长大人。


见校长大人屋中有客,马学正自是知趣领着人在外等候。


赵安有些为难的看向两位老领导:“我这要受贿了,二位是不是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