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清妖 > 第2章 坦白就从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安徽巡抚朱珪是嘉庆的班主任,嘉庆又盯上了自己,为免阴沟里翻船,赵安必须自保。


除了不去安庆开会,自保的最好办法就是给自个弄一顶清官的帽子戴戴。


一个江宁百姓、安徽百姓乃至整个两江百姓和官场公认的清官。


大大的,特别大的那种。


唯有如此,才能让朱珪投鼠忌器。


因为,只有贪官才会残害清官。


没办法,谁让朱珪是顶头上司呢。


赵安还真不敢去赌朱抚台手条子不够辣。


也就是乾隆、嘉庆两朝和珅、纪晓岚、刘罗锅等人被演义电视剧弄的名头太响,搞的赵安对朱珪这个隐藏在乾嘉两朝的大BOSS了解不够。


若其知朱珪被嘉庆紧急召进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劝嘉庆灵前动手,快刀斩乱麻把和珅同福长安控制住,估计都得盘算向老太爷上折子辞官了。


也就是说决定先发制人的并非嘉庆,而是他的班主任。


朱大人是说干就干,后果是啥压根不考虑。


得亏是成功了,要不然铁定跟鼓动朱允文削藩的那帮文臣一个下场。


要打造清官形象自保,光一口棺材是不够的,那叫沽名钓誉。


唯实实在在的做清官,清廉奉公同时也要在衙门内部开展反腐行动。


确保朱珪拿他这个清官没办法,也没法从属员那里寻找把柄强行扣帽子。


我不贪不占不亏不欠,你朱大人还要再找我麻烦,那就是纯纯私人恩怨,莫怪赵安不走寻常路了。


漕帮扬州分舵几万人,里面本就藏了不少亡命徒,找几个来打你朱抚台的黑枪是没问题的。


那个三帮的叶志贵不就差点把福州将军魁伦给淹死在长江口么。


这种人,品行是坏,但只要利益到位,干啥都敢。


有鉴于此,上任后的这场见面会被赵安现场改为廉洁奉公会,以示他与腐败不共戴天的决心,给江宁官场乃至整个两江官场一点小小的记委震撼。


也算是他给两江官场放的第一把火。


这把火必须要足够旺,要旺到冒烟,要旺到炽热化,旺到两江官场刷新对他赵有禄的过往认知,继而佩服有加。


“尔等既在本官手下做事,今后须谨记清、慎、勤三字!”


赵安一挥手,早就准备好的刘小楼立即将一张写有“清慎勤”三字的大纸当众展示。


“何为清?清如竹也!尔等俸禄虽薄,然可保家门清白。人生在世,清白二字足矣!要那多黄白之物有何用!昔年海瑞卒时家中仅余俸银八两,布袍数件,然海瑞卒之日,白衣冠送者填巷!”


赵安拿海瑞举例自是希望一众属吏能以海瑞为榜样,虽然他自己的榜样是和珅。


两者并不冲突。


“何为慎?慎若履冰也!尔等经手钱粮刑名,当思一案之误可毁百家,一银之贪足污终身!何为勤?勤比晨鸡也!天道忌巧,唯有案无留牍、狱无冤滞,方不负头顶乌纱。”


言罢,赵安一掌拍在铁棺材上,慷慨激昂道:“今日本官有三问于尔等,一问尔等可敢说过去经手账目无分毫之差!二问尔等可敢拍着胸脯说未拿官家一针一线!三问尔等行事可敢称问心无愧!”


“.”


堂内鸦雀无声。


不是敢不敢的事,而是新来的这位年轻道台大人太不按套路出牌了,哪有第一次见面就在这不断撕人耳朵的道理。


然却没有几人将赵大人这番话听进去,新官上任三把火嘛,又哪个新官上任后不标榜自个为官清廉的呢。


早就习惯了。


等过段时间,赵大人估计都得拿这棺材装银子。


故而不少人表面装作认真倾听状,一幅受教状,心中则盘算给这小子拿多少到任规,后面又得孝敬多少才能把职务保住。


除了京师,各地衙门上至省里,下到县里,吏员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想要保住工作就得交钱。


这也是朝廷给官员的福利,要不然那么多亏空支出到哪弄银子。


看赵有禄这小子大讲廉洁的劲头,估计不会少要。


“民脂民膏刮不得,头顶青天欺不得,身后史笔改不得!为官清廉是我等做人底线,突破这条底线我等枉自为人!”


赵安这边还沉浸在廉政教育中,不是无实权表演,而是真有权在这大讲特讲。


一众属吏,除了两个在外地的押粮同知及堂内的那个正六品管粮通判赵安没办法现场查办,须搜集证据上报处理外,其余典史、攒典有一个算一个,赵安说让谁下谁就下,没有讨价还价余地。


只是想要粮道衙门成为两江官场最清廉的衙门,从而给自己的清官形象加成,光教育是不行的,得有专门制度。


巧了,赵安是制度这方面的专家,因此当场就给粮道衙门定下“十不准”规矩。


“今后一律不准用衙门公帑购买外面任何私人物品!”


“除例行迎来送往外,任何人不准接受外面人的宴请,也不准将个人在外面吃喝费用拿到衙门报账!”


“今后所有人不得利用三节两寿名义向本官送礼送钱!本官的到任规和喜敬、节敬一律免除!”


“不准将衙门的公车拿出去私用!”


“不准打着衙门名义在外面吃拿卡要!”


“.”


其它几个“不准”归纳起来就是不准出入私人会所或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旅游、娱乐等活动安排。


第十个不准则是不准赌搏。


为了贯彻十不准,赵安是拿自己开刀的,他这个道台从今天开始连朝廷默认的合法收入都不取。


他只给别人送,毕竟不能坏了官场规矩。


“此十不准,若有人胆敢违反,不管是谁,本官必将他一撸到底!”


赵安态度坚决,有那么一股铁血青天的味道。


除了“十不准”,还要求今后包括他自己在内所有人员一律在衙门食堂吃饭,有品级的最多开个小灶。


也就是取消粮道衙门定点招待饭店、旅馆及特殊服务。


“侈靡之无度,饮食其一也。本官今日当尔等面定下规矩,就是本官吃饭最多四菜一汤,不许额外添菜,当值期间也禁止饮酒”


随着赵安的又一次挥手,刘小楼将早就写好的“十不准”榜文贴在了办公室门口的空白墙壁上。


“现在所有人!”


赵安竟要求所有属员跟他一起大声朗读这“十不准”,无奈一帮属员只能硬着头皮在那跟着读。


听的没资格过来参见道台大人的衙门临时工们目瞪口呆:夭寿了,这不准那不准的,这官还怎么当?


一众属员心中更苦,不知道姓赵的是不是跟他们来真的,真按这些要求来,这日子还咋过噢。


有心急的已然在心中开骂了:你他娘的要当清官,也别拿咱们垫脚啊。


逼急了爷,爷还不伺候你呢!


“这些条文尔等要熟记,本官会不时抽查尔等,若有人无法熟记,趁早卷铺盖走人。”


可能是第一次有实权表演,赵安意犹未尽,竟是命人当场备下笔墨,刷刷挥毫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财耍奸勿入此门”。


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赵安心中甚暖:“来人啊,将这副对联给本官贴在衙门大门口。”


话音刚落,刘小楼赶紧跑过来将墨迹未干的对联小心翼翼拿去张贴。


“.”


众属吏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说话,眼神却无一不是在说:“妈的,离了大谱,这小子吃错什么药了,给我们整这一出!”


“大人这副对联写的甚好!衙门不是给什么人升官发财的地方,更不是贪财耍奸小人的乐土!”


说话的是管粮通判郑符阳,这个正六品官职是粮道衙门仅次于道台大人的官,道台外出时衙门日常工作便由通判主持,加之郑符阳在粮食系统干了不少年头,因此有资格问出心中疑惑。


什么疑惑呢,就是这对联的横批是什么。


众人这才想到赵大人还没写横批呢。


“横批便是,”


赵安微微点头,提笔写下四个大字——“百姓为大!”


放下毛笔,环顾一众被震撼到的属员不无深意道:“皇上登基时曾颁上谕明示天下,谓治天下之道莫先于爱民,此意即百姓为大。”


说完,竟是命人取来自己被赏穿的黄马褂,毕恭毕敬将黄马褂叠平摆放在棺材上,之后“叭叭”袖子一甩,屈膝于地,无比虔诚道:


“奴才谨记主子百姓为大教诲,今日立誓不取属员、百姓一钱,若有违背,请主子治奴才欺君之罪,悬首藁街以儆贪墨!”


音落,“咚咚”三个响头。


起身,转身看向一众真被惊住的属员,仍是一挥手,继而包括通判郑符阳在内的所有属员手中就多了一份承诺书。


关于任职期间谨守律法,绝不贪赃枉法的承诺书。


另外则是一张通知书。


通知凡粮道衙门吏员以上人员,一律主动交待过去有无贪墨之事,若有主动坦白,道台大人绝对从宽处理。


若有却不肯坦白者,道台大人事后发现一律就地免职,法办。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