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秦时记事 > 23.辣蓼草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赤女跟乌籽连同数位跟随的侍从,此刻都默默无言。


虽不知真假,但秦君是被大王爱重的贵人,她之所言,定有道理。


片刻后,赤女深吸一口气:“秦君,既是要献给大王的食物,不若我等去请周府令亲至?”


秦时失笑:“我刚说的,你传给周府令就是,接下来我不说什么了。”


煮个鸭汤而已,真不说什么有毒没毒了,不必这样紧张。


赤女却不信。


她看出来了,秦君懂得很多,但只在看到用到时才会想起来,接下来不知还有何惊人之语,还是早早请周府令前来的好。



咸阳宫中的传令黄门都擅疾奔,一刻钟后,远在章台宫的秦王听闻秦卿又有惊人之语,手中的竹简都放下了。


“依秦卿所言,岂非寡人日日都在服毒?”


虽还未能验明真假,但只听闻,就已觉触目惊心了。


周巨也开始手抖了。


他今晨才吃了一碗酸浆开胃,用的就是繁复锦丽的青铜鼎熬煮!


而他们带秦时回咸阳宫,总共也才过去一个晚上加半天而已!区区半天,衣食就全都是毒了?!


饶是镇定如姬衡都忍不住揉了揉眉心,再看看此刻放在案前盛着冰酒的青铜樽,此刻忍不住生出烦躁来:


“周巨!你去!今日令你跟随秦卿,将寡人的话传过去——下次,下次她再有惊人之语,准传令官驾车速速来报。”


咸阳宫中,贵人出行时常驾车,但驾车不得疾行。


如今大王既有此令,自然是允准的意思了。


周巨也迅速应诺。


待他离开,太官令默默上前,悄无声息将秦王面前的酒樽替换成金器,而后又开始迅速退下,更替其他饮食相关器具。


一边在宫厨指挥,他一边默默后悔:早知兰池宫贵人一句话就能让大王如此重视,他不应派粗粗笨笨的朱葵过去,而是多选些灵巧人才才是!


……


而等周巨到时,从兰池宫库房中翻找出来的各色陶器,也都终于清洗干净送入宫厨。


厨工们默默放下用顺手的青铜刀,如今拎着铁刀兢兢业业斩鸭块,气氛十分忙碌。


见到他来,秦时也挺开心。


这位周府令曾在大王驾前透露秦王消息给她,秦时心里很是感谢。


此刻带着他来看刚送来的成堆辣蓼草,悄声道:“周府令,承蒙大王厚爱,过几日新的饭食将做时,还请你拨冗前来。”


她眨眨眼:“有一点小惊喜,大王得知应该也会很开心。”


周巨这才狠狠松口气:“秦卿……”


想了想,又不知说什么了,此刻只无奈道:“大王有令,秦卿但有所言,可去咸阳宫直面。”


秦时摇了摇头:近距离能刷好感度没错,但她又没什么系统性的话语,现如今都是想一句说一句,对秦王的作用很是零碎。


最重要的是,除了献药之外,她未立寸功——包括今日所说的,都是需要时间验证的。


现在去跟秦王聊天,万一说什么不该说的,岂不是糟糕。


信重需要一点点累积,她如今还在努力呢。


因此笑着婉拒:“都是些微末小事,无有实迹,怎敢耽误大王国事?”


“不过我刚在宫厨又发现了好东西,太官丞言说此乃南海郡贡品,只咸阳宫还有少许……可否多拿一些给我试试?”


周巨定睛一看,黑皮竹节,坚硬如棍棒:是诸柘啊!


他有些迟疑:“如今还不到诸柘成熟,南海郡便只进献两车。因味道甘甜,大王已赏下一车了。”


实在是竹节过密,宫厨劈砍也费力,需得用石锥捣甜汁引用,至今还未赏完。


“这剩下一车,可足够?”


秦时惊喜起来,她还想着倘若只有一筐的话,她就先不做了。此刻自然点头:


“足够了。”


周巨听罢,狠狠松口气。只要不是再说些什么毒啊虫啊的,区区诸柘,实在不值一提!


再看秦时,她已经去指挥厨工们冷水焯鸭块,还往里头放姜葱等。


厨工们也松了口气。


他们是会给肉食焯水的,只是这个【冬瓜】找了许久,才根据描述从南海郡的进献中找到一筐,名曰“水芝”。


因其硕大,烹之绵软出水,清热生津,故而有此命名。


但没关系,贵人说它是冬瓜,它就叫冬瓜了!


如今听贵人吩咐将鸭块焯水沥出,再重新放入清水中加姜片慢炖,又记下“一个时辰后加冬瓜炖煮两刻钟”,大家这才小心擦了擦汗。


其余厨工们默默记下诀窍,倘有一日轮到他们为贵人做餐食,也好有拿手汤羹。


周巨在旁边默默看着,比在秦王面前放松多了。而且只要秦卿不出惊人之语,他就能安安心心松缓片刻。


但随后又看见大堆辣蓼草被清洗干净,于是问道:“这便是过两日的【惊喜】吗?”


秦时点点头,看厨工们将辣蓼草摊开晾着,一边着人准备舂好的稻米与糯米,用石碾磨成粉。


偌大的宫厨被她指挥的团团转,此刻无一人有闲暇。


倒是周巨很是放松,此刻长廊上甚至还有人铺好席供他坐下休息,见秦时也出来,他不由再次发问:“这辣蓼草有何惊喜?莫不是要粉碎来泡柿子用?”


他刚问过太官丞,用辣蓼草泡柿子,会使得柿子脱去涩味变得甘甜。


只如今,柿子还未成熟啊!


秦时总结了一下语言:“惊喜就是,用一斤面,不含汤水,出一斤半的面饼?”


也就是蒸馒头。


半斤八两,一斤十六两。面粉出馒头的比例大概在1.5倍,应该差距不大。


而大王前几年才打下百越,如今国内人口凋敝,粮食不丰,馒头虽不见得能比汤饼用量更节约,但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也能填饱肚子。


最重要的是,它还挺好携带,且便于保存的。


“砰!”


周巨从支踵上起身,膝盖重重的磕到前方的桌案上。


***


***


***


【秦朝有发酵技术,但不会用酵母,也就没有馒头了。】


【甘蔗,柘(zhe),也叫诸柘。是周朝周宣王时期从南洋群岛引入的,甜菜是元朝才引入】


【南海郡差不多是现如今的广州】


【秦朝的月份是农历,还有闰月,农历七月末差不多到九月了,距离甘蔗完全成熟差不到一个月】


【资料推测秦朝有冬瓜,但没普及。水芝的名字出自《神农本草经》。如有疏漏,架空(架空的作用终于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