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场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秘密会议,在马斯尔的大使馆里展开。
迦太基的外交部长自知理亏,在众人的注视下率先发言:“我们迦太基只是个小国,但却是离锡安最近的国家,我们不愿意站在阿拉伯国家或是锡安的对立面上。
前段时间,锡安派代表找过我们,说会为迦太基提供重建以及发展的资金,前提是在大会上保持中立......”
其实还有一点外交部长不能说,就是锡安还要求迦太基驱逐阿拉法特的难民不得入境。
“你们这是赤裸裸的背叛!”马斯尔的副总统杜勒瓦冷冷道:“轻信锡安,你们会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锡安肯定也找过你们了,哈希姆不是也同意了锡安的报酬在大会上投了弃权票么?”
迦太基的外交部长转移火力:“他们甚至都没来参加今天的阿拉伯国家会议!”
阿拉伯的领导人们纷纷找寻起这位盟友的身影,不过确实如迦太基的外交部长所说,哈希姆甚至连个人影都没有。
“我大概猜到了锡安会许诺给哈希姆什么。”苏尔里亚的外长扶额:“他们大概会归还哈希姆河东岸的土地,并且怂恿其继续吞并阿拉法特的领土。
哈希姆的土地很贫瘠,对锡安来说远不如戈兰高地这样的地缘有着战略意义,但对于哈希姆而言却不一样,他们可以对国内的民众宣称这是对抗锡安战争的一次胜利!”
众人纷纷沉默不语,他们知道对方说的一点不错。
锡安人拿捏住了哈希姆的命脉,归还了其被攻占的领土,如果要是再能顺带释放被扣押的人质,那依哈希姆的一贯作风,大概率还真的会退出这次阿盟。
眼下,整个阿盟之间的关系看似牢固,实际上就是一件布满裂纹的瓷器。
正是因为有着锡安这个强大的外部压力才聚拢在一起。
但如果锡安利用他们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从缝隙之中挑拨,那阿盟这个攻守同盟将变得岌岌可危。
“锡安用来对付我们的方法与你们不一样。”阿尔伊拉格的外长声音沉重:“他们正在设计掀起阿尔伊拉格的内战,现在复兴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政治局势一片混乱。”
陆凛注意到阿尔伊拉格一方少了不少人,大概是回国稳住局面去了,而其中那个有着一面之缘的开罗复兴党领袖科佐涅也同样离开了。
“没想到“大清洗”竟然提前了......”陆凛在心中暗道。
“锡安这两日也找我们谈话了......”
此后阿拉伯各国也纷纷说出了这两日与锡安的接触,面对小国,锡安采取经济利诱,也就是更多的石油分成。
而面对像双志这样的大国,第一是保护其君主制,渲染“斐迪南的世俗主义威胁瓦哈比派”,离间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政体的矛盾(注①)。
相互讨论过后,各国领导人均感到心情沉重。
锡安彻底剖析的他们的弱点,从宗教、意识形态、政体还有民生经济下手,准备将他们彻底分化。
仿佛一夜之间,阿拉伯国家的情况就急转直下。
“我还接到消息,西方国家那边,也接到了联合王国抛来的橄榄枝,他们承诺将部分油田‘托管’给普洛森等中立国,并在名义上共享利益,同时还答应了安特,会遏制锡安在中东继续扩张......”
“他们这是在慷他人之慨!”阿尔伊拉格的外长愤然拍击桌面,“殖民帝国用来贿赂西方的筹码,全都是从阿尔伊拉格身上夺走的!”
“会不会锡安的策略就是联合王国在背后出谋划策?”
“有这种可能......”
一众阿拉伯的高层们经过激烈的讨论,依旧未能得出有效的对策来,比起联合王国,他们欠缺的不只是实力,还有应对这种情况的经验。
就连之前营造的舆论趋势,也被反应过来的联合王国媒体压制,他们有着不逊色于《纽约时报》的BBC,在全球影响力也丝毫不容小觑。
“总之,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站在统一阵线上,绝不能被锡安人许下的糖衣炮弹所诱惑!”
于是各个阿拉伯国家立下誓言后,怀揣着忐忑的心情离去。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三日,联合国会议第二轮表决如期而至。
这次有关锡安撤军的法案,五常中仍是三票通过,两票弃权。
而成员国之中,赞成共计63票,反对22票,弃权32票。
赞成制裁锡安的国家仍占绝大多数,虽然根据结果来看,赞成法案通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又有新的阿拉伯国家选择了弃权。
局面的倾斜,以及盟友的背叛,无疑是在阿盟国家头顶上笼罩了一层阴霾。
......
“少将阁下,有安特的将军来访,亲王殿下叫您过去。”侍从礼貌敲门。
陆凛估计是来谈武器采购相关事宜的,老亲王说的没错,他那个同为亲王的兄弟就是个大嘴巴,藏不住事情。
不过最近安特也主动提出朝阿拉伯国家售卖武器的想法,两家属于一拍即合。
“告诉亲王殿下我马上到。”
十分钟后,陆凛来到总统套房的会客厅,老穆罕穆德正在于一位安特的将军聊天,两人相谈甚欢。
陆凛注意到安特将军肩膀上是一颗大五角星,下面是交叉的元帅权杖与军刀图案,竟还是一位大将。
对方留着具有特色的“刷子胡”,这让他看上去沉稳老练。
“不知道这是哪位将军,伊万·伊格纳季耶维奇·雅库鲍夫斯基?还是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叶皮谢夫?”陆离有些好奇。
“阿米尔,过来跟将军打个招呼。”老穆罕穆德笑道。
陆凛上前,伸出右手:“您好,我是阿米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现任双志少将。”
“你好啊,年轻的将军。”
安特的大将握住了他的手,一双眼睛充满灵动:“我叫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彼得连科,很高兴认识你。”
誒?安特有叫瓦西里的大将吗?
也许是自己记错了吧。
他回敬道:“我也很荣幸,大将阁下。”
————
①泛阿拉伯主义:二战后,阿拉伯国家仍受英法殖民势力控制(如埃及受英国干涉,阿尔及利亚遭法国镇压)。埃及总统纳赛尔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并击败英法以联军,成为“反殖民英雄”。
他证明阿拉伯人可凭自身力量战胜西方,激发全阿拉伯世界的民族自豪感。
意识形态上,纳赛尔主张“从大西洋到波斯湾的阿拉伯统一”,呼吁消除殖民时代人为边界(如《赛克斯-皮科协定》划分的中东)也门、利比亚等国曾申请加入。
但是泛阿拉伯主义遭到沙特瓦哈比派抵制,因为埃及总统纳赛尔支持也门共和派推翻王室(这也是之前提到的马斯尔深陷拉华阿的战争泥潭),这就是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对立,也是双志与埃及的历史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