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覆秦从计划开始 > 第五百二十二章朕做不做皇帝又何妨?

第五百二十二章朕做不做皇帝又何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赵昆跟苏理亚等人参加大秦学宫的研讨会时。


咸阳,廷尉府中。


萧何和曹参也在进行着一场对大秦来说至关重要的谈话。


曹参能踏入朝堂,多亏了此前扶苏的引荐。


而萧何也缺人手,自然而然的用上了他。


自从大秦的经济飞速发展,以前制定的商法,又要作出改变,如今二人接到嬴政的命令,每日闭门不出,潜心研究相关事宜。


然而,如今的大秦一日三变。


商行们的新花样,层出不穷。


可以说,两人完全是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大秦的商人。


如果新商法制定出来,很容易就被商人找到漏洞,那就闹笑话了。


即便是萧何,也感觉这个任务,是自己有生以来,做得最为战战兢兢的一件事情。


如今,商法的制定进程刚刚过半。


他们却不得不停下来。


因为随着大秦市场经济框架的逐步确立,以前那跟胡闹一般的税率,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改制税率的要求,居然是商人们主动提出来的。


听说嬴政得知这个消息后,愣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大秦百姓虽然勤劳,但以往沉重的徭役赋税,却如同套在他们头上的枷锁。


一向都是百姓们绞尽脑汁想要逃税逃役,何曾听说过有人主动要求交税的?


商人们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他们害怕啊!


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以后,做生意的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这些商人们从来没有想过,钱居然这么好赚!


只要从科学院拿到一些技术许可,随便开个工厂。


然后,钱就流水一般流进自己家里。


眼看着家里的钱币越来越多,这些人心里也不由得犯憷!


有些时候,钱多了,未必就是好事。


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那个税收方式,这钱他们拿的实在是烫手。


赚十个铜币,只需要交一个铜币的税。


而且去西域经商,居然一律不收关税。


这钱赚得,都让人有点胆战心惊!


所有商人都害怕,等嬴政反应过来之后,不会给他们好果子吃。


于是,商行们聚集起来,以商会的名义,向嬴政进言,请重新制定商税。


他们的话说得也很漂亮。


“太子曾言,扶持商行,其意在藏富于民。然想民不加赋而国足用,乃千古唯有之盛世。吾等商行身无长物,唯有以税资国,尽绵薄之力。”


嬴政看过之后,哂然一笑。


相比于赵昆等人,嬴政此时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


在他看来,商人虽然赚了几个钱,但给他们加税,又能给国库增加多少收入?


嬴政一道诏令发入左丞相府,让萧何去忙活这件事情。


按照嬴政的想法,这种事情,好处理得很。


十税二商人们觉得太少,那一律加一成就好了。


十税三,即便是嬴政看来,都是重税了。


所以,他在诏令之中说的那些建议,说白了也是气话。


具体加多少,还是让萧何来定。


但是萧何看到这道诏令之后,却犯了难。


嬴政不了解如今大秦商业的形势,他在家里埋头修订商法,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所以他很清楚,税率这种东西,在如今的大秦,根本不可能搞什么一刀切的政策。


现在大秦经商,已经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物品买卖了。


货物种类极大丰富,自然而然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那便是商品分类的必然。


比如大秦的生活用品之中,占据了极大比例的陶瓷用品。


而诸如丝绸、烈酒这些东西,成本未必有多高,但售价却很高,利润高得可怕。


这种商品,必须予以重税,以此来设置门槛。


但有些普通商品,看起来不起眼,但利润空间也很大,再按照原来的税率,恐怕不行。


所以经过一日夜不眠不休的汇总,萧何与曹参总算将商税大概进行了分类。


不过,当他们将奏书交上去之后,嬴政却非常不满意。


对于别的,嬴政没有什么意见。


但对于他们专门划分出来的普通税率,嬴政却直接驳回了。


十税三?


即便在嬴政这个帝皇眼中,这个普通税率也太过分了.....


嬴政以前也曾经跟吕不韦了解过一些经商上的事情。


做生意,一般来说,成本四成,损耗三成,盈利三成就已经是了不得高利润。


以前的奢侈税,是定价过高,所以才重税。


但普通税率定到十税三,这还让不让那些普通商人活了?


嬴政自觉老了。


他早就有了让位的打算,只不过赵昆推三阻四,始终不接话。


因为扶苏的事情,嬴政不得不再次上朝,处理政事。


但,当了一阵甩手掌柜,他明显对朝政不太上心了。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嬴政睥睨天下,不在乎别人的目光。


但轮到赵昆头上,嬴政就不得不为他长远考虑。


十税三,如此重税,旷古难闻!


如果自己批准了这种税率。


到时候骂名,还是要赵昆来背!


这种事情,嬴政是绝对不会做的。


萧何有苦难言。


这个税率,是他充分考察之前的奢侈税,得出来的结论。


他自己认为挺合理的,但嬴政不许可,根本没办法推行。


今日,商会派出代表来到左丞相府上,和萧何打听新税率的事情。


当他们得知嬴政不同意关于奢侈品的税率时。那个专做丝绸生意的商会代表,顿时就痛哭流涕。


萧何还以为这些家伙不知好歹,觉得税率过高。


没想到,他们是认为大秦制定的税率实在太低了。


“自商行开业,利润不足旬月便已至万钱。然,交纳税资,仅不过千钱。商氏不才,亦知国强方有民富之理。丞相制定如此税率,莫非是觉得商氏钱财腌瓒,不配为朝堂所用么?”


话说到这种地步,就没得谈了。


这个姓商的商会代表,说出的这些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收我这点税,是不是看不起我?


萧何勃然大怒,命人将这个不知好歹的蠢货打了出去。


但转过头来,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听闻太子已经抵达南越了,商税再改一事,不可操之过急。不如待太子归来,我们再做打算?”曹参说道。


萧何叹了口气,没有多说。


与他猜测的一样,嬴政根本没有把新税的事情放在心上。


此时,他正在召见蒙毅。


“扶苏可好?”嬴政问道。


看到嬴政明明有些紧张,却装作轻描澹写的样子,蒙毅心中觉得有些好笑。


他直接说道:“秦王只是疏于防范,本身没有什么大错,经过会审之后,现在已经回到秦王府邸了。”


听到这话,嬴政微微颔首。


扶苏关进天牢这段时间,求情人的人不少,但嬴政一个都没见。


好在扶苏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经过三司会审,终于洗脱了嫌疑,出狱休整,准备明年开春去美洲之事。


“秦王之事已经妥当了,陛下大可不必如此担心。”


“我才没担心他!”


嬴政冷哼一声,转移话题道:“赵昆那小子已经到南越了?”


“是的。”


蒙毅点了点头,道:“据说刚到几天,就让王离在南海打了一次海盗,全歼了对方。”


嬴政‘嗯’了一声,似乎不想继续说赵昆。


不过,蒙毅跟了嬴政一辈子,又怎能不明白他心中所想。


“太子已经着手海外之事了,想必日后我大秦定将名扬海外,震慑寰宇。”蒙毅笑道。


“哼,不过尔尔。待他归来,朕便可以将国事交与他了。”嬴政道。


上次他得知赵昆将王雅带去了南越,心中非常后悔。


毕竟,他答应赵昆去南越,只是因为阴阳宫着实可恶,希望赵昆尽快解决他们。


但赵昆却不声不响的带王雅去了南越。


这里面的道道,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所以嬴政才后悔让赵昆去南越,并派人去将他追回来。


然而,没想到的是,赵昆打着“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旗号,堂而皇之的拒绝了。


嬴政远在咸阳,毫无办法。


他已经盘算让位已久。


五年计划一出,大秦一派欣欣向荣,嬴政更是彻底放心了。


如今他已经下定决心,等赵昆从南越回来,就由不得他拒绝了!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何必如此着急。有陛下坐镇,太子行事也更加安心一些。”蒙毅劝道。


嬴政摇了摇头,道:“我们都老了,以后便是年轻人的天下了。朕这一生,一直都在与人争运,与天争命!到老,反倒是羡慕含饴弄孙之乐。”


顿了顿,他接着道:“况且,这个天下,是朕打下来的!坐不坐那个位置,又有何区别?”


听到这话,蒙毅愣了愣,一时竟无法反驳。


是啊,陛下两度统一天下,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做不做皇帝,又有何区别!


........


就在嬴政和蒙毅谈论大秦未来的时候,陈平正看着眼前的账本,一阵失神。


在过去的这一年中,大秦国家银行已经开到了各个外郡。


哪怕是极南的象郡和南海郡,也有了银行的分行。


陈平一直坚持按照赵昆制定的计划,发展银行。


如今,单是关中银行的存款总额,就超过了大秦国库的钱财。


按照新币和旧币的换算,足有将近十五万万钱。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几乎已经取代了国库的作用。


之前大秦国库支出,多半在修成筑路、官员俸禄以及军队给养这些地方。


但如今,除了军队还需要国库养着,其他事情,基本上都已经不用从国库调拨钱财了。


比如关中某县想要修一条通往咸阳主道的水泥路。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种事情必须得上报县尉。


然后县尉再与上级沟通,协调徭役时间,最终多半占用的是本县民众的徭役份额。


但如今却没必要那么麻烦。


自从银行开放小额贷款,很多胆大一些的人,纷纷贷款做起了小买卖。


如今关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工程队,专门承包修路造房这种事情。


县城想要修路,县尉只需要到咸阳通报一声,得到许可,就可自发搞定。


既不需要国库出钱,也不需要百姓劳役。


县尉只需要和银行说一声,然后就能够从银行贷出修路的款项。


有了钱,就有大把的施工队抢着来干活儿。


路修好之后,作为出钱的一方,银行会拥有这条马路的所有权,会设卡收取过路费。


在这个过程中,县城一个铜币没出,一个人手没有动用,平白获得了一条马路。


那些工程队获取了钱财,比起以前没有报酬的服徭役,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银行,虽然一次性付出了不少钱财。


但是,他们可以收取过路费,细水长流之下,最终赚得的,比他们这一次付出的钱财都要多很多。


这可以说是三赢的局面!


在这个过程之中,完全不需要国家拨款。


不仅事情办成了,还能够让各方都满意。


放在以往的大秦,这种事情简直想都不敢想。


但在如今,类似的事情,几乎已经成了大秦的常态。


整个大秦,自下而上,遇到需要花钱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绝对不是和国家张嘴,而是去银行!


这让国家财政的压力大大减轻。


想想数年前,嬴政又是修长城又是修宫殿的,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国家穷,要做什么事情,只能靠增加劳役,用人命硬填。


但如今国库里的钱却只增不减。


难怪嬴政会看不上给商人们增加的那点税。


嬴政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


他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要让赵昆去自己建立朝堂,那嬴政就真的没有再干预过。


他回到咸阳以后,其实也没怎么理过朝政,银行、市场监管局已经海事局这些部门,他也就有一个大概了解。


嬴政按照以前的经验,去看如今国库的收入,当然已经是极为满意。


所以,如今的大秦才会冒出好多问题。


产能过剩,产品堆积,武伯恨不得大秦的商队立马跑到全世界,把那些该死的东西卖出去。


商人们认为税率太低,自己有欺君嫌疑,哭着喊着,想要让嬴政给自己提高税率。


至于银行这边,也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银行的钱太多了!


陈平将手中的账本放下,揉了揉眉心。


相比于武伯的后知后觉,陈平早就有这方面的忧虑。


自从银行在大秦百姓中建立起公信力之后,吸纳的存款就越来越多。


商行之间的交易,甚至都已经摈弃了落后的金银交易,转而采用银行的汇票。


一桩价值数万银币的买卖,双方都不需要见到真金白银,只需要将银行汇票转手即可。


没有人会怀疑银行会赖他们这点钱。


只要拿着汇票,全大秦的银行,都可以随意如数支取,这是之前无数人都验证过的。


但是对于银行来说,钱太多,真的就是一种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