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归来踏青云 > 第七十七章 奇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吴敏将秀芳安排在秘密据点,萧子衿也派了人日夜看护。


他们要一击而中,让霍起没有机会翻身。


此时的霍起还不知道危险临近,正暗自庆幸着。


这几天风平浪静,京兆府那边没什么动静,叶青和萧子衿也很安分地待在府里。


自那一日他上门和他姐姐说了那些话,他姐姐就没有再见过叶青。


探子回报,京兆府的人上门询问情况,他姐姐都以生病为由,没有见京兆府的人。


这说明,徐夫人(他姐姐)的天平已经倾向他这边了,家里的那些事情只要她不插手,京兆府很难理出头绪,毕竟那些老仆都不在了。


这不,前一天晚上,霍起还在和他夫人商量小女儿生日宴的事情,第二天早朝,吴敏连同御史就把他弹劾了。


吴敏把奏折呈交给了皇帝,他说的是命案,御史呈上的那一份奏折,是弹劾霍起贪污,说的是战死士兵的抚恤金。


两人请旨立即将霍起羁押下狱,搜查府邸,扣押霍府的其他人。


霍起是正二品骠骑将军,和吴敏同级,他没有直接拿人的权利,要有皇帝的明旨,所以他才选择在早朝时说出这件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武百官也没想到,以为今天依旧会是一个清闲的早朝,却不想,石破天惊。


弑父这样大的罪名扣下来,岂是一般人能承受。


在吴敏慷慨陈词时,霍起瞪大了眼睛,完全没想到刑部会插一手。


他明明已经找叶司重想办法压下这件案子了。


这个吴敏!


霍起捏紧拳头,从队列中走出来,大声喊冤:“臣冤枉,还请陛下明查,不要听信小人之言。”


话落,叶司重率先提出质疑。


立即有其他大臣上前附和,质疑起案件的真实性,并罗列霍起近些年的战绩。


在朝中,叶司重是三公中,手中实权最多的,实为三公之首。


奏折传到司徒,司空两位大人手里,两人看过后表情微妙。


奏折里,案情阐述清楚,人证物证俱在,相关的辅证人员更是有十几名之多。


而霍都,是他们曾经的同僚,和他们算同期入朝的官员,有情份自是不用说。


司徒大人上前道:“启奏陛下,吴大人呈上的这份奏折写得很清楚,证据充足,不过事发突然,案情太过匪夷所思,臣建议,启动三司会审,将此案查个明白。”


“若霍将军真的是被人冤枉的,定能还他一个公道。”


此话表面上是向着霍起的,目的却是要将此案推到一个无法隐瞒的高度。


司空大人也走上前:“臣附议,霍都老将军为国征战几十年,立下功勋无数,既有疑,就查到底。”


话落,数十名大臣纷纷附议。


叶司重沉下脸来,三司会审的话,就不是他能左右了。


他盯着吴敏,觉得他实在是太过碍眼。


此番他突然发难,事情来得太突然了,让他一点准备都没有。


查霍都一案的明明是京兆府,手上明明什么证据都没有,只有一个中毒而死的结论。


刑部是什么时候插手过来的!还找到了几年前的人证和物证!


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气愤,霍起到底是怎么办事的!居然留下这么多把柄。


他派去盯梢的那些人,居然也没有发现他们有这么大的动作,一个一个真该死。


叶司重压下心中的怒火,想了想走上前。


“启禀陛下,三司会审,滋事体大,无论结果与否,都要发公文昭告天下。


霍都老将军铮铮铁骨,为国征战,现已经过世,


若因为这件案子,使他一世英名被天下人诟病,岂不有损朝廷威严的形象,让他更无法安息。”


叶司重说完,霍起重重的跪在地上。


“陛下,臣相信上天有眼,一定会还我一个真相,但父亲已逝,我不想他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您怎么惩罚我都可以,请给我父亲保留一丝颜面吧。”


说完,霍起流下了鳄鱼的眼泪,不知是作戏,还是被吓的。


立刻又有官员附和,一个一个墙边草,风吹哪边倒哪边!


从刚刚呈上奏折,到百官争辩的局面。


皇帝一直不发一言,只冷冷看着。


眼下看着霍起声泪欲下的样子,心情突然就烦躁起来。


有些沉睡了很久的记忆翻涌出来,此刻他好像在霍起身上看到了曾经自己的影子。


还是不堪回首的影子。


所以皇帝生气了,面色瞬间黑如锅底,在他心里,绝不会承认他自己曾经有这么卑劣。


而霍起现在就像是一个跳梁小丑,用他那拙劣的演技在博自己的同情。


李公公感受到皇帝的怒火,更加小心翼翼。


底下的大臣感应到了,停止了争吵,俯首静静等着皇帝发话。


“叶太尉说的不错,此事闹大隐响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公正威严,此案我会再择合适的人主审,先按照吴大人和张大人所说,将霍起押入刑部天牢,家属扣押府内。”


皇旁做了决定,涉及到朝廷的颜面,众大臣不敢再有异议。


吴敏上前道:“臣请缨,主审此案,此案一直是由臣跟进,其中细节臣最是清楚。”


叶司重也紧接着说道:“臣提议,不如请一位皇子主审此案,若一直由吴大人审理,怕有失偏颇。”


叶司重的用意很明显,现在陛下成年的皇子中,只有大皇子和四皇子能担此重任。


大皇子最近在忙着迎接藩国进贡之事,怕只有四皇子一个人选了。


四皇子是刘贵妃所出,从小就聪明伶俐,若主审此案,倒也适合。


只不过,弑父这样大的案件,皇帝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插手。


“最近迎接外邦的事,他们都很忙,我看就由叶太尉和司徒大人监审,吴尚书主审,尽快审结。”


皇帝说完,拂袖走了。


“退朝。”李公公高喊一声,忙跟着皇帝去了。


跪在地上的霍起,听到这样安排,心里多了一丝侥幸。


他没有看到吴敏的奏折,不知道他手上有多少证据,眼下叶司重负责,他觉得自己多了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