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30章 办一场报告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0章办一场报告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一夜过去,陶喆轩的精神依旧亢奋不已。


真的证明成功了?


虽然类似的重要猜想论证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至少站在他的角度,张的证明,似乎没什么问题。


详略得当。


逻辑缜密。


论证过程很流畅。


几乎没什么差错。


张,摘下了数论界最璀璨的明珠?


与此同时,跟陶喆轩有着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第一批下载论文的人都恍然发现,也许,大约,可能的话,张,真的成功了?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德利涅双眼微眯的看着电脑上的稿件,顺着他的视线望去,论文标题的名字赫然是【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这篇论文有点意思。


看到中段,他恍然回首,这思路跟张论证孪生素数猜想,不是一样的吗?


虽然用到的数学工具有着细微的差别,但大体思路是一致的。


有趣。


看来,张提出的那套理论,大有可为啊,有深挖的价值。


紧接着,他泡了一杯咖啡,这篇论文需要细细品味。


很久没有看到这般精彩的论证。


环环相扣。


在引用新工具之前的论证,无懈可击。


如果有争议,只会出现在新工具的引用上,但开创新的数学工具,不就是他们应该做的吗?


故步自封,又如何能进步?


数学就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再创新。


只有不停地创新,才能引导自然科学一直进步。


上个世纪的科技大爆炸,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大爆发,而自然科学又离不开数学。


可惜了啊,张似乎不愿意来普林斯顿?


关于那份硕博联合培养计划,德利涅是知情的,对于‘张’这样的优秀人才,普林斯顿怎么可能拒之门外?


不过。


人家不愿意来,他们也不会强求。


理论数学方面,靠的是脑子。


不论是阿美瑞卡,还是华夏,甚至是在南极洲,都能一样研究。


一支笔,一叠稿纸,一间遮风挡雨的房间,那就是数学家的全部,当然,一个好脑子,那是必不可少的。


天赋不够的,不适合走纯理论研究。


就像那句名言,百分之一的天赋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更重要。


如果没有天才的灵关一闪,努力再久,也是白费功夫。


另一边。


“YUN,快,快来看。”


詹姆兴奋的朝着恽之伟招了招手。


“啊?”


恽之伟面露疑惑的走了过去,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国家的张,又出新的论文了!”


“是哥猜!”


“他好像证明了哥猜!”


听到这话,恽之伟心中一震。


他是苏省人。


唔。


还是一个数学天才。


17岁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得满分金牌。


18岁保送北大数院。


04年来到普林斯顿深造,如今,他正在为博士论文奋战。


接着。


他跟着詹姆一块看到了那篇论文。


怎么说呢。


他有点看不太懂。


他的不懂跟普通人的不懂,那不是一回事。


论文过程,他能看明白,但他摸不准到底对不对,毕竟,他对哥猜不是特别熟悉。


……


杭城。


严教授晕倒的消息,最终还是没能瞒住,等他醒了之后,李杰通知了他的家人。


没过多久,他的老伴、女儿女婿、孙子都来了医院。


接着。


数院的院长、教授们也都先后前来探望。


虽然严敏的晕倒跟李杰的那篇论文有关,但倒没有怪他。


发论文有什么错?


最自责的是钱院长,如果不是那通电话,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去,严敏或许就没事了。


等到探访结束,严敏还是惦记着那篇论文。


“东升,你老实告诉我,那篇论文你有几成把握?”


“九成吧。”


李杰微微一笑,然后将削好的苹果递到严敏身前。


“您老放心吧,不会出什么太大的岔子。”


“那就好。”


严敏低声念叨了一句,而后接过了苹果。


至此。


他总算安心了。


九成已经是非常高的概率。


他之所以纠结这个,主要是因为研究方向的问题,他的主要方向是偏微分方程。


对数论,真的不太精通。


这次过后,浙大应该彻底压过北大一头了吧?


高校届,那也是有山头的。


尤其是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竞争。


此前,好的苗子全被北大薅走了。


没办法。


人家招牌响啊。


国内的学生、家长择校,往往更看重学校的名气,如果学校没什么名气,专业排名再牛,那也没用。


久而久之,除非有特殊扶植,那就是强者愈强。


弱者,越弱。


然后,恶性循环。


在医院陪了一会严敏,李杰就驱车回到了学校。


是的。


他买车了。


过去这一年,他拿了不少奖,个人存款已经突破300万大关,有这么多钱,买辆车真不花什么钱。


他买的不是什么豪车,只是一辆大众帕萨特。


落地价格二十多万。


接下来几天,那篇论文持续发酵。


李杰也收到了不少电话,最先打来的是《数学年刊》的编辑,对方希望他将论文投稿。


甭管是不是真证明了。


先把论文要到。


锁定一个首发名额。


随后,其他几大顶刊的编辑也先后打来电话。


都是约稿。


谁都想吃下这篇重磅论文。


他们的态度初期的一致,不管真假,反正有同行评审,还有学界背书。


然而,李杰并没有答应他们的约稿。


这篇论文,先飞一飞。


钱院长和校长跟他商量过,是不是办一场报告会?


那可是哥猜啊。


值得专门办一场全球范围的报告会,把那些顶级数学家们全部邀请过来。


至于活动经费什么的,校长和院长都很大方。


一切按照最高规格!


花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那都值得,这是打响浙大名气的好机会。


在全世界面前露脸,这样的机会,花多少钱,那也买不到。


他们如此急迫,还有一个原因。


按照之前的约定,哥猜是李杰的博士论文课题,如果能够得到学界的认可,他们就能直接把博士学位发了。


然后。


招人!


给年轻人身上加加担子,带上一批研究生,数量多少,那都是能商量的。


关键要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