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45章 恭喜你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5章恭喜你们!


时光飞逝。


转眼间,两年过去。


两年前,晨星制药成立,不到半年时间,相应的研究团队、实验室便组建完毕。


李杰是技术负责人,主抓大方向,剩下的事,自然有别人要做。


过去这两年,他过得比较清闲。


期间,偶尔发几篇论文,巩固一下学术地位,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摸鱼。


说是摸鱼,也不正确。


他在搞AI。


以当前的算力,想要催生出一台像550W那样的人工智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硬件条件不够。


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走软件的路子。


先写好底层程序,然后再默默发育。


这项研究处于保密状态,连学校都不知道。


毕竟,人工智能削微有点敏感。


截至目前,那款名为丽斯鲁肽的药品已经进入一期临床试验阶段,万里长征已经走过一半。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再过个两三年,大概能完成上市审批。


药品的上市周期,就是这么长。


没办法。


毕竟是跟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东西,没有充分的论证,谁敢随随便便上市?


万一吃出了毛病,算谁的责任?


何况,降糖类药品,又不止这一种,没有丽斯鲁肽,也有二甲双胍、胰岛素之类的药物。


流程走得慢一点,李杰反正不急。


真正急的是扬子江药业、诺和诺德两家公司,按照他们的想法,恨不得明天上市开卖。


毕竟,一期临床试验的效果非常出色。


同样一个2型糖尿病患者,以前需要天天吃药,或者天天打胰岛素,而用了丽斯鲁肽注射液,一周只需要打一次即可。


极大的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副作用,当然有。


它会降低人的食欲。


正因为这一点副作用,审批流程格外的慢,长期使用会不会造成患者厌食?


样本不够多、时间不够长,很难分析出厌食的概率。


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的数量会进一步扩大,公司也需要派出专人进行点对点跟踪。


只有数据足够多,效果足够正面,才能开启下一阶段。


公司的那摊子事,李杰平时基本不怎么管,自从药物开始临床试验,就没他什么事了。


那些事,自有别人来干。


除了搞人工智能,剩下的时间,他都分配给了教学。


本科生的课程,还有研究生团队。


是的。


他们暂时还没有毕业。


继他们之后,李杰又招了两个研究生,他们分别是魏东奕和朱朝阳。


浙大双子星尽数收入囊中。


虽然张庆亚几人一直没能顺利毕业,但也没人小瞧他们,尤其是知道他们进度的人。


5月。


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始之前,张庆亚、苏卿卿几人的论文,正式发表在了《数学年刊》。


梅森素数猜想,被他们证明了!


事实证明,存在无穷多个梅森素数。


这篇论文的刊发,狠狠地震惊了一众同行。


梅森素数真正的难点是什么?


规律!


规律!


人类目前已知的那51个梅森数,时疏时密,极不规则,很难找到具体的关联规律。


还是样本太少。


简言之,计算量太过巨大。


数学界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梅森数,但在进入计算机时代之前,两千多年的时间,一共只找到了12个。


剩下的38个,都是近60年发现的新数字。


它的发现,跟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


此前,张庆亚他们发现第47、48个梅森数时,学界就很惊讶。


连续发现两个?


似乎有点撞大运的味道。


接着,他们又发现了第50、51个梅森数,并且只是间隔一年,那次论文发布,学界内又掀起一阵寻找梅森数的热潮。


但。


没有任何最新的进展。


再之后,张庆亚等人没有再发论文,也没有宣布寻找到新的梅森数。


他们不宣布,并不是因为没进展。


而是为了憋一波大的。


当他们找到第52、53、54个梅森数时,好像有一条线把这54个数字串了起来。


那就是梅森定律!


然后。


代入他们的发现,他们找到了很多很多的新梅森数。


从结果倒推,他们都属于梅森数。


这一发现,也就意味着,梅森数的存在是有规律的,他们不是无序排列。


他们只是看起来无序而已。


有些时候,突破就是这么简单,如果是其他人率先发现52、53、54个梅森数,他们或许也能找出其中的规律。


这三个数字,就是最关键的那一块拼图。


这一天。


无数人望洋兴叹。


早知道,早知道就差那一步,说什么也要全力攻关。


梅森素数可是极为有名的猜想之一,困扰人类数千年,结果,就那么棋差一招。


同日。


浙大小礼堂,李杰联合院方、校方进行了一场小型毕业答辩。


精心筹备的几人,完美的完成了毕业答辩。


然后,李杰给他们颁发了正式的学位。


“恭喜你们,你们毕业啦。”


话音刚落,几人齐声高呼,太不容易了。


台下。


数院的教授们纷纷面露微笑,这次的证明,又一次打响了浙大数院的招牌。


而且,他们几个还受邀参加了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虽然不是一小时报告,但45分钟报告会,也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资历,放眼国内,那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另一边。


魏东奕和朱朝阳看到师哥师姐毕业,眼神里既有几分羡慕,又有几分喜悦。


同时,他们也开始思考各自的毕业课题。


跟张庆亚他们不同,李杰并没有给他们规定具体的课题,他只是给出一个大方向。


具体选什么课题,先看他们自己。


他们两个的选择也不一样。


魏东奕是硕博连读,朱朝阳虽然也是,但他的博士阶段放在了国外。


普林斯顿。


那是他爹朱永平给的建议。


不知道他们父子俩是怎么商量的,反正朱朝阳决定在普林斯顿读博,等博士毕业再回来。


而张庆亚他们几个,除了那两个国外学生选择回国,剩下的三人都收到了浙大数院的聘书。


留在浙大,带带课,搞搞研究,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