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2章 人在燕京,很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章人在燕京,很饿


躺在床上,听着耳边传来的呼吸声,李杰摸了摸肚子。


饿啊。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不是一句空话。


在这个人人缺衣少食的年代,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


老陈家一家六口人,虽然是双职工,但四个孩子,嗷嗷待哺,成人又和儿童的定量不一样。


想要吃饱饭?


那不用想了。


好在陈母胡桂兰是副食品店的售货员,买东西比普通人方便一点。


这年头,售货员不仅是铁饭碗,还非常牛气。


什么时候有什么货,最先知道的就是他们,内部员工给自己买的东西,品质不可能差。


但。


一家人还是吃不饱饭。


如果晚个一年,情况就好很多。


15周岁,一个很尴尬的年纪,晚个一年,他就能进厂上班。


对于进哪个厂,他的去向已经确定。


一家木材加工厂。


也算是子承父业,陈父和陈母很早之前就跟他提过,他可以顶替过世父亲的名额进厂。


不知他能进厂上班,小媳妇陈青也能跟着一块进厂。


年龄一到,两个名额,直接上班。


上了班,家里的情况就能大为缓解,从两个人养四个人,摇身一变,成为四个人养两个人。


‘何大海’能有两个名额,那是因为他父母是死于工厂的意外,有贡献,这个名额一直保留着。


虽然有两个正式工名额,但他父母是什么时候离世的?


60年。


那是什么岁月?


养活自己都困难,更别说养活一个孩子。


加之何大海父母在燕京又没有亲人,于是,他就成了‘孤儿’。


最终,还是何父身前的朋友陈福生伸出了援手。


收养了何大海。


一养就是十年。


从小到大,陈家也没搞什么区别对待,不论是亲生子女,还是所谓的‘童养夫’。


一视同仁!


十年的养育,别说是一个正式工名额,就是更多,那也不为过,何况,另外一个名额是给了小媳妇陈青。


算来算去,还是一家人。


顶岗什么的,李杰完全没有意见,他现在只想着填饱肚子。


不过。


70年代的燕京,还真没什么渠道。


虽然有黑市存在,但他一个待业青年,哪有合法挣钱的机会。


什么上山打猎,下水捉鱼,不存在!


四九城,哪有地方给你搞这些。


想着,想着,李杰决定先睡觉,大活人还能让屁给憋死不成。


明天。


明天就去街上溜溜,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就是那帮小将们,得离远点。


他没兴趣参与那些有的没的。


……


咯!


咯!


咯!


次日。


在公鸡的鸣叫声中,李杰缓缓睁开眼睛,回头瞄了一眼,十二岁的陈焕,还在睡觉。


这小子的睡相,有点差。


“小焕,醒醒。”


跟往常一样,李杰把陈焕给叫醒了。


这小子还得上课。


虽说现在复课了,但学习环境嘛,闹哄哄的,如果不是那种十分自律的学生,恐怕学不到什么东西。


好巧不巧,陈焕就是那种很自律的人。


否则,恢复高考之后,他也不可能第一年就考上北师大。


7-80年代的北师大,很难考的。


论含金量,仅次于清北。


老师。


铁饭碗。


“大哥,早上好。”


陈焕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而后又擦了擦嘴角留下的口水痕迹。


“早。”


“起吧。”


说话时,李杰已经穿好衣服,他们俩个住的是一间单独的小杂间,大概十二三个平方。


未来,这里也是李杰跟陈青的婚房。


是的。


两人还没成年,婚房已经提前规划好了。


对于陈青这个小媳妇,李杰全盘继承了苏醒前的记忆,挺有意思的小丫头。


原则性很强。


很踏实。


原剧中,何大海和陈青的婚姻虽然波折不断,但也是老陈家几个孩子中,最幸福的一对。


念及至此,李杰瞄了一眼正在穿衣服的陈焕。


这小子,用现在的话,那叫痴情种子,叫深情,用后世的话,那叫舔狗。


林平平那姑娘,跟陈焕其实不合适。


尤其是去了阿美瑞卡之后,回国之后张口老美如何如何,闭口燕京如何如何。


“大哥?”


眼见李杰看着自己,陈焕疑惑道。


“没什么。”


李杰轻笑一声:“赶紧点,老娘今天蒸的是大白面馒头。”


“啊?”


闻言,陈焕立刻加快了动作。


白面馒头,好东西!


一想到又大又白的馒头,陈焕就忍不住流口水。


粗粮馒头吃多了。


就好那一口白面馒头。


哪怕是干吃,什么馅料都没有,那也是极品美味。


少顷。


陈焕兴冲冲的跑到小厨房,嗅着蒸锅里飘出的面粉香气,小子一脸满足。


“妈,今天是什么日子?”


“什么什么日子。”


胡桂兰瞅了一眼傻乐的儿子。


“馒头啊,馒头!”


陈家的厨房很小很小,只有两三个平方,只能站的下一个人,陈焕只得靠在门框上,踮着脚尖,直勾勾的盯着蒸锅。


“店里新到了一批白面,我就买了一点。”


作为售货员,买点面粉,那是手到擒来,只是,胡桂兰也挑,有些时候,面粉品相不好,她难得换。


这一次的面粉很新,很新,那股麦香,很纯正。


在正式开卖之前,副食店的职工,抢先买了一批。


“妈,好香啊!”


嗅到厨房飘出的香气,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的跑到厨房门口。


“馒头马上就好。”


胡桂兰呵呵一笑,他们家里都很偏爱小丫头。


从小到大,短着谁,也没短过陈晓鸥。


“哥,姐夫呢?”


陈晓鸥左瞄右瞄,没看到李杰的身影,不由问了一句。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


陈焕低头捏了一下妹妹的脸蛋:“叫大哥,大姐跟大哥还没结婚呢,等结婚了才能改口。”


“迟早的事嘛。”


陈晓鸥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人小鬼大道。


“死丫头!”


路过的陈青,啪的一下,敲了敲妹妹的脑袋。


“一天不打,皮作痒了是吧?”


“妈,我姐打我!”


陈晓鸥小腿一蹬,从陈焕腋下钻进了面积狭小的厨房。


“该!”


胡桂兰巴拉了小丫头一眼。


一天天的,尽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