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25章 下海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5章下海吗?


积水潭医院。


“焕儿,恭喜!”


李杰带着老婆孩子,提着补品前来探望李雪。


陈焕跟李雪生娃了。


一个男孩。


六斤九两!


很健康。


大孙子降世,最高兴的莫过于老陈家两口子,孩子没出生之前,胡桂兰已经开始考虑内退。


今时不同往日。


从前,副食品售货员是稀缺岗位,各种物资随便挑,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逐渐席卷全国。


票证虽在,但早已失去了统治性地位。


即使是初生的市场经济,依旧给华夏带来了极大的活力。


以鸡蛋为例。


60-70年代,鸡蛋不仅不好买,还不是特别新鲜,而今,鸡蛋既新鲜,又好买。


至于瓜果蔬菜,个体经济带来的冲击,远不是副食品店能够抵挡的。


买菜谁还去副食品店啊?


门难进,脸难看。


不如菜市场。


那边都是个体户,买菜能讲价,还能看到笑脸。


服务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昔日副食店哄抢的盛景,今日已然不见。


道一句门口罗雀,那也不为过。


因此。


退不退休,全凭胡桂兰的心思,真要办理提前退休手续,领导只会高兴。


少分一个人的工资啊。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这不。


预产期快到了,胡桂兰果断办理了内退手续。


接下来她的任务只有一个,带娃!


毕竟,陈焕和李雪都有工作,白天没法带孩子。


一家人已经商量好了,白天由胡桂兰照看娃娃,等小两口下班,她在回家。


虽说小杨胡同距离北师大教师公寓有点远,来回需要近四十分钟,但搁在老太太眼里,那是个事吗?


什么都没有大孙子重要。


大孙子有了,老头、老太又开始操心住房问题。


教室公寓好归好,就是小了一点。


没孩子还好。


有了孩子,一家三口人住在一间屋子,短时间倒没什么,但孩子越来越大,那就是问题。


但。


住房问题有点无解。


受困扰的不止老陈家一家。


京城上千万人口,超过半数都有住房困难。


这里的困难是指那种非常亟需解决的需求,如果条件放宽,抛开一部分级别比较高的领导们。


九成半的人,都有难处。


谁家不想住的又宽敞,又整洁?


只是做不到而已。


分到房子的职工家庭倒还好,一家人挤挤,总归能过,那些人均不足五平方的家庭,才是困难户。


然而。


商品房市场,方兴未艾。


福利住房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也不知道哪天轮到自己。


反正很难解决。


老陈家两口子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好在时间还早,泉泉才刚刚出世,六岁之前基本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十岁以后,倒是个麻烦。


孩子大了老是跟爸妈住一个房间,总归不好。


陈福生和胡桂兰担心住房问题,陈焕倒不是特别操心。


十年时间,很长。


过去这些年,四九城几乎一年一个样,谁知道十年后是什么情况呢?


些许,下一轮福利房就要开始了。


福利分房,单身未婚跟已婚不是一套标准,已婚未生子跟已婚有子,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陈家长孙出生,倒是冲淡了青儿心里的烦恼。


陈青跟李杰虽然是一个总厂,但真正分起来,两人并不是一个分厂。


又一年过去。


一分厂、二分厂的日子更难过。


工资没涨不说,还欠薪。


两家工厂都开始欠。


李杰领导的三分厂能赚钱,但五百来号人挣的钱,哪能撑得下近2000人的大厂?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去年年终,厂里又从三分厂调集了一批资金,如果不是李杰据理力争,恐怕连年终福利都发不下去。


三分厂持续输血一分厂、二分厂,不仅让一分厂、二分厂闹得不开心,三分厂厂内也有不少怨言。


凭什么啊?


他们挣的钱,凭什么要分给一、二分厂?


三月份那会,三分厂的几个职工还跟一分厂的人干了一架。


那一架,差点变成大群架。


矛盾激化程度,相当剧烈。


如果继续这么干,三分厂迟早给一分厂、二分厂拖垮。


虽说厂内矛盾重重,但总厂那边却异常的没有发声。


甚至有继续扩大输血的架势。


原因嘛,不难猜。


有些人呐,盯上了京西木材厂。


即将推行国营工厂承包制的消息,瞒不过一些人。


承包?


怎么承包?


什么情况下才能承包?


那肯定是工厂连连亏损,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才能被承包。


正常情况下,盈利的工厂怎么可能对外承包?


京西木材厂虽然不是那种非常暴利的工厂,但它有一个优势。


能赚外汇。


这年头,外汇比什么都好使。


问,如何承包一家盈利能力不错的工厂?


分三步。


第一步,找准目标。


第二步,让它亏损。


第三步,承包。


破船还有三根钉,作为一家老牌工厂,即使总账连连亏损,京西木材厂也有一定的价值。


像这样的工厂,那些顶级二代肯定不会拿正眼瞧。


但。


顶级又有几人?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顶层的人瞧不上,中下层的人会把它当成宝。


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一分厂、二分厂的困境,几乎无解。


陷入连连亏损的怪圈,要说全是人为,那肯定不对,大概一半一半的样子。


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李杰完全不像搭理。


真被承包了,大不了走人。


下海,未尝不是一种出路。


有三分厂的班底,重新办一家家具厂,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三分厂的核心竞争力是那地皮、机器、渠道吗?


从来不是。


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至于积蓄问题。


那也不是什么难题。


近些年,李杰的确没有存下多少钱,几万块对于成立一家工厂而言,那是杯水车薪。


但,他可以从手工作坊起步。


再不济,客串一回‘家具仙人’,狠狠地从小日子那边挣上一笔,要不了几年,开厂子的钱就有了。


完成了原始积累,后续就是简单地滚雪球。


有他在,雪球只会越来越大。


届时,再培养几个徒弟,他就能慢慢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