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35章 反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一达的失败,是偶然,也是必然。


他虽说吃过不少苦头,但之后,林家迎来了否极泰来。


归京之后,林一达步步高升。


做什么,成什么。


商业部。


国企老总。


下海。


倒卖批条。


琼省房地产。


股市。


几乎每一个风口都被他踩准。


不过十几年,林一达就变成既富又贵的高层。


巅峰时期,林一达的资产规模,更是高达五千万。


虽然有不少是借来的钱,以及股市里的浮盈。


但,90年代初的千万富翁,含金量远比后世的亿万富翁要强。


强得多!


然,命里终有时。


一场积年累月的股灾,让这位天之骄子降落凡尘。


换做是旁人,这个跟头一辈子都爬不起来。


但。


老林家终究不是普通人。


林一达破产之后,虽然没了昔日的富贵,但跟普通人比,仍然是人上人的日子。


以老林家的人脉,给他找一份企业老总的职位,绰绰有余。


即使没有老林开口,仅凭林一达过去这十几年的履历,执掌一家企业,也没有任何问题。


90年代,一切都很快。


私人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全在告诉发展。


人材非常稀缺。


林平平虽然是留学归来的高材生,但论能力,远不如她哥。


……


明华小区。


老林家的风风雨雨,丝毫没有影响到老陈家的喜气洋洋。


拆迁一年多,安置小区终于迎来了交房之日。


小杨胡同的数百户人家,全部分在了同一个小区,准确来说,楼栋都是挨着的。


日后走门串户,同样不费事。


但,高层小区跟大杂院,终归不一样。


串门更麻烦了一点。


住在大杂院是怎么串门?


大部分人家,白天都是敞着门的,走几步就到了。


择菜、洗衣服都能聊天。


而在小区,情况又不一样了。


鲜有人白天敞着门的。


串门不仅多了上下楼的功夫,还额外多了一道敲门的手续。


别小看这一点点差别。


多了这点事,串门的欲望,那是大大削减。


以前的串门那是忙活时,正好碰到。


现在?


那是正儿八经的拜访,串门。


性质完全不一样。


不过。


那都是未来的事。


今天的明华小区只有喜气。


虽说燕京市区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但各种喜气的气球、礼炮,通通都买了起来。


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悦、兴奋。


不论老少,皆是如此。


房子啊。


深入很多人血脉里的东西。


有栖身之所,才能称得上家。


住了一辈子四合院,各种乱七八糟的事一大堆,今天,终于能够住上楼房了。


即使拆迁时有着诸多的不快,现在都被喜悦给冲淡了。


“妈,你看,703,这就是我们家了!”


“隔壁704也是!”


陈晓鸥抱着老娘的胳膊,一边指着两家相邻的房子,一边介绍着周边。


“对了,以后你们要是去菜市场,直接做25路公交就行。”


“虽然远了一点,但再过一年多,应该就有新的菜市场建起来。”


“还有小卖铺……”


安置房的位置,肯定没有原来那般好,明华小区已经是三环外了,由于是新校区,周边的配套设施还很简陋。


最近的一个菜市场,超过五公里。


五公里,开车也就几分钟的事,但90年代,有几家有车的?


便是四九城,那也是少数中的少数。


街上最多的出租车、公交车、公务车。


如今。


只有学校、社区医院,以及公交线路的配套比较成熟。


剩下的,没个一两年时间,恐怕很难面面俱到。


这还是高速发展期的情况下。


换做是十几年、二十年之后,‘鬼城’太多。


现在不一样。


分到房子的家庭,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没有额外住房的。


全是租房。


现在房子下来了,他们恨不得立刻搬进来。


“妈,装修的事,交给我吧。”


李杰跟青儿一块逛了一圈,然后把装修的事揽了过来。


“回头我找人装。”


“不用,不用。”


胡桂兰连连摆手:“回头找几个师傅,刷刷白,再打几套家具就行了。”


“那怎么能行。”


李杰笑道:“妈,这楼房装修跟四合院不一样,就说这水电吧,以后管线埋起来,那是要住一辈子的。”


“随便找人,肯定不行。”


“而且,很多装修材料都有污染,便是装好了,也得晾个一年半载,到时候才能入住。”


“另外……”


接着,李杰给老丈人、丈母娘一通忽悠。


也不能算是忽悠。


那些都是真的。


装修的门道太多。


随便找几个游击队,肯定不行。


住的也不放心啊。


毕竟,家里两个孩子,寒暑假都会过来住,不说装的多豪华,至少要住的安心。


“那就麻烦你了,大海。”


陈福生嘱咐道:“不过,装修的钱,不能让你出,有多少,报多少,我们有钱。”


“好,好。”


李杰自是一口答应下来。


弄一个阴阳账本,压根不费什么事。


“装修肯定如实报,但家具就不用了,那套打好的家具,都是用的废料,不花钱。”


这一点,老陈家两口子没再拒绝。


分的太清了,不免生分。


何况。


大海也不是说谎,那个工作室,他们俩口子去的次数虽然不多,但这些年,一年总归会去个几次。


各种料子,的确不少。


那些定制家具的人,财大气粗,料子只取最好的部位,边角料全部留给了大海。


虽说女婿的手工费很贵,但好歹是岳父岳母,且从小带大,接受点孝敬也正常。


就这么三言两语的功夫,装修的事就定了下来。


其实。


装修的人马,李杰已经提前找好了,虽然他日常工作不太跟装修公司打交道。


但经年累月,认识的人也不少。


倒是花多少钱,得盘算一下。


肯定不能装得太豪华。


老陈家两口子又不瞎,真搞得太好,哪怕不熟悉建材市场,也能察觉点什么。


装得简单点也好。


简装,也可以很贵。


很好。


李杰定下的预算是八万块。


90年代的八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