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919章 不再忍了(二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章节内容开始-->“这不是奢侈,果脯要保存长时候,用银刀更好,菜刀有铁锈,果脯易坏!”杨若晴解释道。


搁在现代社会,做这些大多是用不锈钢的刀和盘子。


这时代,她找不到不锈钢用品。


索性就用银器来取代了。


孙氏和大孙氏做事很利落,很快就照着杨若晴的吩咐把杏子和猕猴桃切成了一块块果肉。


这边,洗干净的锅里,水已经烧沸。


杨若晴把称量好的焦糖放到水里,又放入了适量的甘草,陈皮,山楂片儿。


待到锅里沸水的色泽发生变化,她再把果肉放进去一起烫,焯。


用竹捞子捞起来放在簸萁里,控干水分,搁在那里静置,腾出手来,接着焯下一批果肉。


众人都有分工。


孙氏和大孙氏的差事就是洗果子,削皮切肉。


白老五伺弄灶膛里的火。


杨华忠负责晾,手里拿把芭蕉叶子做的扇子,驱赶蚊虫和苍蝇,不让它们碰到那些捞出锅的果肉。


“晴儿,我做点啥?”骆风棠还没分到差事,急了。


杨若晴抿嘴一笑:“骆大伯从前打铁的那口大铁桶我下昼就借来了,你去把里面的火生起来,记住得用果木炭!”


骆风棠爽快点头,转身忙活去了。


等到这边果肉的水分控得差不多的时候,杨若晴把它们放进大铁桶里,进行最后的烘干环节。


烘干是在一个接近于密封的高温环境下进行。


白老五围着那铁桶,转了好几圈。


跟杨若晴这问了好几遍啥时候能揭桶盖。


杨若晴都只是摇头。


时间到了,自然就揭了嘛。


终于,在白老五问第十遍的时候,杨若晴放下了手里的竹捞子,擦干净双手来到了大铁桶旁。


孙氏她们都围拢过来,见证这奇迹的一瞬间。


当大铁桶的盖子被骆风棠撬开,一股异样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直流口水。


别说是这灶房里的人了,就连在东厢房挑灯夜读的大安都忍不住跑了出来。


“姐,啥东西这么香啊?”


他问。


“你来瞅瞅不就晓得了嘛!”


杨若晴的笑声从灶房传了出来。


大安跑进了灶房,刚好瞅见杨若晴把从铁桶里拿出来的杏干和猕猴桃干均匀的铺在两只大筛子里。


热腾腾吗,香喷喷,让人怎么闻都闻不够!


孙氏拿了一只小碗,趁热捡了几个到碗里,转身放到灶台内侧贴着灶神爷相的位置。


白老五看到孙氏供给了灶神爷,不再忍了,伸手就抓了一只杏干放进了嘴里,大口咀嚼起来……


“味道咋样?能吃不?”杨华忠微笑着问白老五。


白老五竖起一根大拇指。


“夜里我吃了三碗饭,这肚子半口水都塞不下。这会子咋突然就饿了呢!”


白老五道,又抓了一只猕猴桃干放进口中。


“老好吃了,这么好吃的杏干和猕猴桃干,就算是皇帝老儿也吃不到啊,咱们比皇帝老儿都有福!”


白老五边吃边赞。


杨华忠他们全笑了。


能得到白老五的夸赞,这说明晴儿的果脯做的好。


这边,杨若晴微笑着招呼大家都吃。


做的第一批果脯自然是要跟最亲近的人分享的。


赚钱重要,跟亲人分享快乐,更重要。


杨若晴自己也拿了两块来尝尝。


对美食有着一定鉴赏标准的她,也忍不住对自己做出的果脯感到自豪了。


加入了甘草陈皮和山楂,让甜味变得更加的自然,且丰富多彩,层次分明。


让你的舌尖,体验到的,不再是单调的甜。


而是一种甜中带酸,酸中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甘润。


咀嚼的时候,很有嚼头,吞下去,回味无穷。


而且有这几位药草的参与,果脯更利于保存。


“这果脯是稀罕物,明个给大家伙都送些去尝尝鲜儿。”孙氏提议道。


杨若晴点头。


家里的亲戚朋友得送一些。


运输队采药队的成员们,也得送一些。


杨若晴又做了两批果脯后,孙氏和大孙氏基本已看懂了。


教会了她们,这一块杨若晴就不用再多操心了。


……


“晴儿,谁来的信?信上都写些啥呀?”


骆风棠探过身来,询问杨若晴。


这封信,是早上大舅送大安和大杰去镇上学堂念书,周大厨等候在学堂门口。


说信昨日傍晚到的天香楼,让晴儿大舅转交给晴儿。


听到骆风棠问,杨若晴把手里的信交给骆风棠,让他自己看。


骆风棠看完后,讶了下。


“你跟邹家那边约定的诊断日子不是月中吗?况且这个月的月中你已去过了呀,咋又来信催你去?”骆风棠不解。


杨若晴琢磨了下,道:“信,是邹夫人写的,其中原因她没细说,但我猜测十有**跟邹林儿有关。”


骆风棠沉默。


杨若晴道:“我明日去一趟县城,看看什么情况。”


月中的时候她给邹林儿做过一回检查,邹林儿身体状况较之从前,有了非常明显的好转。


应该没什么大事,她暗想。


骆风棠道:“我陪你去。”


杨若晴道:“可是,采药队和运输队那块……”


“晴儿你真是忙傻了,”骆风棠笑。


“你不是说,明日歇息一日,让大家伙都在家休息休息么?自己倒忘记了?”他道。


杨若晴拍了下自己的脑袋。


“哎呀,瞧我这记性。”


“那成,明日咱一块去县城,刚好大安他们学堂明日也放假一日。”


“我把大安大杰也带上,这段时日他们念书很辛苦,带去县城放松放松,顺便给他们置办些笔墨纸砚。”她道。


……


两小子长这么大,最远的地方就到过清水镇。


去望海县城,还是头一回。


两小子都很兴奋,天刚亮,骆风棠就赶着马车过来接这姐弟仨了。


大家吃过了孙氏做的早饭,在孙氏的叮嘱下上了马车,往县城的方向驶去。


出了清水镇后,两小子坐在车厢里,望着路边闪过的景色,小声的议论着,交换着彼此的看法。


杨若晴跟骆风棠并排坐在马车前面。


也是一路闲聊。


天气不错,阳光明媚,微风阵阵。


真是应了那句话,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我带弟弟们去县城……章节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