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异世界征服手册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分房(下)(二合一大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工龄评分9.6,绩效评分9.8,品行评分10.0......七项综合评分62.8分,排名759......”


通告栏边,黄玉胜正反复的看着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在不久前。


当在得知其中一位幸运儿就在现场时,现场的众多工人们便自发的让出了一条道路。


或恭维或羡慕,使得黄玉胜很轻松的便来到了这处公示边上。


正如祁江所说。


在这次公示中,所有工人都被按照几个项目打了分。


并且以此作为唯一的筛选依据。


具体项目分别是工龄、工作绩效、领导评价、缺勤率、工损、家庭情况以及职能贡献七个类别。


黄玉胜之所以能够从数万名工人中脱颖而出,其本身的工作态度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9.6分其实还有些低了。


另外作为最先一批入厂的工人,黄玉胜在工龄方面仅次于前往生命实验基地搬砖的那些流民。


因此工龄方面他也几乎得到了满分。


最后一点则是他的家庭情况。


黄玉胜的父母虽然年纪不是特别大,但由于肢体残缺而无法成为工厂的工人,同时家中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妹妹,整个家庭的收入全靠黄玉胜一人在支撑。


因此在家庭情况方面,黄玉胜也得到了一个9.6的评分。


这代表着他的家庭要比普通家庭更艰巨一些,也是很符合实际的一个分数。


几个优势分数一综合,最终令黄玉胜脱颖而出,成功成为了那1243个幸运儿之一。


那可是不漏风不漏雨,也不用和别家人挤在一间帐篷里的职工房啊......


“玉胜,玉胜!”


就在黄玉胜有些出神之际,方大勇的大嗓门忽然将他拉回了现实。


黄玉胜顺势看去。


只见方大勇正和赵石头以及那位老钳工一起,站在在十多米外朝他挥手示意。


随后他又看了眼周围依旧拥挤的人群——很明显,出去要比挤进来容易的多。


加之此时该看的信息也都看完了,因此黄玉胜只是略微迟疑了几秒钟,便返身离开了最前排。


又是一阵不轻松的推搡过后,黄玉胜终于与方大勇三人汇合到了一起。


“来,咱们走这边吧。”


黄玉胜一边招呼几人远离人群,一边看了眼另一个角落的查询机器,问道:


“怎么样,大勇,赵大哥,马大爷,你们的分数都查到了吗?”


不久之前。


在祝贺黄玉胜分到房子后,“落榜”的方大勇三人也没干站着。


他们趁着人少跑到了机器边,迫不及待的查询起了自己的分数。


顺便判断一下自己离分房还有具体多远的差距。


至于马大爷,指的便是那位老钳工,全名马旺。


听到黄玉胜的问话。


方大勇朝他挥了挥手中的一张纸条,说道:


“出结果了,我54.3分,赵大哥52.5,马大爷57.6。”


“嗯?57.6?”


黄玉胜诧异的看了马旺一眼,说道:


“我记得公示栏上最后一名的分数是58.5吧?


马大爷,您这分不一般啊,离门槛就一分不到。


这样看来,您下次很有可能会分到一套房子了?”


马旺闻言,脸上抑制不住的浮现出了一缕笑容,不过还是摆摆手道:


“我的儿子儿媳逃难的时候全死了,只留下一对没长大的孙子孙女,所以我的家庭分很高。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劳什子‘年龄系数’,好像是年龄越大分数就会越高一些。


我的啥‘系数’是1.1,所以加起来分数会显得高点。


当然了,这种事也说不准。


也许下次其他人分数更高也是有可能的......”


马旺嘴上说的很谦虚,但脸上的笑容却表明了一切。


此时此刻。


他那满是褶皱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向往,丝毫不见当初那副阴谋论的悲观。


不得不说。


分数的公式方式实在是太直观太有说服力了。


任何人都能查到自己的分数,对于其他人的分数也能有个大致判断。


比如某某兄弟都是厂工,家里只有母亲一人。


那么他的家庭分数应该在五分上下,多了肯定就有问题。


又例如同车间某人平时比较懒散,绩效评分差不多是4.5左右。


这也就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另一边,赵石头则满是羡艳的看了马旺一眼。


他和方大勇都是后来才被吸纳进赤县城的流民,因此工龄评分非常吃亏,只有四到五分。


其余分数也中规中矩,总分在整个厂区所有工人里排名一万开外的样子。


这种分数想要短期内分到房子,难度说实话还是不低的。


随后方大勇忽然想到了什么,对黄玉胜说道:


“玉胜,你还记得隔壁车间的王麻子吗?”


黄玉胜点点头,有些奇怪的反问道:


“记得啊,王灵嘛,他怎么了?”


方大勇撇了撇嘴:


“这次他排在一千三百多名,也分到房子了。”


黄玉胜不由停下脚步,惊异的看了他一眼:


“王麻子分到房子了?


不对吧,他不是比你还晚进厂的吗?


虽然他家里有个瞎眼的老母亲,困难是困难了点,但不至于靠着这点就分到房子吧?”


“他的职能贡献分高呗。”


方大勇眼中闪过一丝羡慕,摇着头道:


“前一段厂子里不是搞什么调研吗,那小子跑去领导那边提个了建议。


当时大家还当笑话看呢,结果没想到真被领导采纳了。


按照查分机器那边干事的说法。


王麻子的建议减少了啥百分之几的能源消耗,节省了不少钱呢。


具体的成果有个啥论文,可以去夜校那边查。


这次王麻子的职能贡献分直接给了15分,一下就把总分拉上去了。”


黄玉胜咂了咂舌:


“我去,15分?”


在七大分数中,


最前面的工龄、家庭等六大项目的分数上限都是十分。


唯独第七项,也就是职能贡献这项不设分数上限。


只要工人提出过有效的改进方案、重大事件中有凸出表现、或者在社会上做出了优异贡献等等,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分数。


黄玉胜之所以总分只有六十出头,主要原因便是因为他在职能贡献方面几乎为0,只有一个安慰性的2.5。


如果不是前面的基数够高,以及其他人职能贡献普遍也有限。


黄玉胜这次未必就能分到这套房子。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王麻子这个先例的曝光,接下来注定会有大量的工人将心思投放到职能贡献上。


不过比起这些旁门末节,更关键的一点是.......


兔子们的公信力又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


随着今后赤县城的扩建,注定将会有更多的流民被收拢融合。


长远时间来看。


如今的这些工人定然将会成为今后的顶梁柱,也是整个工农阶层的中坚力量。


一旦他们对兔子们的公信力极度信赖,那么很多事情便会好办许多。


而公信力一旦下降.....


唔,这里就不多浪费笔墨了,dddd。


随后黄玉胜几人边走边谈,就这样回到了厂房里。


他们所在的二号厂房一共有三十多个车间,员工数量接近千人。


黄玉胜和方大勇在的车间是六号,也叫作六组。


赵石头和他们属于隔壁邻居,来自九组。


马旺则要远一点,来自二十二组。


不过马旺的车间虽然较远,但他有很大可能成为下一批分到房子的幸运儿。


因此出于比较长远的‘邻居’角度考虑,黄玉胜等人一路上倒也没疏远这位老爷子。


众人最后在厂房外分别,约定有机会再一起吃吃饭聊聊天。


毕竟今天的相遇也算是一种缘分,男人间的交情就是这么简单,只要脾气对的上那就撸串走起。


与赵石头和马旺分开后,黄玉胜跟着方大勇一起回到了组内。


结果刚一进组。


二人便见到了等候于此的车间主任梁光平,以及.....


一大堆同事羡艳甚至嫉妒的目光。


此前提及过。


这次兔子们分房的概率是六万人里抽四千,也就是十五分之一。


当然了。


六万人包括了很多没进厂的群体,这个比例在工厂里要小点。


大约是四万抽四千,也就是十分之一左右。


因此一个比较普通的车间,理论上也就有两三幸运儿。


如果运气再非酋一点,说不定只有一个甚至零蛋。


黄玉胜他们小组便是这种情况:


整个车间二十多人,只有黄玉胜分到了房子。


而这么多的流民工,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特别淳朴没啥嫉妒心,这也不现实。


本土写个网络都有同行举报呢,更别说房子这种事情了。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


黄玉胜接下来在工作中或许会遇到一些麻烦。


不过黄玉胜对此并不在意,他本身就是那种交际圈很小的人。


此时此刻。


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梁组长,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搬到房子里去?”


梁光平今年六十四岁,是本土某家国企的退休老职工,因为工作经验丰富而被返聘到了大莫界。


他曾经经历过分配房子的年代,因此他深知一套房子的重要性,对于黄玉胜还是能够共情的。


面对黄玉胜的疑问。


他轻轻笑了笑,递来一份合同和一把钥匙:


“小黄,名单现在已经公示了,分到房子的工人只要签好这份协议,立刻就能搬进去。


合同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关键点。


一是房子的产权属于单位——也就是咱们自行车厂,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但只要你是我们厂子的员工,就能永久性的享有居住权。


住满五年后,你愿意花钱过户的话也没问题。


不过具体的价格就不是我这边管的了,到时候你要去找住建部。


第二就是房子每个月会象征性的收取一笔房租,具体金额是二十四块八。


不过你家庭的条件可以申请减免补贴,扣下来也就十几块钱吧。”


很久很久以前提及过。


赤县城在兔子们没来之前,每个月的短工工资大概是五十多铜。


也就是一百多华夏币。


因此基于这个工资水准,兔子们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大力度的去提升经济盘。


而是以一个相对柔和的方式进行着过度。


目前八个多月过去。


赤县城内工人的人均工资差不多是一千左右,物价方面比当初溢价了大约30%。


也就是收入翻了十倍,物价贵了三分之一。


非常完美的一个比例。


黄玉胜作为最初一批进厂的职工,如今的工资水平是每个月1300,到手大概1220左右。


补贴后十几块钱的房租,对于他来说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他接过协议后只看了几眼,便很果断的在上面签了字。


随后梁光平接回合同,将钥匙递给了黄玉胜,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黄,不动产权证过两天会有人事那边的同志发给你,交接的事情都会有人告诉你怎么做。


现在你要做的就一件事:


回家,带着你的家里人去看房吧。”


黄玉胜微微一愣,指着不远处的大钟说道:


“梁组长,这会儿还没下工呢,我要是走了........”


梁光平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放心吧,组织上特批的。


这种时候也不指望你有心思老实工作了。


对了。


职工楼的位置在城西的平愿井那边,很大的一个入口,不算难找。


进去的时候要扫人脸核验身份,注意别太失态。


好歹你也是咱们组里唯一一个分到房子的,多少代表着组里的形象。


好了,赶紧回去吧,明天记得按时上班!”


黄玉胜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被梁光平‘赶’出了车间,身后留下一片叽叽喳喳的讨论声。


就这样在车间门口呆立了一会儿后。


黄玉胜忽然回过了神。


只见他飞快的跑进车棚,找到了自己用员工福利折扣买来的自行车,脱下裤子...上的钥匙扣便往锁上捅。


咔嚓——


咔嚓——


咔——


心绪激动之下。


黄玉胜足足试了三次,才将钥匙插进了钥匙孔里。


随后他一踩脚踏板,飞驰般的赶回了家里——准确点说应该是城西救济帐篷,那个临时的家。


当黄玉胜回到帐篷里时。


他的父母正在与相隔仅有一个床位的‘邻居’聊着天,似乎是在交流着某种菜品的做法。


小妹则因为蒙学放假也正好待在了帐篷里,正在玩着一个泰迪熊的娃娃,不亦乐乎。


此前提及过。


这顶帐篷里住着三个家庭,足足十二口人,平日里有人往来出入都很正常。


因此一开始的时候。


黄玉胜的父母还没注意到自己儿子回来了,还以为是某个邻居家庭的成员进了屋。


反倒是他们对面的邻居一挑眉头,发现了黄玉胜的出现:


“咦?玉胜怎么回来了?”


“邵姨中午好。”


黄玉胜和邻居打了声招呼,随后打算将父母叫出去说话。


但话还没出口,他便反应了过来:


分房这种事儿不可能会瞒得过几位邻居,同时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儿,没必要藏着掖着。


因此他顿了顿,直接了当的对父母道:


“爹,娘,厂子里今天职工宿舍落成,我分到了一套。”


话音刚落。


帐篷里瞬间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过了好一会儿。


黄玉胜的母亲林桂梅才回过神来。


这位右耳失聪的妇人似乎没听清自己儿子的话一般,有些滑稽的掏了掏左耳,侧着脸问道:


“儿子,你说啥?”


黄玉胜走上前,轻轻的扶起她:


“娘,我们有房子了。”


也不知是不是手中有房给了足够的底气,黄玉胜此时忽然便得极有主见了起来:


他一手扶着母亲,一手拎起妹妹。


同时朝一脸惊异不知发生何事的邻居歉意一笑,接着对父亲说道:


“爹,别愣着了,咱们去看房子吧。”


.......


注:


又是一天9000字,这个月真爆肝了,明天双更养生一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