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秦时小说家 > 第二二七零章 沙丘英主(求票票)

第二二七零章 沙丘英主(求票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浮屠!”


“曾和南公提及那些人,那些人的传承来至于遥远之地的孔雀之国,浮屠之道乃是自一位身融万物的至高者传下。”


“其人浮屠世尊——释迦摩尼!”


“也是一位智者,以道理见长,修行不过随心,是以……追随者众多,浮屠世尊之后,数十年前,孔雀之国浮屠大盛,举国传道浮屠!”


“举国都是浮屠的传承!”


“是以,那里的浮屠之人很多很多,为光大浮屠之法,传播浮屠世尊之道,有许多浮屠修者离开孔雀之国,行走四方。”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将浮屠世尊的道理在大日之下每一寸土地上得到传承。”


“道!”


“也许那就是他们的道!”


“近年来,天宗玄清子也有相似的做法,于诸夏各地设立宫观,道者云集,传播道家道理!”


“不过……道家和浮屠二者的道理来看。”


“浮屠倾向于人宗的道理,很契合尘世入道,进而成就道理,天宗的道理则是超然许多。”


“果然浮屠不受任何限制,在诸夏传道,以一位身融万物至高存在留下的传承,非诸子百家中的一些小家可以相比。”


“说不得,浮屠之光明会遍布诸夏,于诸夏的诸子百家而言,也是一个重重的打击。”


“……”


“无为,有为!”


“无争,有争!”


“有舍,有得!”


“百家之道,殊途同归!”


谈及浮屠之道,逍遥子亦是有些不自觉的忌惮。


因为浮屠的道理的确很强,自己听南公说过一些,受益不浅,自己的真道宗刚刚建立,如若浮屠东入。


逍遥子不觉得真道宗可以争得过浮屠。


浮屠被拦阻在诸夏之外,玄清子布局分教开宗,估计也有那个意思,或许不能够长远的将浮屠拦阻门外。


起码,一些事情要变换一下。


越是无争的道,越是大光明的道理,越有大恐怖。


道法阴阳,便是如此。


近年来,诸夏间出现的与道合真层次不多,而浮屠孔雀之国却是不少,那也是实力的体现。


“浮屠!”


“以前也有所闻。”


“浮屠东入,定有大谋!”


高渐离颔首。


尘世间,名利相争,尤其是入世间的道理,更是如此。


浮屠想要进入诸夏,定然有所图谋?


不吝啬道理的传播?


看似好事,实则长远而观,浮屠势大,诸子百家如何?


然……那些事情自己现在影响不了,干涉不了,墨家现在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说抵抗浮屠了。


太遥远了。


墨家现在要做的,是落下传承,进而……壮大。


“不过,也无需担心。”


“秦国以法治国,浮屠的道理只能为小道,不可能为大道,真的壮大至孔雀之国那般,是不可能的。”


“除非秦国将来不存,却……只怕将来就算秦国不存,它留下的痕迹也会被承袭。”


逍遥子驭马而行,继续说道。


一些事情现在担忧太早了,而且诸夏这里不是孔雀之国,诸夏这里的道理也很强。


儒家的道理。


农家的道理。


法家的道理。


道家的道理。


均可历经岁月的洗礼,浮屠虽强,也会受到限制,因为……那也是道,道不是唯一的。


“接下来要借助浮屠之力化去生死印,却是欠下情分了。”


高渐离无可奈何。


墨家现在欠了诸子百家许多情分,有些情分都没有来得及还,有些情分却需要偿还的。


“哈哈。”


“如何觉得是坏事?”


“未必不是好事?”


“就看将来如何了。”


逍遥子笑言。


以浮屠之强大,墨家如果将来传承不坠,定会和浮屠有更多接触,未尝不是好事。


“逍遥先生所言甚是。”


高渐离讶然。


道理是如此,终究……许多事情需要揣度。


……


……


“庄!”


“农家那边传来消息,六贤冢沦为废墟,屹立于六贤冢数百年的神农石像不存。”


“农家还是选择了那条路。”


“苍璩!”


“田言!”


“一年的时间,堂堂诸子百家实力最强的存在,会走到这一步,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


消息传入兰陵。


紫兰轩内。


如故的二楼一隅雅间静室,一览手中的密信文书,紫女美眸视线一转,落在临窗而立的黑衣人身上。


农家的事情已经定下了,现在的动静是……选择。


投诚!


投降!


坐拥数十万弟子的农家选择了这条路,紫女轻叹一声,本以为会有一场相当大的冲突。


而后泗水乱象升起,波及旁边郡县,诸国残余之力相随,百家而动,新的机会起来。


眼下,一切成空。


却是,于更多的农家弟子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少了一场冲突,也少死一些人。


“意料之中!”


孤傲之言回应。


“苍山那里应该也收到讯息了。”


“以我们进来铺就的暗子所报,六贤冢的那些人会前往东海郡、琅琊郡居多。”


“农家,自此隐匿,以待良机。”


“比起墨家,他们幸运了许多。”


“可惜,杀害田猛的凶手还没有找到,也许,那个凶手现在看来已经不重要了。”


苍山之地,神农堂残余之力汇聚之所,那里群山连绵,很少有人前往,而且……只要他们不惹事,一般官府也不会出力擒拿他们。


于现在的秦国来说,安抚整个山东诸地才是首要之事。


可惜。


落在紫兰轩、流沙头顶的黑锅还没有扔掉。


“田言!”


“她越来越不简单了,能够从这般的乱局走到最后,赢到了最后。”


“就算没有苍璩的插手,怕是她也足矣掌控大局,甚至于驾驭六堂。”


“这个女子……背后还有别的力量,以她之力,以烈山堂之力,无法做到这种事。”


“庄,田言是罗网的人!”


“罗网!”


“夜幕!”


“子房所言!”


“一些事情就算不知道真相,也能够猜出七七八八。”


“那些人想要报仇,想要借助农家之力,这一次未成,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借助秦国之力,他们的力量只会更强。”


“明岁嬴政东巡,他们的力量更是可以直接铺至兰陵城这里,我们是否要提前准备一下!”


“虽然有你和狼神坐镇,足可无碍,终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紫女放下手中的密信,踏着绛紫色的高靴,也是朝着窗前走去,当年夜幕的残余之力,想不到也要成为大患了。


夜幕汇入罗网。


罗网也要对流沙动手。


窗外……一片祥和安静,此刻刚过午时,紫兰轩内并无大事,红莲正在巡逻一个个地方。


她现在正在成为一位独当一面之人。


紫女喜欢看到那一幕,如果他还活着,也肯定喜欢看到红莲如此的,其实……红莲只要好好活着,就很好了。


“那些人……不为大患。”


“除非他们想死。”


黑衣人轻轻摇头。


夜幕!


当年就被流沙击败,如果不是他们隐匿于黑暗之中,难以清理干净,也不会有今日的大患了。


至于现在还要来找麻烦。


紫兰轩无惧。


因为,他们已经露面了,不在彻底的归于黑暗,那就是他们的弱点。


“还是做一些准备为好。”


庄还是那般的自信,这是好事,然……为了紫兰轩的安全起见,还是做一些手段布置。


“农家事了,多说无益。”


“终究可以保存一些力量,比起墨家好多了。”


“墨家那里,非天明公子,已经沦亡。”


“儒家!”


“儒以文乱法……他的这一句话,令嬴政很是铭记,咸阳那里有闻,一些朝会上,嬴政说了不少次。”


“庄,儒家可以撑过去吧。”


“他们其实已经表示臣服了。”


紫女拿起窗前的木棍,将木窗撑的大一些,视野更为辽阔一些,继续谈论苍璩、田言的事,没有意义了。


都已经到了这一步。


反而是子房那边。


作为儒家三当家,还是韩国五代相门后代,罗网那些人已经针对过了,接下来肯定要继续。


还有那位儒家二当家——颜路,他的身份也奇特,和赵国有关,他们可以查到的事情,罗网肯定也可以查到。


儒家之内,诸国之人很多。


儒家表示臣服了,不代表里面的那些人臣服了。


“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儒家可以撑过去。”


“要付出代价。”


黑衣人轻轻道。


“儒家事了,诸子百家也就事了。”


“那个时候,诸夏已经会安静许多吧。”


紫女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有觉静室内的静香气息变弱,看向一处靠墙的长案上,那里……一支静香果然燃尽了。


自己和庄所谋,在韩国沦亡的那一刻就结束了。


郑国的往事,韩国要付出的代价,都结束了。


可惜,就算他们不想要理会诸夏之事,仍会有一些人找麻烦,苍璩、夜幕、还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


而随着诸子百家的事了,许多事情都会变的不一样。


转过身,走向静香长案。


“水面的平静,不意味着真正的平静。”


“于秦国而言,诸子百家不过疥癣之患,嬴政解决了诸子百家,他不会容忍北胡太久的。”


“同时,他的儿子也都一一长大了。”


“泗水郡农家之事已经初露端倪。”


“公子扶苏!”


“咸阳其余公子。”


“当然,于山东诸地而言,会迎来难得的安静。”


“就是不知道这份安静可以持续多久。”


“明岁,蜃楼也要启航了,海域仙山,长生不死,嬴政也要渐渐老了,一个国家,君王的衰老,会更加令水下暗流涌动。”


黑衣人亦是转过身,走向静室里侧,跪坐一张熟悉的书案后,那里……正有一本书打开着。


“扶苏!”


“庄,你觉得扶苏在泗水郡所为如何?”


将亲手调制的静香燃起,伴随着窗外的微风,香气很快传遍整个静室,诸子百家对于秦国的确不算什么。


咸阳公子争锋?


紫女笑语轻问。


眼下咸阳那里,最有希望成为储君的就是公子扶苏了,而扶苏公子在泗水郡的表现会成为嬴政的评判。


“中等之资!”


黑衣人应道。


“那嬴政是否会满意?”


紫女再问,顺带着取过清酒与杯盏,这种酒的滋味和缓馥郁,很适合闲暇饮用。


“无论是否满意,扶苏都不会成为太子储君的,在诸般大事没有完成之前,嬴政不会立下太子的。”


黑衣人翻阅着面前的书籍,很是细细的读着。


“嬴政这位始皇帝,虽功德极强,自比超越三皇五帝,终究也是人,是人就有心。”


“丽夫人有三个儿子,公子天明自不必说,公子高即将成年,年幼的公子泰刚出生没多久。”


“储君的位置拖下去,对于扶苏可不是好事。”


优雅的斟倒着酒水,其清如水,散发淡淡的果香,细细嗅之,还有一些花香。


自己很期待看到谁坐上那个位置。


许多人应该也很期待。


“昔年赵武灵王何其英武,却是在太子储君的位置上陷入困境,以至于沙丘蒙难。”


“以嬴政的性情,他肯定想要选出一位最好的继承者,扶苏会给于偏爱,却不会给于所有。”


“却是,咸阳有资格争夺的公子也不多。”


“庄,这部《太平真道经》你已经看了数日,我也有一观,的确有些内涵,值得你……这般琢磨?”


将一盏酒水推过去,紫女自取一盏轻饮。


闲聊诸事,目光落在庄跟前的那卷书上,是天宗玄清子所书录的《太平真道经》。


近来,兰陵城外有宫观设立,有道者出现,也有收录门人弟子,以传太平真道。


是道家的支脉。


不知道玄清子要做些什么。


似乎诸夏间其它的地方也有,宫观设立的很多很多。


“玄清子!”


“的确非常人,的确境界高深,博览百家之学。”


“这卷《太平真道经》内蕴百家之学,且道理独到,鬼谷之学都在里面,尤其很适合入世传道,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仙神之说,都很契合。”


“据传与之相合的还有修行之法,可入超凡,可入大道。”


“你闲暇之时,也可细细研习,诸子百家,殊途同归!”


“我阅览此书,乃是为了鬼谷!”


“鬼谷之学精妙,然……立功争强,胜者为右的战国乱世不存,鬼谷欲要传承,需要有别的手段。”


“否则,当式微!”


黑衣人并不吝啬赞誉,而今的诸子百家中,论道理之浑厚,论修为之超凡,首屈一指便是道家天宗玄清子。


尤其他还是秦国武真郡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尘世至极,修行至极,古来罕见,他的一举一动当有深意,这部《太平真道经》不会无缘无故书录出来的。


他在为道家做长远计谋?


应该是。


诸子百家的道理需要与时而动,日日新,否则,不合大势,就会式微,乃至于衰亡。


诸子百家最盛的时候,真的有百家之多。


而如今的诸夏,剩余不过四一,乃至于五一。


鬼谷!


自己是鬼谷派的掌门,也要为鬼谷派的长远打算,鬼谷数百年来的威名是好事,也是鬼谷的束缚。


鬼谷也需要变化。


只有变,才会长远。


“鬼谷传承,庄……那你该收弟子了!”


“我一身所学,将来应该也要落下传承,无论强弱,希望有人可以传下,不枉费我的苦修和心力。”


“红莲前几天还和我说,要成立一派的,就是名字没想好,紫兰派?阴花派?玄癸派?你觉得哪个好?”


紫女趣言,莫不是红莲也和庄说了成立门派之事,以至于庄有了如今的心思。


------题外话------


先更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