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两百五十七章 王道余脉(第一更)

第一千两百五十七章 王道余脉(第一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连日来,自从秦军围而不攻之后,尤其是流出一个通向左、右北平的出口之后,整个蓟城内的庶民乃至于兵将便是有些不稳。


似是令得那些人颇有些劫后余生之感,伤残者纷纷想要出城前往左、右北平与辽西、辽东等郡,以和族人汇合。


健全者,甚至于还想要同族同乡之间以谋后路,想要好好活着,是每一个人的追求,死亡……不是每个人所想要的。


甚至于那些伤残的兵卒都有那般心思。


路枕浪早年间在齐鲁之地待了甚久,通晓百家之学,又明悟庶民之心,如何不清楚这一点,可正是因为清楚知道这一点,才知道王翦那一策的狠辣。


可以出!


不允许回来!


一开始庶民还不敢出去,可随着出去的人安然无恙,随其后,想要出城的便是越来越多,出城的理由也是越来越多,难以辨别真假。


可就算能够辨别真假,又能够如何,也是无法拦阻!


再加上早在秦军围拢蓟城之前,城内的商旅百业便是凋零,城内的粮草辎重等虽不少,可没有进项,早晚都有耗尽的时候。


这般下去,不等蓟城给予反抗,蓟城上下就要自己崩溃了!


“即如此,殿下……,以蓟城之内的兵卒,强行与秦军抗衡,明显不智。”


“若是这般防守下去,蓟城之内的庶民流失太快,民力不足用,它日更是难以应对秦军!”


“不若,……。”


闻巨子路枕浪之言,老鞠武为之沉默,数息之后,再次抬起头,看向上首的太子殿下,目下的蓟城,多等一日,便是少了一份对抗之力。


非长久之法。


与其如此,还不如趁早离去。


“太傅无需多言,丹……宁与蓟城同在!”


燕丹豁然间从上首条案后起身,单手重重落在案上,沉闷之音而起,双眸瞪得浑圆,隐约绽放一缕缕血丝。


大吼一声,以表自己之意。


“殿下!”


老鞠武老泪纵横,果然与蓟城同在,岂非……等死也。


那绝非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后果,自己是从小看着太子殿下长大的,而今,更是不希望太子殿下走到这一步。


真的不希望!


“昊天也!”


“周人王道之大德,宁灭我召公之余脉哉!”


燕丹仰天长啸。


大周八百多年的传承,仁德礼仪王道传承,难道真的要在燕国这里断绝,难道那嬴政真的要一匡天下,成就不世霸业?


自己不服!


何以昊天这般苛刻燕国也!


何以这般苛刻召公遗泽也!


砰!


一语而落,陡然间,燕丹整个人身躯为之一滞,而后,重重的倒落在身后的榻上,又一道沉闷的声音荡出。


“殿下!”


路枕浪大惊,周身赤红玄光涌动,挥手间,便是一股柔和的劲力将燕丹虚托而起,一道道劲力涌入其体内,以观状况。


“殿下!”


老鞠武更是惊骇,亦是连忙近前。


“先生!”


“殿下如何?”


看着路枕浪的动作,老鞠武快速问着。


“殿下急火攻心,加上上次的伤势没有痊愈,一时不查,乃有昏阙。”


“休养一二,便可醒转了。”


“然……,蓟城这边的局势不能够在继续等待了。”


“无论如何,一观王翦之谋,他定是想要在秋冬之前拿下蓟城的,否则,秋冬岁月……必有一战,历经王翦此策,蓟城抵抗之力更为孱弱。”


路枕浪将燕丹安稳的置于榻上,纵然是医者前来,也顶多开一下养身补气的东西,并无太大用处。


关键现在,太子殿下不可能真正的养身补气的。


看着身侧的老鞠武,无论如何,就算殿下不为所动,他们也应该有所动静的。


不然,结局会越来越糟糕。


“先生是要……强行带着殿下离开蓟城?”


老鞠武瞬间明悟路枕浪之意。


“不错。”


“蓟城这里,已无抵抗之力!”


“若然殿下此刻离开蓟城前往左右北平,乃至于辽西与辽东等地,整顿兵马,借着地利与天时,还能够有对抗之机!”


“太傅以为如何?”


审时度势,蓟城这里不妥了。


“可殿下……终究不愿意离开蓟城的。”


老鞠武先前便是有这个意思,奈何殿下不允许,且强行想要留守在蓟城。


“为燕国大计。”


“殿下活着,燕国上下便一直有抵抗之力,否则……,太傅应该明白的。”


路枕浪摇摇头。


视线闪烁,落在不远处屏风上悬挂的舆图,那里……整个燕国燕南地都在秦国掌控之中,整个燕国最为富饶的地方也尽皆在燕国掌控之中。


留给燕国的区域!


只有贫瘠,只有艰难。


而数年来,殿下施行仁礼于燕国上下,名声甚大,远超大王,果然殿下还活着,挥手一招,便会有从者。


“燕国!”


“难道真的没有路了吗?”


老鞠武艰难一言。


双眸有些迷茫之色,自己也是从燕国强大的时候过来的,那个时候,燕国昭王的遗泽仍存,燕国仍为大国。


就算是秦国,也得以礼相待。


如今,却是变成了这般模样。


“先生,拜托你了。”


“可城中还有数万庶民与兵卒如何?”


“果然待在这里,岂不是降秦,助力秦国占据此地?”


良久之后,老鞠武对着路枕浪深深一礼。


也该离开蓟城了,可随即又想到了一点,尽管蓟城上下现在的抵抗力越来越弱,然……终究还是有些底蕴的。


果然他们离去,那些庶民与兵卒如何?


实在是于心不忍!


更何况,秦军占据此处后,他们还要稳定蓟城的局势。


“半户之家,孱弱之卒,留在这里,更好!”


“否则,强兵与秦军一战,非他们的最好下场。”


路枕浪摆摆手,蓟城内的真正底蕴,早就被燕王抽调一空了,无论是精锐的兵士,还是府库中的大量粮草辎重。


目下的燕国蓟城,实乃是一个空壳子而已。


强撑着,或许还能够等待些许时日。


强兵一战,则万事休矣!


“也只得如此了。”


老鞠武沉吟一二,长叹一声。


******


“上将军。”


“连日来,从蓟城东城门出的燕国庶民与兵卒越来越多了。”


“而且观燕丹他们,似乎也没有拦阻。”


半舍之地,数十万大军驻扎,历经先前的燕南地大战,王翦并未下令直接强兵鏖战蓟城,并未下令直接拿下蓟城。


果然是数十年前的大争之世,自然不会有此策。


可目下是大王东出一天下,这般策略,自然得有调整,果然强兵鏖战,无异于加重同燕国之人的仇怨。


不利于秦国接下来对燕国的治理。


克而不杀,围而不攻,留给蓟城上下一个生路,许出不许进,这般策略之下,蓟城便有极大的可能性兵不血刃拿下来。


再加上现在从秦国前来的大量国府各大行署之人,历经一个秋冬,足以稳定整个燕南地、上谷、渔阳等地。


而数十万大军也可以好好的修养一二,来年开春,直接彻底拿下左、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地,也可以平定残赵之祸乱。


幕府军帐内,王翦正一身常服坐在上首木案后,手里持有一卷纸质典籍,正在饶有兴趣的看着什么。


闻下首军中先锋所探,微微抬起头。


“一共出去多少人?”


王翦轻问一声。


根据斥候来报,整个蓟城之内,庶民加上兵卒也有十万上下的,若然蓟城给予抵抗,也是一股不弱的力量。


“近半月来,已经出去近两万有余。”


“且他们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强健之人,老幼妇孺等反而不多见。”


先锋快速而应,出去的人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蓟城现在能战的主力乃至于后备之人,果然如此,蓟城上下,此刻定然大乱了。


“上将军,果然燕丹等也趁势出逃如何?”


蓟城上下民众出逃,而燕丹没有太大的拦阻,已经说明了问题,那就是燕丹对于接下来强守蓟城没有太大信心。


否则,完全可以效仿往昔齐国田单坚守即墨二城之故。


闻那先锋之言,军司马略有沉思,便是拱手一语。


“他想要逃走?”


“就让他逃吧。”


“无需拦阻。”


“本将自有所谋。”


王翦浅浅一笑,一个燕丹现在其实起不了太大作用,只是……此人终究在燕国还有不小的声望,或许会有不小的抵抗之力。


然……,自己已经有了对抗之策。


不过……现在自己的重点是稳定所占领的燕国之地,如何追杀燕丹,乃至于处理整个燕国后续之事,明岁也不迟。


到了这一步,稳打稳扎才是最佳上策!


“李信大军今日可有所回?”


驻扎在此地之后,王翦便是下令李信率领五万大军北上,一步步清除燕国与赵国对上谷、渔阳等地的残余之力。


那不是难事。


“暂未有,算着时间,也快了。”


军司马摇摇头。


“嗯,一应军需粮草不得怠慢。”


“另外,分出三万军,跟着国府前来的诸多官吏之人,入驻各大郡县、乡里,稳定局势,稳定燕国局面。”


王翦放下手中书籍,继续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