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中央学宫(求票票)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中央学宫(求票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万一东君不走呢?”


云舒仍旧一边看着车外,一边笑语回应着。


公子此行的仪仗不显,故而,动静不算大,沿着已经熟悉的中央学宫道路,向着深处行去。


于东君焱妃的前来,也是有些好奇。


尽管是想要和公子论道,提升修为。


但……不需要稳固稳固吗?


“她不走?”


“公子,如果她真的不走,奴家就在旁边看看《素问》的精妙是什么。”


焰灵姬觉得自己也可以学习学习,公子不总是说,自己学东西不用功,现在用点心也是可以的。


“瞎捣乱。”


周清单手抬起,再次轻轻落在焰灵姬的脑袋上。


“公子,中央大厅到了。”


云舒又是一语。


“嗯。”


周清自然也感知到。


中央大厅,是中央学宫的核心区域之一,地位等同护国学宫的讲武堂。


这里是论道之地,也是受教之处,也是一些院堂接受考核的地点,作用很多。


在中央大厅后面,便是中央学宫的藏书阁。


占地很大。


诸子百家的学问典籍在内都有留存,当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信候吕不韦留下的典籍。


昔年数千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涵盖百家,自然需要大量的百家典籍作为参考。


就是规模上较之儒家的藏书楼,差了一点点。


不过,很快就会超过的。


“武真侯!”


“武真侯!”


“……”


从马车上走下,中央大厅的门前阶梯之下,学宫令、学宫丞、一些院堂博士尽皆在位。


尽皆一礼。


李斯已为中央学宫大祭酒一职,其人远在楚地,不能够处理中央学宫的要事。


先前的大祭酒刚成君蔡泽也是垂垂老矣,不为管理学宫要事。


眼下的学宫要人,多位少府和国府任命的官员,其余院堂博士,也是一样。


他们之中,周清记得此次入中央学宫第一次的时候,认识的人几乎没有。


现在……自然都熟悉了。


“无需多礼。”


“议事堂备好了?”


周清对着面前左右诸人颔首,他们中无论是爵位,还是职位? 和彻侯相差太远太远。


无需客气。


身后跟着云舒和焰灵姬两个? 精致踏足中央大厅。


当年两大学宫都是自己督造的,后来重点落在护国学宫身上? 中央学宫略微放任。


放任的结果就是? 当初自己参与制定的中央学宫条例贯彻的很不如意。


也许是刚成君蔡泽的失职。


也许是学宫上下的失职。


……


起码从中央学宫的总体氛围上来看,何不符合当初中央学宫建立的要旨。


根据自己调动的档案和密探? 中央学宫的九大院堂中,已经出现不少山东诸国的百家之人。


那些人出现在学宫不算什么? 只要遵守学宫的规矩? 一切便可无碍,可惜,一些人偏生在学宫内探讨什么要保留山东诸国的史书。


此外,还要保留山东诸国的礼仪风华。


更甚者? 还有要求怀柔对待山东诸国的王族世族? 给予些许土地,与之封君,位同卫元君那般,则天下必安。


那些人估计是在学宫内待的比较久了。


已经忘记如今的诸夏是一个什么样的诸夏了。


那些东西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


那是中枢庙堂需要考虑的,他们身在中央学宫? 只需要将本分的东西做好就行了。


果然带着那般杂乱思绪进入秦国治下为官,是一个相当大的隐患。


“已经备好了。”


学宫令连忙跟上。


其余学宫要人也全部跟上? 心中尽皆忐忑无比。


加上这次,武真侯此次归于咸阳城? 已经来了五次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来到中央学宫五次。


已经表明了武真侯此行绝对不简单。


大王也有文书落下? 大祭酒李斯不在咸阳? 武真侯统管中央学宫的一切。


若有所违,武真侯全权处理。


这……更是一个令诸人不安的信号。


大王对中央学宫不满了?


否则,他们不会从国府那边探听不到任何消息,就连相邦都不太清楚具体细节。


“无需那般拘谨,坐!”


“本侯这段时间只是代替李斯处理中央学宫的要事,毕竟,对于中央学宫,大王可是相当重视。”


“而且,中央学宫的建立,也是本侯当初倡导的。”


议事堂!


位于中央大厅的旁侧,算是中央大厅的缩小版,相对于宽阔足以容纳千人的中央大厅。


议事堂小了很多,顶多容纳百人,建筑的类型也是弧形阶梯,阶梯上一层层座位显化。


最前端,则是一处弧形高台,周清正随意踱步在上,看着那些学宫要人面上的紧张,摆手一笑。


此处,云舒、焰灵姬两个人没有进来,中央学宫那般大,有她们两个折腾的地方。


“嗯?”


“莫不是本侯所言不清楚,都站在那里做什么,坐!”


双手背负身后,看着此刻还站在阶梯之前的众人,周清声音提高了些许。


“喏!”


“喏!”


“……”


一瞬间,学宫诸人再次深深一礼,没来由的心间平添更多的恐慌,武真侯越是这般,他们心中越是没底。


就是不知道武真侯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可……,还是先后坐下。


看向高台上的武真侯。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此为中央学宫的名称由来。”


“本侯前段时间上呈大王的《中央学宫革新简疏》,你们谁有看过?”


那份文书,并没有封存,也没有特意压制不让传出去,故而,不算秘密。


就是关于文书的探讨,唯有中枢重臣齐聚的那一次。


其后,便是没有了。


前几次前来,周清只是不断调动中央学宫的往年卷宗,九大院堂都是一样。


这一次,当好好论论了。


“武真侯,小臣曾有幸一览。”


学宫令闻此,当即起身,颔首一言。


“小臣也曾一览。”


“……”


随其后,旁侧学宫其余人也是尽皆言语,似乎都看过。


“觉得如何?”


“学宫令,你先说说。”


周清不可置否。


视线落在学宫令的身上,他是少府派遣过去的官员,先前为宗正麾下的助手。


现在为学宫令,协助大祭酒处理学宫要务。


大祭酒不在的时间,一切为其人处理掌管。


对于他,周清见过几次,但不算了解。


不外,能够在宗正麾下做事,能力还是有的。


“这……,武真侯。”


“小臣以为,中央学宫当革新,眼下却非良机,山东诸国将灭,需要大量吏员给予补充助力。”


“若是此刻革新学宫,势必会影响秦国对于山东诸国占领之地的掌控。”


“待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再行……再行革新也不迟。”


学宫令心中一突,让自己先说说?


自己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啊。


对于学宫这里的管理,自己实则也不算很了解,刚成君蔡泽是最为了解的。


奈何其人老矣,不管学宫要事了。


对于那份《中央学宫革新简疏》自然看过,怎么说也是同中央学宫关联很大的。


中枢那边的意见自己也知道,唯有如此一言。


“说的有点意思,只是,那些话本侯在咸阳宫听过了。”


“学宫丞以为呢?说点新的。”


周清摇摇头,对于学宫令的话并不满意,身为学宫令,此刻自己需要的是他站在学宫令的立场上,说说革新的好坏。


而不是拾人牙慧。


“武真侯!”


“小臣以为,中央学宫当革新,只是从武真侯《革新简疏》来看,涉及院堂颇多。”


“怕非短时间可以完成,小臣以为,可以从影响不大的院堂给予革新,徐徐图之。”


学宫丞更是心生忐忑。


以武真侯的地位和大王的那封文书,对于他们有着绝对生杀之权,不说生死操作。


起码……学宫要任随意可控。


“哦。”


“这样说就有点意思了。”


“待本侯今日离去后,你亲自写就一份文书,呈递于本侯。”


“院堂博士、教员,你等也来说说。”


周清很满意的看向学宫丞。


学宫内还是有聪明人的。


至于此刻坐在学宫丞旁边的学宫令,如丧考妣,神情呆滞,周清并不在意。


“喏!”


“武真侯!”


学宫丞闻此,顿然一喜,连忙拱手深深一礼。


“武真侯,小臣法家院堂博士张裕。”


“小臣以为,中央学宫当变,当革新。”


“如学宫丞所言,九大院堂一同革新,涉及太大,可从一隅而入,眼下下一届生员的招录文书即将下放各大郡县。”


“小臣以为,当重新制定招录标准,合,则入,不合,则出。”


“同时,对于即将毕业的这一届九大院堂生员,也可给予稍有变化的考核。”


“至于具体的院堂条例,可缓缓行之。”


法家院堂博士闻声,悠然起身,朗声语落。


“嗯,也不错。”


“回头拟定一份文书,呈递于本侯。”


对于法家院堂的这位博士,周清还是了解一些的,他出身廷尉府邸,是李斯新晋提拔的。


精通秦法,如今,却是来到中央学宫了。


不得不说,他所言得这些,还是有些意思的。


“武真侯,小臣农家院堂博士祝义!”


“小臣以为,中央学宫当变。”


“……”


“……”


这一次,九大院堂博士变得聪明了,不复最开始学宫令所言,而是各有所举。


或许很是浅显,终究有所不同。


毕竟,武真侯都拿出了《中央学宫革新简疏》,很明显是希望中央学宫有所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