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塞上江南(求票票)

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塞上江南(求票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蒙恬!”


“快快请起!”


“哈哈哈,你现在倒是比去岁一见朕的时候更为黑了一些。”


“面上也多了风霜的痕迹。”


嬴政将蒙恬直接拉起。


蒙恬!


算得上少幼之时就和自己在咸阳生长之人,在国政要事被文信候所把控的时候,自己身边最亲近之人,便是蒙恬。


蕲年宫之事,蒙恬出力不少。


后来更是攻伐诸国,争斗诸方。


再后东出攻灭诸国,为平衡军中之力,不得已将蒙恬调往九原,训练黄金火骑兵,以为应对北胡。


一晃多年。


当年的少年人也到了这个岁数。


蒙恬和自己一样大的。


“陛下!”


蒙恬觉此,心中震颤。


本为铁血老秦军人,此刻,观陛下如此,眼眸深处为之一红,本能的欲要再次深深行礼。


少幼之时,得祖父蒙骜吩咐,入咸阳宫陪伴在陛下身旁,一晃便是十多年,直到陛下冠礼亲政。


自己也得了重用。


虽没有亲自参与东出攻灭诸国,了结陛下少幼对自己所言,却职责所在,已然坚守北长城。


为陛下的帝国坚决抗击匈奴,不会让匈奴南下一步。


陛下巡视陇西,自己还是本能调遣大军巡视边界,以为护卫,而今,一观陛下,心情万千。


“哈哈哈。”


“你我即为君臣,也如兄弟一般。”


“朕早已吩咐尚食坊准备宴席,群臣相坐,走!”


“还有蒙毅,你兄弟二人也难得想见一次。”


嬴政很是欢喜。


诸将之中,自己最为信任的便是蒙恬。


蒙恬是真正陪伴自己从少幼一位年弱之君,直至如今的天子之位。


亲自拉着蒙恬之手,行向宴饮所在的营帐,那里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说着,也看向一旁的蒙毅。


他兄弟二人,一人在外领兵坐镇边界,一人在内随伺自己处理文书,文武相合,难得!


“兄长!”


蒙毅自是欢喜,自入咸阳宫为郎中令以来,和兄长见面的机会便是不多了。


如今相见,岂不欢喜?


“蒙毅!”


蒙恬朗朗笑道,对着自己这个兄弟颔首。


……


……


“陛下。”


“自北胡匈奴势大以来,尤其是数年前一统整个西部胡族以后,便时常有匈奴千人队、万人队南下。”


“有些时候,烽火传递的及时,可以为援手,及时将匈奴赶出去。”


“有些时候,匈奴诡诈,兵分两路,一路牵引臣之主力,另一路直接南下,造成边境不少损失。”


“臣……惭愧。”


营帐宴饮。


灯火通明一片,群臣列坐,斛光交错,蒙恬早非当年小将军,而是爵封关内侯。


在营帐内,也是位列在前的。


话语这些年坐镇九原、云中、雁门之事,说的很多很多。


“匈奴骑兵精锐,朕还是知道的。”


“骑兵灵活,且长城以北,草原广袤,匈奴可随意寻找南下的口子,你为防御,自然艰难。”


“被动被打不是一个好的结果。”


“朕让你训练黄金火骑兵也不是为了防御的,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这是护国学宫所语,朕深以为然。”


“朕今日诏谕于你,果然有良机,你可伺机而动,狠狠的打回去,让匈奴人老实会。”


“非山东诸地之事牵引朕大部精力,朕早就调集重兵,一路北上,将北胡匈奴彻底剿灭,彻底灭掉那个隐患。”


“灭掉这个诸夏数千年来,一直存在的隐患!”


嬴政坐于上首,细细聆听蒙恬之言。


觉此,摆摆手。


北方边境匈奴造成的侵扰损失,自己当然知道,奏章文书上写的都有,那不是蒙恬的过错。


黄金火骑兵初成,果然一直承受这样的状态,嬴政不觉的是好事,想了想,便是下达一道诏谕。


关键时刻,蒙恬可以自行北上寻找战机,攻打匈奴。


让那些蛮夷胡人知道厉害。


“近来,护国学宫又改良了不少近战劲弩、强弩、连矢弩,如果可以装配黄金火骑兵。”


“想来至少可以提升三层战力。”


周清在侧,说道军器院堂的研究。


军器院堂,越来受重视了。


结果就是,军器院堂的真正教导之地自护国学宫分离出来,在雍都故宫四周的群山,设立专门之地。


实在是军国重器。


那些威能巨大的猛火油弩炮也就罢了,在巨大的激励策略之下,军器院堂也将数百年来诸国使用的各种兵器给予改进。


还真有不少的成效。


起码,军器院堂的奖励不少就是证明。


“那些新改进的军器,蒙恬也有知晓,却是需要的材料比较精致,再加上其余军中争夺份额。”


“暂时装配不过数万人。”


“欲要全部齐备,还得五年之后。”


蒙恬当然知道护国学宫的军器。


以自己在军中的地位,护国学宫的许多事情都可以知晓,军器院堂也不例外。


每每有研制出来的新式军器,肯定是要军中先行给予试验使用,然后给予反馈优点、缺点。


而后给予完善。


便是成就崭新的军器。


郡侯所语的那些,自己军中也有试验过,威力相当强劲。


可惜自己知道强劲,王贲、李信、辛胜、父亲蒙武也知道……,都想要装备在自己军中。


军器院堂的军器督造处就那么大,产量就那么高,很难覆盖全体。


根据护国学宫的反馈,在材料、人力不缺的情况下,五年之后,可以覆盖六七层以上的兵士。


八年可以做到全部覆盖。


令大秦军力更近一步。


“哈哈哈,此事……朕也不好抉择。”


蒙恬所言之事,嬴政也知道。


大秦百万铁血,都是自己所一视同仁的,诸夏暂时安稳,也不好有什么优待、偏爱之类。


“这里距离贺兰山没有多远了吧?”


“朕在北地郡一位县令的奏章上,知晓贺兰山那里开辟出颇大的田地,而且借助大河的便利,堪为塞上中原。”


“你也时而派遣兵士助力挖掘沟渠、修筑要道,甚好。”


贺兰山脚下,有广袤屯田之地。


那是中央学宫一些水家之人勘探之后所得,加上屯田之语,便是拓展不少,连蒙毅文书都提到不少次。


“屯田!”


“护国学宫有不少这类的军策,蒙恬率领三十万黄金火骑兵,日常训练之后,便是带领部分人马在边境合适之地,拓展新的水利沟渠,开辟新的田亩。”


“屯田戍边,好处甚多。”


蒙恬抱拳一礼。


屯田戍边。


一则,可为军士消遣,淬炼心境。


二则,拓展田亩,整修水利,时间一长,也可小小的改善饮食。


三则,时间长久,边境汇聚越来越多的人,守护的更为牢固。


“贺兰山!”


“朕要看看。”


多年来,诸郡呈上来的许多奏章文书中,许多有趣的地方、事情很多,嬴政都一一记在心中。


好不容易巡视诸夏,自当细细一观。


……


……


“这就是贺兰山?”


二十万黄金火骑兵相随,行走在驰道上,速度自然很快很快。


目的地——贺兰山。


以及塞上中原!


从行宫高车走下,嬴政驾乘骏马,极目而视,远处的山脉雄伟非凡,若群马奔腾,其势飒踏。


“父皇,阳滋知道。”


“在匈奴语中,骏马被称为贺兰,此山如骏马,自然得名!”


小阳滋也亲自驾驭一匹汗血马,随在父皇身边,也是看向极远处,那里……的确和典籍记载一样。


顿时,说着。


“哈哈哈,你说的不错。”


“大体这个由来。”


“这里极为适合开辟田亩,大河距离这里也就不到十里的区域,开挖沟渠,开辟河流,直接灌溉。”


嬴政大笑。


对着身边的阳滋笑语,颔首以对。


阳滋所言很对。


手持马鞭,扬起面前这片还算平缓的大地,土壤覆盖,草木生长,方圆数十里尽皆如此。


若是开辟出来,也是良田。


“朕记得旁侧就是灵武之城。”


“李仲,相召灵武县令前来,朕记得这个县令,出至护国学宫,因燕南地一战,损失一条臂膀。”


“功勋晋爵,至左庶长,自请前来这里为县令。”


“朕对于贺兰山这般有兴趣,还是他在奏章上所提及的五年规划愿景。”


视线一转,落在另一个区域。


一路之上,对于这里的城池、地形也了解清楚。


旁侧城池不多,也足够。


灵武之城就在旁边。


尤其县令还是护国学宫的一位得功左庶长。


“喏!”


李仲得令,直接带领一队人马,前往数十里外的灵武城。


“两大学宫。”


“现在所积蓄的力量逐步释放了。”


护国学宫走出来的学员,似是更为优秀一些。


起码嬴政是这样觉的。


中央学宫的那些学员,或许才华、学识高出护国学宫不少,在具体之事上,总感觉没有护国学宫的学院干脆。


“大秦目下四十二郡。”


“四十二郡中,大的郡县,拥有六七十城,小的郡县,也有一二十城池,将来随着民众的生养增加,城池也会越来越多。”


“对于县令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


“欲要完全满足所需,两大学宫还需要很多年。”


对于贺兰山这里,周清当然知道。


塞上中原!


塞上江南!


岁月长河中,这里就变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的上佳之地,眼下,不过是开发早了数百年而已。


这里……自己并未特别注意和吩咐,却是……有人注意到了,不错,不错,这才是自己想要的。


真要要自己一一指点出诸夏哪里发展好,哪里拓展好,周清觉得自己都要累死了。


真正的良好循环就应该是这样。


被动的接受!


下策之法。


主动的拓展!


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