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刺笈夫人(求票票)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刺笈夫人(求票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云的素霞锦衫,发丝成髻,垂颈分肖,缓步行走,不曾荡起一丝烟尘,左右而观这里的状况,徐徐道。


对于两位弟子所言,给予先后评价。


匈奴人能够有那般策略,说明匈奴人中也有谋略之士,能够看出秦国现在在北方防御的空虚。


所以,匈奴才敢南下侵扰。


若是待秦国稳定山东诸地,那时……就不好说了。


也许,等不到秦国稳定山东诸地,蒙恬麾下的黄金火骑兵便是要北上,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在你最觉不可能的时候,给你来上一次猛攻。


方为兵家之道。


兵者,诡道!


千变万化,出其不意。


“终究还是要有大战的。”


“师尊,若是待将来秦国真的扫灭北胡匈奴,那个时候呢?”


召水轻叹道。


一路从北方边境走过。


这里的人生活真的很困苦。


较之关中,相差太多。


较之中原,也是一样。


他们也是诸夏之民,也该享受那般的安宁,也该享有没有外敌侵扰的环境,也该享有如诸夏其余之地的繁闹。


而这里……却非如此。


战乱的不安定就是其中一个很大因素。


若然将来秦国真的有能力扫灭北胡,或许会好一些。


应该吧?


召水如是想着。


“万物阴阳。”


“战乱、平静都不是亘古的道理。”


“生存、死亡才是亘古。”


“如同修行,当你修为破开一个关卡,挣脱一道枷锁,往往又会有崭新的拦阻近前。”


“真到了秦国扫灭北胡之后,或许,又会有崭新的问题出现。”


“诸夏……不会永远的安稳。”


“永远的安稳就意味着阴阳失序,阴阳失序的后果,很严重。”


跟随邹衍师尊行遍诸国,近年来又亲自一观诸夏,纪嫣然早已有己身所悟。


诸夏!


秦国!


诸国!


战乱!


一切……都越发的有趣。


“上德不德,大同极乐!”


“师尊,莫不永远不成?”


道家祖师曾语,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儒家祖师孔丘也有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两者语论虽不同,然而,大体相同。


果如师尊所言,岂非两位先贤所语虚妄?


“身融万物是否虚妄?”


“大道艰难,诸夏艰难,也许有朝一日,会有那一天。”


“然则,那一天……不知是何时!”


纪嫣然看向两位弟子。


这个问题自己以前回答过,却是……答案是答案。


现实是现实。


两位先贤所语论的道理很好很好。


而在纪嫣然看来,很难很难。


除非将来的诸夏间,人人如龙,人人皆可明悟玄妙知道,皆有无所持之心,皆有无所持之欲。


如此,一切才有可能。


而那……很难,很那。


人!


皆有七情六欲。


那就是先贤所语那个世界的拦阻。


所以儒家孔丘以仁礼教导世人,果然人人知礼仪,则大同可期。


果然人人不德,则所谓的仁礼道德也就无用,那就是最大的仁礼道德,是以上德不德。


越是强调仁礼、道理,说明诸夏越是缺少这个东西。


诸夏千万之民,识字的百不存一,何以能够教导仁礼道德,是以……很难很难。


“秦国之法,法术势汇聚一人之力,非为长久。”


“真不知道上德、大同之世,是一个什么模样,难道也没有法的存在了?”


法!


实则也是仁礼的外显,从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人不懂仁礼,所以才以法匡之。


果然是真正的天地之法,也就罢了。


而秦国之法。


虽为法治,亦是人治。


大权握于一人之手,也许嬴政是一位……好的君主,其它人呢?


如往昔诸国的赵王迁?


他呢?


邯郸之内,他登位为赵王,手握权柄,何其荒唐!


“法!”


“也许有!”


“也许没有!”


纪嫣然一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自己还真没有细细思量过。


“师尊,姑娘,那里就是刺笈山吧?”


“是当年赵襄子的姐姐刺笈夫人身死之地?”


紫阳随在一旁,也是静静听着。


跟随师尊游历诸夏,所见所观,所遇疑惑,皆一一诠释,有些可以明悟,印证师尊早年所教道理,受益不少。


有些仍疑惑,却也时常温习。


在要道上行走,看向远处,素手抬起,指着一座山,舆图上,那座山的名字是刺笈山。


名称的来源很……奇特。


“赵襄子!”


“赵国的立业根基之人。”


“是刺笈山,当年为师同邹衍师尊来这里看过,那个时候……这里还有赵国的驻军。”


“因袭杀代王,又闻姐姐自刺而死,赵襄子便是将其葬在这里,派遣兵士给予看守。”


“赵国世代如此。”


“刺笈妇人,烈性之人。”


纪嫣然评价道。


赵襄子为家族大业,不惜牺牲刺笈夫人,夺取代地之后,赵襄子心中可有惭愧?


应该有吧。


否则也不会令兵士看护了。


“山上还有赵襄子为刺笈夫人立下的陵寝,也有人时常拜祭。”


指着远处的刺笈山,纪嫣然再次道。


“师尊,那……我们过去看看?”


召水和紫阳两个人相视一眼,兴趣陡升,想要一观刺笈夫人的陵寝,想要亲自拜祭一下。


刺笈夫人!


……


……


“这里也荒芜了。”


一炷香后。


有着纪嫣然亲自带领,乘风而行,直接奔至刺笈山上。


刺笈夫人的陵寝不难寻找,却是……眼前有些荒芜了,原本看上去应该恢宏大气的陵寝。


此刻却残败不堪。


连一旁立下的石碑都残缺了一角。


四周更是有许多肮脏之物。


气息也不好闻。


不知当年的赵襄子再次看到这一幕,会如何?


“一晃多年,想不到这里却……。”


纪嫣然有些不忍。


当年和世尊邹衍前来这里之时,这里还有兵士把守,尽管兵士不多,而这里的陵寝也是完好无损。


每到节气之时,也有属于自己的祭祀供奉。


现在……赵国不存,一切皆无。


抬手间,将眼前纷杂的大地清理干净,又看着那残缺的石碑,抬手一招,远处飞来一块巨石。


划手成刀。


一块崭新的石碑出现,伸出食指,指力纵横。


立下刺笈夫人的碑文。


自己能做的不多。


“师尊。”


“有闻秦国护国学宫内,有武祠之地,内设春秋以来数百年来诸国武将之列。”


“师尊,莫不您亲自进言后宫丽夫人,让其游说嬴政,立下女祠之所!”


“以为容纳上古三代以来的女子之名。”


“有虞二妃,弃母姜嫄,契母简狄,……那些女子皆不俗。”


向着面前的刺笈夫人陵寝一礼,召水心有所感,看向师尊,说道此刻心中突然之想。


秦国立下武祠之意,其一便是收拢诸国民众之心。


立下女祠,也可以有这个作用。


何况,于秦国来说,不算是什么难事。


“哦?”


“你这个提议……不错。”


“不过,还是你亲自建言吧。”


“为师觉得,如果你亲自建言的话,丽夫人无论如何都会游说嬴政办成的。”


“师尊可没有那么大的颜面。”


闻弟子召水此言,纪嫣然先是迟疑一怔,而后一喜。


召水这个建言很不错,起码自己就非常欣赏。


而且于秦国来说,也有不小的益处。


却是,雍容华美的神容上,一观身侧的召水,近前一步,轻抚着丫头的发丝,别样一笑。


“姑娘。”


“紫阳也这样觉得。”


小紫阳也嘻嘻一笑。


“师尊!”


召水俏脸微红,扫了紫阳一眼,就是瞎捣乱。


师尊也是的。


就知道打趣自己。


“你看,连紫阳都觉得为师说得对。”


“天明!”


“是个好孩子,兰陵城内,为师也是看着天明长大的。”


“你现在也已经半步踏步化神了,待你彻底稳固化神,为师也就教不了你什么了。”


纪嫣然怜爱的看着两位弟子。


召水足以传承阴阳家智者一脉的道理。


紫阳也不错,就是资质稍差,却是将来在自己助力下,踏足化神也是不难。


召水的身份奇特,诸夏间,也就天明最合适了,关键二人一块长大,彼此之间,又各有一丝朦胧的情意。


自己可以看得出来。


“天明!”


“也不知道他现在何处?”


不予理会师尊的打趣,可……对于天明师兄此刻的状况,自己还是关心的,出兰陵城一年多了,出咸阳也有一年,天明师兄也没有书信传来。


或许难以寻找她们的落脚地点。


天明师兄!


不知道是否还是那般傻傻的。


因当初兰陵城之事,自己生了他的气,后来想要说些什么,却兰陵城破,自己跟着师尊离去了。


不知道天明师兄现在是一个什么样子。


“也许,他会亲自前来找你。”


“如果他有心的话。”


纪嫣然又是笑道。


看着召水也渐渐长大,当真是于有感慨,时间过的还真快,尤其是站在这刺笈山上。


那个时候,自己在邹衍师尊跟前,也就比召水大不了几岁。


现在,一晃数十年,自己的弟子也这般大了。


“他……也许吧。”


召水有些期待。


却又有些忐忑。


很是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姑娘,我听天明说过,他的老家是卫国濮阳之地。”


“师尊,待我们从燕地归来,也前往濮阳怎么样?”


紫阳倒是一语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