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无忌函谷(求票票)

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无忌函谷(求票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国地处西陲,虽建国数百年,却是传承风华不显,无论是诗书礼仪,还是百家之学。


同山东诸地相比,差之甚远。


昔年,穆公先祖因以为霸业,手下得力之人大都非老秦人。


百里奚是楚国人!


上卿由余是晋国人!


上卿蹇叔是宋国人!


大将丕豹是晋国人!


……


还有一些其余之人,也是不少,拓土千里,称霸西戎,穆公乃有霸业,秦国乃有强大根基。


《求贤令》!


果然秦国之内有足够的贤人,孝公先祖也就无需向山东诸地散发求贤令,求得贤人强大秦国了。


至今在秦国庙朝之中,身有山东籍贯之人的官员仍有七层以上,也就这些年两大学宫立下。


这个比重稍微有些降落。


否则超过八层也不难。


魏国!


从魏国之中走出的大才很多很多,秦国受益,齐国受益……。


而魏国空有大才如星,却一颗不取。


“魏国!”


“齐国!”


“有尊才之美誉,却无用才之恒心!”


周清立于旁侧,也是看着面前这座枯败的大梁城,里面的确还有人……,却是一些杂乱之人。


岁月长河中,这座战国岁月的辉煌之城,会一直枯败下去,直到有一天被黄土掩埋,被黄沙覆盖。


如今也差不多如此。


这座城池想要再次繁华起来,不太可能了。


不符合秦国统御诸夏的需要,比起在将旁侧的城池繁华起来,也比修缮这座大梁城更好。


大梁城内的三晋风华太多太多了。


比起仍更多人看到,比起让更多人知晓,还是放弃更好,三晋的风华再好,接下来大秦风华会更加独一无二。


大一统的诸夏,会迸出超越三晋数十倍、百倍以上的风华。


人才!


烽火诸国数百年,遍观诸国兴衰,无不与此有关,得大才者,君臣一心,其国必强。


春秋的一位位霸主莫不如此。


百多年前,魏国是最为强大的诸侯国,自然吸引一位位才学之人寻找机会,欲要一展所学。


西河学宫在前,自然更令人期待。


可惜了。


西河学宫之后,公叔痤、庞涓之后,魏国不在关键位置上任用外来士子,对于外来士子很是不信任。


宁愿以不通军略的宗室贵族为上将军,也不愿意以其余龙贾等人为上将军,对外战事连连失利。


精锐雄视诸夏的魏武卒被损耗殆尽。


魏国自此衰微!


“待山东诸地安稳之后,朕欲要采取郡侯当年曾于朕说过的一件取才用才之道。”


“两大学宫!”


“每岁两千人太少太少了。”


“以大秦如今的所需,还可以再多上一些。”


“自关中走出,诸郡之地设立的蒙学、官学尚可,日后大秦为官者,必由此而出。”


始皇帝嬴政视线落在大梁城四周,一切也是有些荒凉,尤其如今已然是临近初夏。


万物生机勃发昂然,翠绿之色弥漫天地之间,偏生大梁城外,一切都这般的……萧索!


魏国失去太多太多的人才,以至于从战国霸主的地位跌落,至此大争之世,秦国崛起。


秦国之崛起,便是因为大才。


日后,更是少不了大才。


哪里有大才?


那些行踪飘忽的山东士子?


秦国现在完全可以培养出自己的大才,却是……需要时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陛下沿着鸿沟一路来此,鸿沟……罕见之水家杰作,却也非一日可以功成。”


周清笑语。


帝国初立,百业都会发展起来的。


皇兄之心自己知晓,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事情一一落下,一一办好。


将诸夏彻底的纳入一体。


这……很难!


尤其诸夏刚从战国乱世结束,有些人……还在,就更添阻力了。


“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嬴政微微颔首。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坐在这个位置,一切都有属于自己的职责。


十二旒之珠的通天冠……,戴在头上,很重很重!


然……诸夏间,只有自己一个人可以戴上。


……


……


“这就是魏信陵君的画像!”


“的确翩翩如君子,姣姣如美玉!”


“嫣然,你的书画之道相当不错。”


雅湖小筑。


位于大梁城外数十里的一处邻水之旁,四周是低矮的丘陵比较多,是以在这里尽管也有人居住,却不为繁华。


不过一二村落罢了。


值未时,这里的四周适合耕种之处,已然有不少人出现在田亩之上,其间还有牛羊之音飘过。


行走于纪嫣然的藏书之地,四周的书架、墙壁上,放置着许多东西,大都是诸国的典籍。


还有许多明显带着诸国风华印记的古物礼器等等。


依从大秦律,那些东西如果被官府知晓,是要直接给予没收的,如果收藏的藏书中涉及违禁之言。


还有可能给予落下罪行!


当然,以纪嫣然的性情和手段,自然不会有那般事发生。


看着面前所悬挂的一幅字画,上面是一道面冠如玉的青年男子,跨乘骏马,千骑拥护者,旌旗飘扬,意气横发。


四周背景群山欺负,极远处……似乎有着一处雄关,雄关深处也有太史籀文三枚——函谷关!


左下角有魏国文字的提笔——无忌兵胜函谷关!


笔锋纤细,却是充满力量。


其上还点染了绚丽之色泽,看上去更为生动,看上去更能令人感知画中人的气韵。


“郡侯!”


纪嫣然白衣如雪,翩跹裙衫合体,长发随意梳拢一束披散身后,眉目精致如盛景,顺着玄清子的目光看过去,微微一语。


那是数年前的字画!


自从纸张这个东西出来之后,自从玄清子的字画之道流出来之后,自从点染色泽之道流出来之后。


自己便是……精通了。


于自己而言,没有什么秘密,加持绝高的境界,毫笔之下,万物生辉,数十年来,故人都远去了。


“魏无忌!”


“他已经死去二十年了!”


雪儿也在藏书之地缓缓走动,打量着那幅画,对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自然也有耳闻。


二十年前的诸夏间,可谓是名声响亮一时。


诸国公子之中,唯有信陵君盛誉冠绝于其余人。


邯郸之战!


五国伐秦之战!


函谷关之战!


率兵直接硬生生攻入秦国关中的函谷关!


函谷关!


自从秦国崛起以后,还从未有如此打败,一战之力,秦国损伤数十万,将占据的土地让出去,硬生生令秦国安稳多年。


百年来,诸国对秦之战,唯有信陵君那次的争斗最为有力!


可惜,归国之后,一切都变了。


在诸夏间也非秘密。


“魏国之力,非其一人可以扭转!”


“一如韩国的韩非!”


周清将视线落在它处,随意从书架上抽出一卷竹简,近年来,这样的典籍自己很少读到了。


上面是……一些兵家的兵法。


不算有趣之物。


魏信陵君大破函谷关的时候,自己刚来这个世界,那是他最为辉煌的时候,诸侯为之交好,三千门客肆意潇洒。


等自己下山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盛极而衰,六七年罢了。


“无忌!”


“太傲了。”


“若然当年对于魏王能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隐忍,或许一切都截然不同。”


“若然无忌从函谷关归于魏国,摄政大权于一身,诸侯之间,也无人会说什么。”


“韩国、魏国,山东诸侯之屏障也!”


纪嫣然轻叹一语。


脑海中浮现当年无忌归于大梁城的样子,他是那般的高傲,那般的不屑于阴谋诡计。


却是……走到那一步。


“从罗网那边传来的消息,魏国还有一些宗室贵族出没于济北郡、临淄郡、胶东郡之地。”


“嫣然以为那些人是否可以成气候?”


放下手中的竹简,又拿起旁边的一本纸质典籍,观典籍之名,不由一笑,是《天人五劫》!


有趣!


握在手中,走向不远处的阅览之地,藏书之地有静香燃气,气息还是怡人的。


召水、紫阳两个小丫头也在里面读书。


“一切看昊天的意思。”


纪嫣然秀首轻摇,对于那些人的所作所为,自己并不在意。


自当年无忌身死之后,自己就已经不在理会魏国之事,就算是嚣魏眸数次相请,也是无用。


而今,也是一样。


明悟修行,阴阳万化。


无论是魏国一统诸夏,还是秦国一统诸夏,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有差别的也就是戴上天子之冠的人不同罢了。


始皇帝嬴政!


他……很不错!


遍观春秋以来之国君,英杰难有出其右者。


雄才如此,或许……诸夏会迎来崭新的局面。


自己修为入玄关,寿元过百轻而易举,自己可以看到将来的种种。


“哈哈哈。”


“昊天的意思?”


“儒家的荀况可是有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你所修阴阳五行,这般之语……一言可蔽之!”


周清大笑。


手持《天人五劫》坐在一张古朴的案后,从这张书案的年岁来看,有数十年了,其上都生出光泽了。


这里的陈设虽简单,却是简略中内蕴奢华,一件件物事都不寻常。


跪坐于案后的软毯上,指了指身边的位置,看向纪嫣然。


的确要看昊天的意思。


万物的运转,一切都在昊天把握之中,然而……谁又真正明白昊天真正的所思所想?


没有人知道!


除非身融万物,或可一窥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