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攻掠天下 > 第921章 狩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知道,称万岁者,唯有皇帝!


虽然萧远是和天子骑马并列在一起的,可这万岁喊的是谁,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来。


秦王之心,已昭然若揭。


喊声震天,还在持续,经久不息。


萧远收起弯弓,递给了许虎,右手一抬。


喊声立止。


场面瞬间安静。


看着这一幕,商睿脸色变得惨白,额头亦冒出了冷汗,结结巴巴道:“秦……秦王箭术无双,让朕大开眼界。”


“哪里,让陛下见笑了。”萧远笑呵呵说了一句。


商睿咽了口唾沫,环视了一下四周,又道:“朕,朕突感身体不适,想马上回宫……”


听到这话,萧远并未为难,语气平和道:“既如此,那臣令人送陛下回去休息。”


说着,不等商睿作答,已是扬声喊道:“梁原!”


“臣在!”后者立马上前。


“护送陛下回宫。”


“诺!”


商睿走了,担惊受怕的走了。


等其走后,萧远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带领百官,又猎了一圈,便回到了高台之处。


恢弘大气的号角声响起,鼓声大作。


下面两侧,站满了文武百官。


正上方的高台上,萧远端起了青铜杯,面向下方众臣,震声说道:


“今,之所以有秦之强盛,全在列位爱卿襄助!此次盛会,我大秦文武齐聚,孤,思虑再三,决定以此盛会,以彰文武之功……”


“此次狩猎,当文臣比赋,武将斗勇,凡三甲者,孤,必有重赏!”


“万岁!万岁——”


喊声再次响彻了天空。


武将们更是个个面露兴奋,摩拳擦掌。


萧远左手微抬,场面再次安静,他亦大声说道:


“此林山之中,有一恶虎,常伤百姓性命,今日盛会,凡我大秦将士,皆可前往,若谁能猎此凶物,便是今日头功!”


他话一说完,武将们个个都更激动了,纷纷骑上了战马,一副一声令下,便要马上冲出去的架势。


萧远见状,大手一挥道:“去吧!”


“驾——”他话音刚落,早已做好准备的彭双,就第一个策马冲了出去。


见此,唐越哪肯居于人后,更是猛抽马臀。


“休抢!”


“这话是我说才对!”


远远的,还能听见武将们之间传来的喝声。


萧远爽朗一笑,再次震声道:“众卿入座!”


“谢大王——”文官们齐齐拱手弯腰,随后于下方两侧,在自己的几案后纷纷坐下。


不多时,军士也将笔墨一一端了上来。


萧远亦回到了座位,抬头看了眼明媚的阳光,心情大好道:“一个时辰之内,本王要看到众卿的文章,开始吧!”


随着他的话声,军士放完笔墨退下,所有的文官也开始与左右小声攀谈了起来。


今次盛会,可不止是朝中大臣,各地方郡守,更是齐齐到场,因此人数非常之多。


黄素这还是第一次到秦都,与这么多大臣在一起,他明显有些慌乱,忍不住说道:“哎呀,大王今日林山狩猎,这文臣比赋,之前怎么一点儿消息都没收到啊……”


“是啊,若早知道,在下就该做好准备才是啊……”另有官员附和。


现任益州令杜适,是与王肃位置相邻的,两人皆是以前的宣臣,私交本就不错,因而试探性问道:“王大人,今次比赋,你怎么看?”


王肃微微笑了笑,声音平淡道:“杜大人知道大王为什么在狩猎之前,要与天子同行,先猎一圈吗?”


“哦?”听到这话,杜适心中一动。


王肃继续道:“大王志在天下,平定山河之志无需多说,不过这帝王之心,已是越来越明显了啊……”


杜适闻言,连忙说道:“在下知道如何下笔了,多谢多谢。”


他们的对话,可是被不远处的丁荣听得一清二楚,亦是眼珠一转,当即沾了沾墨迹,下笔如有神。


另一边,江仪笑呵呵的说道:“若论文章,上官大人才高八斗,看来这次比赋,你是势在必得了?”


上官文若的心情似乎不太好,脸色一直有些阴沉,闻言强笑了笑,道:“江大人言重了,在下才疏学浅,而我秦国才子众多,怎么也轮不到在下啊。”


“上官大人太过谦了吧。”江仪跟着笑笑,也不再多说什么,转了转眼珠,亦开始提笔书写。


以其精明,怎么可能看不出萧远今日之意,文章之中,更是对其歌功颂德。


上官文若则是沉默了好久,才提笔开始动作。


一篇赋,一个时辰的时间,对于大文人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不过许多大臣为了雕章琢句,还是写写停停,苦思冥想。


倒是柳长卿行云流水,毫不停顿,根本没用多久,已完成了文章。


他从下笔到结束,中间都没经过停顿,写完之后,也是自行检查了一遍,这才交由一旁的军士道:“请呈给大王过目。”


军士接过,双手拿着竹简,恭敬放于萧远身前几案后,又退了下来。


见此,不少大臣都忍不住看了柳长卿一眼。


萧远亦有些诧异,拿起竹简的时候,还下意识赞了柳长卿一句:“柳大人果然才思敏捷,这么快就完成了。”


说着话,他也展开竹简细看了下去。


柳长卿的文章,算不上什么华丽,只普普通通而已,更在言辞之间,有说君上今日之事,多有不妥之处。


萧远读罢,瞥了他一眼,又将竹简合起,放到一边,并未作任何评价。


接着,又有竹简送上。


萧远再行展开,下面的文章,就全都是歌功颂德了,许多人词句之间,都隐含劝进之意,一会儿龙一会儿凤的。


萧远看完一卷,合上一卷放好。


没过多久,读到了上官文若的文章。


这篇文章,真可谓文笔瑰丽,波澜壮阔,辞藻极为考究,前后呼应,连绵不绝。


可萧远看着看着,脸色已是阴沉了下来。


文章中,先是说了一段皇室衰微、山河碎裂的话,然后是引经据典、借圣人之言,力劝萧远守谦恭之节,才可使天下归心。


这个大文人。


萧远捏了捏竹简,微微眯起双目,扫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