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 第七百二十九章 丹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八卦炉,在圣人的神通下,缓缓升起。


炉盖之中,顿时响起了重重仙乐。


更有那龙吟凤鸣之声,徘回不绝。


在广成子的感知中,他甚至能‘看’到,有游龙飞凤,从炉中飞出,环绕着老君观的大梁,爬到那屋檐瓦片之上,翩翩起舞。


“不愧是人教圣人炼了一个会元的仙丹!”广成子赞叹不已。


根本不知道,也不清楚,他自身的气运和积累的功德,在这老君观中正以骇人的速度被消耗。


虽然,这些气运和功德并未流失。


依然是在广成子身上。


这就像烧火,广成子自己就如一个炉子,他的气运和功德,则是柴薪。


现在,柴薪已经填满了炉子。


并已经在燃烧。


随着柴薪燃烧,广成子的气运与运势,将不断被推高。


但,柴薪总有烧完的那一天。


一旦柴薪烧完,得不到新的柴火。


这炉子就将冷却。


并且再也没有复燃的机会!


对广成子而言,更悲剧的在于,在他离开兜率天后。


除了圣人,将无人能发现他的异常。


所以,在理论上来说,广成子已经成为了大劫的劫柴。


可惜,他一无所知。


反而道心欢喜,振奋不已。


在广成子看来,人教圣人,特意将他召来兜率天八景宫老君观观摩仙丹出炉。


圣人之意,几乎是昭然若揭。


这是要用他啊!


这就意味着,他这个阐教叛徒,再次有了靠山。


稳了啊!


于是,他低下头去,谦卑无比的看向那悬浮起来的八卦炉。


随着八卦炉内,无数祥光的迸发,无尽瑞气的溢出。


终于,这丹炉摇摇晃晃的,被牵引到了老君圣人面前。


老君圣人轻轻伸手,稳稳当当的接住了,那摇摇晃晃,看似就要炸裂开来的丹炉。


阴阳两仪,在圣人脚下绽开。


四象八卦,随之演化开来。


老君观的地板下,更是有着黑白二气,喷涌而出。


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位白发鹤颜的老道的身影。


在老道身旁,两条阴阳鱼彼此追逐着。


将整个老君观,都变作一个太极图。


而老君圣人脑后的功德金轮中,先天至宝太极图,也飞将出来,照耀着丹炉。


渐渐的丹炉外表,也出现了阴阳鱼追逐的景象。


不止是广成子看得失神,忘了思考。


便是玄都、金银童子,也都是道心震撼,念头凝固。


“天人感应!”玄都在心中低语了一声。


自人道鼎立之后,天人感应的规则,便渗透到了整个三界的方方面面。


天地人之间的交感,日益紧密。


不独是人间君王、修士,便那仙神之流,也受天人感应影响。


然而,在今日之前,没有人知道,圣人是否包括在其中?


现在,玄都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桉。


圣人,亦在其中!


圣人,也有天人感应!


只是,圣人的天人感应,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哪怕以玄都的视角来看,都是懵懵懂懂,难有真切的感知。


只有老君圣人,才能真正知晓,此时此刻,到底发生了什么?


“慈悲!慈悲!”只听得老君圣人大笑一声,兜率天中的道德天尊也是合十而赞:“妙哉!妙哉!”


那八卦炉在圣人的笑声,在天尊的赞美中,勐地在圣人手心旋转起来。


圣人头顶的太极图和脚下的太极图,跟随着高速旋转。


但其旋转了整整了5050圈之后,老君圣人伸手一拍。


那八卦炉便停了下来。


丹炉的炉门洞开,无数霞光从中飞出,紧接着,一条条火龙,低吟着从炉中窜出。


然后,所有人都仿佛听到了一声惊雷之音。


轰!


耳膜炸裂!


不止是肉身,便连魂魄也在刹那失去了听觉。


同时,鼻子闻到了一股无法形容,让道心沉醉,让念头飘飘的异香。


只是……


广成子和玄都,伸长了脖子,也没有看到那八卦炉内有什么仙丹。


那八卦炉内,那个老君圣人炼了一个会元的八卦炉,在打开之后,空空如也。


别说仙丹了。


便是丹屑也没有半点。


这……


金银童子首先反应过来,看向自家老爷。


玄都紧跟着皱起眉头,忧心忡忡的看向老君圣人。


哪怕广成子,虽是懵懵懂懂,但也知晓发生了了不得的事情。


六圣之中,素以炼丹第一的老君圣人,炼了整整一个会元的仙丹……失败了?


广成子心头忐忑不安。


老君圣人却是红光满面,笑意盈盈。


圣人脚下和头顶的太极图,甚至再次化作一对阴阳鱼,亲昵的环绕在圣人的身旁。


“老师……”玄都咽了咽口水,上前稽首问道:“这丹……”


“自然是圆满!”老君圣人言简意赅的答道。


“可……”玄都看了看那一无所有的八卦炉。


老君圣人手中拂尘一扬,道:“三界之中,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前后相随,因果相交!”


“而此等种种之事,于吾眼中,不过一言尔——无非‘有’与‘无’罢了!”


“于吾而言,‘有’并不重要!”


“‘无’才重要!”


“概‘有’乃尔等皆知之物,‘无’才是道之所在,亦是吾辈所求!”


玄都作为老君圣人唯一的弟子,当即就明悟了圣人在说什么。


这是在讲人教的核心之道——有无相生!


人教道统无为而为,道法自然,便是从有无相生中衍生出来的。


玄都很清楚,人教无为的基础,在于在无为之前,已经让众生都接受了现行的规则和秩序。


从前种种有为,是为了未来种种无为。


反过来说,现在的种种无为,是在为未来的有为努力。


就如太极图,周而复始,就像阴阳,循环不休。


但老君圣人讲的也不仅仅是有无相生。


更讲的是:道冲,或用之而不盈。


大道本无!


圣人之道,就是从无中证出有!


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


从前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


所以,截教师叔的数学大道开辟,人教是最开心的!


不独如此。


三界之中,任何开辟、创造性的事物,对于人教,皆是大大欢迎的好事!


无越多,有就越多。


有多了,无就更多。


事物如阴阳,循环往复,更替不止。


故而,人教才会强调道法自然。


无为而为不是目的,道法自然才是!


不如此,因果深重,孽障积累,迟早自取灭亡!


玄都想明白了这些,当即便贺道:“弟子为老师贺,愿老师大道永昌!”


金银童子听了,就算再傻,也反应过来了,连忙跟着拜道:“愿老爷大道永昌!”


广成子懵懵懂懂的跟着拜道:“山野散修,恭贺圣人,愿圣人大道永昌!”


老君圣人见了,一挥手,托起广成子,与他道:“尔且先回人间罢!”


“贫道尚要闭关数日,验证则个!”


说着,老君圣人就回身,看向了那八卦炉。


炉中似有仙山万座,灵脉亿兆,兼有至宝数件,灵宝无数!


仿佛只要得之,便可得道!


广成子愣了愣神,不明所以。


但圣人随手一挥,却带起了无穷神力,广成子只觉自己被一重黑白二色的神光一裹,便被送出了老君观,又被吹出了八景宫,落到了那兜率天之外。


“这……”广成子不太理解,感觉不太对,却有说不上来。


只能是悻悻然的扭头,落向燕国方向。


老君却未管他,只是吩咐玄都与金银童子,好生看顾好兜率天,莫要让人打扰。


圣人则坐到了蒲团上,恢复了往日的旧态。


依然是昏昏欲睡,依旧是垂垂老矣。


……


禹余天内,通天教主看到了广成子出兜率天。


同样的,他也看到了,燃灯道人的身影,从玉虚宫中走出,飞向那西方净土。


通天教主顿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


便知道了些大概,于是唤来水火童子,与这兄弟吩咐:“尔等且去上清仙山之上,采那雷池之中,本会元所结的雷荷一叶来吾面前!”


水火童子闻言大惊不已,上清仙山乃是昔日的不周山碎片形成的。


此仙山,经由通天教主数百万年的温养、祭炼,又在圣人证道时,经受了天地众生的祝福。


早已与圣人所开辟的禹余天,彼此相融。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上清仙山就是禹余天的入口,而禹余天也是上清仙山的根基。


换而言之,上清仙山上的种种奇花异草,实则乃是禹余天的反哺。


也是截教最宝贵,最珍惜的天材地宝的来源!


尤其是那雷池中的产出,最为珍贵。


而雷池之中,以那一株生长在其中央的雷荷最是宝贵!


概因此荷的根系,长在了禹余天内的截教道果之旁。


日夜受到道果滋润,故此,这雷荷虽是后天之物,但其长出的荷叶,却是三界之中,少有的连圣人服之,都能增益修为的宝物!


不过,如此珍贵之物,自然极为难得。


那雷池之雷荷的生长,无比艰难。


因为此物的生长,是以截教气运为食粮的。


而封神大劫,截教大败亏输,气运跌落,让那雷荷已经陷入萎靡。


整整一个会元,哪怕水火童子用尽一切照顾,也只堪堪让其没有枯萎。


如今,老爷居然要采摘一片无比宝贵的雷荷?


水火童子自然心疼!


“休要多言,去摘便是!”


“吾教气运,如今大涨,雷荷本会元定将繁盛!”


“且去摘来,仔细的用雷玉匣包裹起来,细细的照顾好!”


“待时机成熟之时,吾有大用!”


“大用?”水火童子一听,当即磕头领旨:“诺!”


打发走水火童子去了上清仙山雷池摘那雷荷。


通天教主就闭上眼睛。


转换的时机,已经快了。


是时候让徐吉回来,去那人间,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劫冲击了。


……


却说燃灯道人,出了玉虚宫,直落西方净土,灵鹫山中。


但他落入灵鹫山后,并未第一时间去见西方二圣。


而是进入那灵鹫洞,找到了那一盏灵柩宫灯。


燃灯道人念动咒语,这宫灯无火无油,却自然燃烧起来。


卡察卡察。


伴随着阵阵锁链的绞动,灵鹫洞开始下降。


整个灵鹫山,都震动了一下。


燃灯道人,举着宫灯,向前一步,手中的灵鹫宫灯在这个时候焕然一新。


其上的斑斑锈迹,自然脱落。


就连燃灯道人自身,也化作一朵无名的焰火,落入这宫灯之中。


霎时,古老的地下宫殿,被宫灯照亮。


而燃灯道人化作的那一朵无名灯焰,则飘向宫殿深处。


在那里,一座古老无比的石棺,静静的横卧在正中央。


来自归墟的风,从石棺上吹过。


吹的燃灯道人化作的灯火,摇摇晃晃,忽明忽暗。


但,燃灯道人化作的灯火,还是飞到了石棺之前。


“第三次了!”


隐隐约约,有声音从石棺中传出来。


燃灯道人并未显形,他化作的灯焰,只是在对着石棺深深稽首一拜,然后头也不回的沿着来路回飞。


燃灯道人知道,他在做什么?


他也明白,自己要付出什么代价?


但他没有选择!


鸿蒙初分之时,当他从这个古老的宫殿之中,产生了第一缕灵智,开始尝试吞吐天地之后,他就知道了。


他想过抗争,想过挣脱。


但,这里是他的根,是他的来历,也是他的因与果。


除非他可以证道成圣,否则,燃灯道人无论怎样,都无法摆脱这些羁绊,这些因果。


他,燃灯,就是这灵柩宫内的一盏鸿蒙宫灯的灯芯之焰,在鸿蒙初分之时,受到来自此地主人的一缕造化而得道的灯焰精怪。


这个跟脚,让他强大,也让他一路走到今天。


是他的保护伞,也是他的枷锁,更是他的囚笼。


“事不过三……”


燃灯道人变回道人模样,他深深的看了一眼那宫殿深处的石棺。


眼中带着忌惮,也带着警惕。


“吾若第四次来此……恐怕,一切都将化作乌有!”


葬在此地的人,来历古老,跟脚深厚。


不止道祖知道此地主人的来历。


魔祖也知道。


燃灯甚至怀疑,恐怕连盘古也认得葬在此地的人!


这些是燃灯的护身符,也是他的索命咒!


继续依赖她为底牌和靠山,迟早有一天,会因此而亡!


对此,燃灯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