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踏枝 > 第324章 赶紧把那菩萨给送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另一侧,黄太师抬手按了按眉心。


鸣沙关大捷,当然是好事。


不枉他催促威逼利诱,想尽了一切办法。


大军迈过鸣沙关,西州城指日可待,而等拿下西州之后,林繁才能转身向东。


对黄太师这样等待林繁入主京城的人来说,这大捷自该欢欣鼓舞。


可是……


黄太师看了眼众位官员,心中长长一声叹息。


本朝将士们的胜利,本该为之欢呼、为之庆祝,哪怕不知其他状况,只论战果,也该彼此道贺。


而现在,所有人连表现出欢悦都不敢。


因为,龙椅上的皇上并不高兴。


边关大捷传达,与他下旨的擒拿,两者列在一起,比耳刮子啪啪都响。


这火上浇的,可不是油,而是一桶一桶的炸药。


劝都不知道要怎么劝了。


纪公公硬着头皮,从驿官手中接过了军报,走回龙椅前,双手呈给皇上。


皇上打开,迅速扫了一眼,没有说话,又把军情折子交给纪公公。


纪公公拿着这烫手山芋,见底下官员一个个长着脖子,只能打开来。


勉强稳住声音,他也不敢大喘气,迅速地念了一遍。


念完之后,又迅速合上了折子。


生擒敌将苏置,以一场漂亮的大胜突破鸣沙关。


这一次,与先前玉沙口一样,赢得利索又提振士气。


皇上没有说什么,等纪公公念完后,起身往殿外走。


纪公公忙喊了声“退朝”,带人跟了上去。


众臣行礼恭送,直到皇上走远,金銮殿里才炸开了锅,议论不已。


董侍郎激动万分,连连夸赞永宁侯用兵如神、带兵有方,手下将领们亦是骁勇善战,才能一路西进。


史尚书快步来寻黄太师与范太保。


“两位老大人,”史尚书道,“能不能再劝劝皇上?造反之说,一定不简单。


十几年了,自从先定国公病逝后,我们好不容易才打过了鸣沙关。


西州城它就在眼前了!


这时候说什么反叛,不是动摇军心吗?”


范太保慢悠悠道:“那圣旨已经送出去了,该动摇,这会儿早摇着了。”


听他这么说,史尚书一时也弄不清他的立场,尴尬地笑了笑。


黄太师道:“能劝的都劝了,只能尽力而为。”


说完这些,黄太师与范太保背着手,一块踱出了大殿。


刘献安抱着他的乌纱帽,从地上爬起来,重新戴好,与三司众人互相拱了拱手。


另一厢,皇上快步走进御书房。


纪公公跟进去,小心翼翼伺候。


皇上换下了龙袍,问:“邓国师的伤好些了吗?”


“好得差不多了。”纪公公一面说,一面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在他看来,邓国师那身伤,根本不算什么。


二皇子气头上,打得是凶,可殿下又不是厉害的练家子,拳头下去,只见淤青,不至于伤筋动骨。


邓国师挨了一通打,看着惨而已。


只不过是太过丢人了,才借口养伤,不愿意出门而已。


反倒是二殿下,事后在御书房外又跪了大半个时辰。


跪是跪了,错自是不认。


换作之前旁的事,赵启无论出去后多么阳奉阴违,该在御书房里低头时,从不硬着来。


挨骂就挨骂,挨罚就挨罚,左耳进右耳出的,他也不在乎。


只这一桩,他咬牙切齿不认错。


在纪公公看来,二殿下说得也是。


那邓国师躲在背后,让徐六出面祸害皇子妃,一口一个中邪、丢魂,目的难道是二皇子妃本人吗?


无疑是肚子里的皇长孙。


二殿下岂能咽下这口气?


反正,打都打了,甚至觉得打得不够狠。


皇上烦心事多,懒得与赵启废话,只让他跪着。


父子之间,自是不欢而散。


而二皇子妃的肚子,算算时日,差不多也该发作了。


“国师既已恢复,让他来见朕。”皇上交代着。


纪公公收起心神,忙应下。


皇上又问:“祁阳那儿有消息吗?平阳启程了吗?”


这事儿,纪公公答不上来,只能模棱两可道:“应是差不多该出发了吧……”


皇上哼了声:“去催!”


纪公公转身,退出御书房。


此时此刻,祁阳城中,唐筹长松了一口气。


京里来人了,真是太好了。


这些时日,他真是被平阳长公主折腾得够呛。


先是漫山遍野找人,累得人仰马翻,却毫无收获。


长公主对此万分不甘心。


唐筹苦劝,颜家人也苦劝,费了无数口舌,总算让这位金贵人不再想着往城外跑了。


她住进了颜家的一处私宅。


为了让她住得安心、满意,颜家上下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唐筹当然也没法躲闲。


他被要求天天去宅子里汇报设卡、搜寻的结果。


汇报之事,说大不大,唐筹自不会拒绝,老老实实去,哪知道长公主兴致来了,还要对祁阳府上下政务询问一番、又点评一番。


用她的话说,整日在宅子里待着,实在无趣得紧,干脆替唐筹看看案卷。


唐筹一个头两个大。


没有旨意,没有文书,长公主就算是皇亲,原也管不着他祁阳政务。


偏这位贵人,开口先帝,闭口今上,歪理一套一套。


唐筹说不过她,也不敢硬扯道理,更不可能去京中把御史们搬来,让他们好好说道说道,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于是,长公主要么在宅子里看案卷文书,要么就在衙门里东转西翻的,不止唐筹苦不堪言,何师爷也累瘫了。


每日里,唐筹就与何师爷掰着手指头数日子。


京里何时能来消息?


又要如何安排长公主?


这一天天的,手指都掰痛了,唐筹总算等到了京里来人。


苦日子,它总算要到头了。


唐筹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


是不是反贼,要不要扣,该以什么规矩礼数对待,文书上都没有细说。


只一点很明确。


一道从京中来的还有仪仗。


这对唐筹来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规格由京里定下了,他只要调官兵,把人送出祁阳地界,就算结束了。


旁的费脑筋的事,跟他无关。


“迎接长公主的仪仗现在何处?”他问那行人。


此行人姓杨,答道:“仪仗在城外候着。”


唐筹松了一口气,道:“我们这就去拜见长公主。”


赶紧把那菩萨给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