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秦时小说家 > 第二零九六章 储君(求票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一人出言。


观其人,中年模样,浑身上下略有一丝纵脱之意,颔下留有短须,比起此刻与列的其余人年岁大一些。


深蓝色的层叠上衣,玉带环腰,信马由缰,自动相随,泗水郡的形势的确堪忧。


却是,儒家在这里还好,没有大问题。


更别说农家拦在前面,也轮不到儒家,念及近日来从农家所得的消息,目光微动,也是看向队伍最前方那人。


“昔年之事,久远了。”


“鬼谷卫庄!”


“他是一个可比鬼谷历代先贤之人!”


“一晃多年,如今的他应该更为出色了。”


银白色的素雅长衫,神怡明秀,驭马在前,临近微山之湖,肩头随风而动一件青色披风,束发而冠,手持宝石点缀剑鞘的长剑。


听着诸位师兄、师弟之言,俊逸安静的面上微微一笑。


鬼谷卫庄!


自从韩国沦亡之后,自己和他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过,红莲公主于自己有过书信往来。


紫女姑娘也和自己写过几封信。


公子成也和自己联系过。


过往……是过去了。


却一直在身边,似是从未远去。


而今,风云渐起,多年来,一直尽力避开诸夏纷争的紫兰轩、流沙也要被迫卷入其中了。


农家虽首当其冲,却也只是墨家之事的延续。


帝国对于诸子百家明显有着更大的束缚。


要么臣服!


要么……毁灭,没有第二种可能性。


臣服?


于儒家来说,不是不可以接受之事,儒家的道理本就是入世之道。


而农家,截然不同。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这句话并非虚妄。


风云初起,苗头隐现,农家六堂中烈山堂田猛的身死,便是一个开端。


农家生乱,在自己的预料之中,却……牵连到紫兰轩,实非所想,卫庄兄是杀害田猛堂主的凶手?


这一点,自己不相信。


那么,就是有人故意想要将卫庄兄拖进去。


“鬼谷一门,数百年来,一直威名扬于诸夏。”


“盖聂!”


“卫庄!”


“大争之世,显耀。”


“日后,不知如何?”


“纵横之术,祸乱之术,同我儒家仁礼之学,大有不同!”


刚才那中年男子摆摆手。


鬼谷派两位弟子的出色,自己不怀疑。


然则,将来就不一定了。


他们一脉所承的道理,过于霸道,过于揣度人心,是以,只适合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的战国乱世。


接下来,诸夏需要安稳。


需要规矩。


需要仁礼。


“师兄此语过于偏颇了。”


“鬼谷之道,包罗万象,捭阖诸国只是其一。”


“如今,秦国上卿盖聂奉始皇帝之命,前往西域,勾连纵横诸国,以谋北胡匈奴,便是其一!”


“数年前,鬼谷卫庄率领魏武卒在魏国抗衡秦国上将军王贲,非嚣魏牟迫于魏王压力,魏国不为如此之快的沦亡。”


张良摇头。


当年还在新郑之时,和卫庄兄在一处,于鬼谷了解不少。


世人眼中的鬼谷,多为张子、苏秦那般的诸国游说之人,多为纵横诸国为棋子的大才。


那只是一隅。


“哈哈哈,子房师兄以为卫庄能否在农家之下破局?”


“烈山堂田猛!”


“鬼谷卫庄!”


又一人朗朗大笑。


鬼谷派之事,只为闲聊。


眼下之事,可就是要事了。


现在,诸子百家都知晓是鬼谷卫庄杀了烈山堂田猛,这可就是和农家结仇了。


杀了一位普通农家弟子也就罢了,也许农家看在鬼谷的面子上,不为计较,顶多警告一下。


而杀了一位堂主!


那可就是绝对的挑衅了。


农家之力?


真要爆发起来,儒家都得全力应对。


鬼谷卫庄?


他的力量似乎还不够!


“虽难!”


“可以破局!”


张良给于肯定的回应。


新郑之时,卫庄兄就从不让自己失望过。


以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至于破局之法?很难!


欲要破局,起码要找到真正的杀人凶手,紧紧有怀疑是不行的,需要有真正的证据!


不知道他们现在如何了?


昨日,自己也有传语兰陵城的儒家弟子,尽可能助力一下紫兰轩,将农家的消息传递过去。


希望有些用。


除此之外,自己也在动用泗水郡的一些力量,查找一些线索,在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


紫兰轩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师兄可就期待了。”


“子房,我等何时前往沛县?帝国扶苏公子为泗水郡郡丞,想来也是为了处理农家之事。”


“当此时,儒家需要表现出诚意。”


“上次始皇帝东巡,儒家未有所动,尽管无错,却是有错。”


“这一次,当有所动,或许有错,却可彰显儒家之心,儒家需要顺势而为,顺着江河之流向,方可入海域。”


中年男子轻捋颔下短须,微微点头。


无论鬼谷卫庄是否可以破局,和儒家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一次,他们随同子房前来泗水郡,乃是有着任务在身,那才是最为紧要之事。


“数月前,帝国武成侯王翦身死之后,始皇帝曾亲自下诏书,令公子扶苏处理武成侯身后事。”


“这……很不寻常。”


“想来始皇帝是相信公子扶苏的能力,对于扶苏公子是相信的,还有庙朝之中,如武真郡侯玄清子、王绾、郑国、蒙武等人也看好扶苏公子。”


“储君之位,很大可能落在公子扶苏身上。”


“始皇帝之心难料,法道在上。”


“公子扶苏却不一样。”


一位年轻的儒家弟子出言,拱手一礼,看向子房师兄,看向左右的师兄弟,儒家需要抓住机会。


儒家想要从始皇帝陛下那里入世,施展儒家之道,很难,真的很难,是以,唯有寻求更多的道路。


公子扶苏便是一个抉择,他很有可能成为帝国储君!


比起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更妙。


“始皇帝不会轻易设立储君之位的。”


张良浅浅笑道。


语落,勒住缰绳,眼前数十丈开外,已然出现一处碧波无尽的湖泊,微风拂过,涟漪点点。


储君!


以自己近些年所观,非有到最后一刻,始皇帝不会落下旨意的。


“或许始皇帝不会轻易立下储君!”


“扶苏公子……很合儒家!”


其余诸位儒家弟子也是放缓马儿的步伐,眺望远处,春水温润,正和此刻欣赏。


一人而应。


有些人!


如果得了外界之力,更容易登临那个位置。


一如如今的始皇帝,若非外在之力,怕是连咸阳都回不去。


于帝国扶苏公子近年来的所为,儒家也有细细收集,也有细细考量,尤其在江南、下相之地的手段。


较之纯粹的法道至上,多了一些宽厚与平和。


那……很好。


从此而出,扶苏公子于儒家道理应该不讨厌。


机会……便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