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欧巴小说网 > 秦时小说家 > 第二零九七章 骊山(求票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欧巴小说网] http://www.kushuob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日之后,再行前往沛县。”


“泗水之地,儒家之力需要收敛,再等等。”


前往沛县一见扶苏公子,这也是掌门师兄在自己临行之前吩咐自己的,无论相谈如何,见一见总没错的。


听其言,观其行,方可知晓更多。


眼下,自己还需要多看。


更有泗水之地的儒家之力尚未完全梳拢,涉及农家之事,容不得半点疏忽,否则,便是大灾难。


自己是此次行动的负责人,更需如此。


“这里就微山之水了。”


“就是上面的船只不大,比起停留在桑海不远蜃楼,小矣。”


“蜃楼!”


“有闻蜃楼要启航海域深处,寻找仙山,为始皇帝炼制长生不老丹,此事……颇为奇妙。”


“生与死!”


“有大恐怖!”


“始皇帝也不例外!”


继续向前行走,大地已然有些泥泞和沼泽之行了,一行人在安稳的区域徘徊,更有数人翻身下马。


这片水域的面积不小,不比洞庭、震泽,也远超诸夏记载的其余水域之地,春日,上面还有零星五六艘的船只游荡。


似是在捕鱼,似是在和他们一般闲游。


“长生不老丹!”


“上古以来,典籍上的记载不少,可还没听说谁可以将它炼制出来。”


“蜃楼!”


“怕是比如真正传闻中的海中蜃龙都大,十多年来,不知道耗费多少财货之物。”


“肯定不少于数百万金,或许更高。”


“始皇帝想要长生?”


“阴阳家……,你们说,若是到时候阴阳家练不成长生不老丹会怎么样?”


“以始皇帝的性情,耗费这般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只怕阴阳家会瞬间被摧毁!”


长生!


谁都想要长生,可惜,古籍之中记载的长生之人一个也没有,长寿之人倒是有不少。


修行可以长生?


数千年来,也唯有人皇轩辕氏和道家祖师身融万物,而那个境界……谁也不知道是否真正的长生!


应该不是长生吧。


天道之下,生死有序。


连天地万物都有枯荣之时,何况修行之人?


而那个境界,他们又实在是不清楚。


“阴阳家!”


“它们一直很神秘,三代的祭祀一脉,数十年前就选择了秦国,还真是……眼光独到。”


长生不老丹!


能否炼制出来,他们应该是可以看到结果的。


阴阳家的结果,也可以看到,因为,他们不觉得阴阳家可以将长生不老丹炼制出来。


那不符合天地的道理。


诸子百家中,阴阳家给于百家的印象便是强大与神秘,至于更多的,便是祭祀礼仪了。


“海域仙山!”


“阴阳家应该掌握着一些东西,小圣贤庄的藏书楼中,对于海外的记载很少很少。”


“阴阳家花费这么大的力气,说服始皇帝建造蜃楼前往海外,莫不是海外真有仙山?”


“那些五行家、方士家也有传语海外有什么仙山?”


“方丈?蓬莱?瀛洲?……,师兄,将来蜃楼出行,我们要不要也派人跟上?”


又一位年轻的儒家弟子表示希冀。


如果说阴阳家找死?


不太可能!


若说阴阳家可以将长生不老丹炼制出来,也不可能!


疑惑!


“跟上?”


“如那样的船只,在海域之上,不过二三里,稍远一些,一个大浪袭来,便是卷入海域了。”


“再大一些的船只,顶多数十里。”


“跟上蜃楼,除非有另一艘蜃楼!”


师弟还真敢想,跟上蜃楼寻找海域仙山。


虽说藏书楼内对于海域的事情记载不多,可海域百里区域内的一切还是有很多记载的。


一艘艘大小船只被巨浪打翻的记载很多很多。


指了指远处微山之水上的小船,说它可以航行二三里,都是高看它的,遇到不好的天候,一里之内,就翻了。


“蜃楼!”


“近岁来,许多珍贵之物在齐鲁之地被征集,送入蜃楼之中了。”


“还以郡县之名,汇聚一位位资质不俗的少年男女。”


“靡费甚多。”


张良也是从马儿身上下来,手持长剑,踱步于此。


蜃楼!


它在桑海之外数年了,还没有航行,准备的事宜却是一丝都没有停下,在齐鲁之地的动作不小。


始皇帝还真是重视蜃楼。


长生?


想来这也是始皇帝迟迟没有立下储君的缘故之一。


“齐鲁之地还算好的,泗水郡属于三晋之地,较之齐鲁差之不少!”


“这位始皇帝陛下的动静不小,骊山那里的陵寝原本是按照王侯礼仪建造的。”


“而今,始皇帝继位天子,骊山那里的陵寝规模扩大十倍不止,数十万人在骊山处。”


“此外,始皇帝欲要贯通自帝国陇西直达辽东之地的长城,将它们彻底的连成一体。”


“不仅如此,河西两郡有闻也要修炼长城!”


“还有从咸阳关中修建的驰道、要道!”


“民力调遣甚多,赋税……稍重。”


岁长的中年男子自脚边摘下一朵浅红色的小花,细细看了一眼,轻嗅之,香气不为浓郁,倒是清新许多。


诸夏一统。


这是好事,不然诸国争锋,战场上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当此时,当休养生息为上,诸夏经过数百年的争斗,民力早已经疲惫不堪了。


颇为遗憾,始皇帝并未如此。


“嗯?”


“师兄,看来还真如你所言,我等在傅阳这里的踪迹一直为别人所监视。”


“不知道是罗网的人,还是影密卫之人,还是其他人。”


当其时,一人看向身侧后方。


数百丈之外,也有人驭马而来,近十人的规模,从方向来看,和他们不太一样,距离而观,倒也临近。


这般巧的事情?


近来碰到不少。


“无需理会。”


“泗水郡之事,无不可对人言。”


近日来,城中的儒家弟子也有秘密传言,他们在这里的动静一直被监视,每日都有人手变换。


今日,碰上了。


“子房师兄,那些人好像朝向我们这里来了?”


忽而,又一人惊讶道。


“湖上的一些船只也朝这里靠岸了。”


随即,视线落在另一侧的水域上,刚才远远眺望的那些小船,此刻想要靠岸了。


“嗯?”


朗目疏眉挑动,张良讶异一声,扫向水域上的船只,扫向正向着他们这里奔来的数人。


似乎有些不对劲。


“子房!”


“诸位师弟,小心些!”


儒家六艺,君子剑自然是少不了,行入泗水郡,乱象弥散,凡出行,皆佩戴长剑以防身。


年长的那位师兄已然警醒众人。


“莫不是有危险?”


握紧随身之剑,诸人本能的彼此靠近。


“有备无患!”


那师兄低语沉声。


说着,远处疑似跟随之人已然近前。